返回第五十五章:还朝(1 / 1)顾知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厮杀。岳飞带着五百人杀入金军阵营中。病人连握刀的力气都所剩无几,如何能是他们的对手。这就好像是一把宝刀切豆腐,毫无阻碍。

杀了一阵,金军溃散。无论后方有多少督战队,也挡不住。

岳飞带着人追赶,路上砍了好几个督战队金军。

赵桓等人站在安全处观看,地上的人犹如蚂蚁一样,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貌,但能看到很多人被五百骑兵淹没,然后消失,就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还有些人跑着跑着就倒下,再也没站起来。

赵桓摇摇头,乱世人命贱如蝼蚁。这简直连蝼蚁都不如。得了这么一场胜利,没人心里觉得痛快。物伤其类,情何以堪?

溃军前方突然出现金兵。

这一队金兵人马不多。

赵桓心中一紧,不知岳飞知道不知道情况,但见他完全没停下来的意思。跟随那些溃军一直往前冲。双方人马完全融成一团。

看了一会儿,赵桓忽然发现不对劲。

种师道开口道:“那些金军在击杀溃军。”

众人沉默,这无疑是壮士断腕。只是大家都想做壮士,谁也不想做被断掉的腕。溃军在岳飞与金军的联合屠杀之下,很快就死伤殆尽。

金军并无战意,与岳飞厮杀片刻便回撤。

赵桓命令五百人全部隔离,洗去身上的血迹,用酒精,观察几天在说。

完颜宗翰不出意外地退兵了。大同里的人逃出去大半,没人还在乎什么钱财,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瘟疫,而且得知完颜宗翰大败,没人还能安心呆在大同城里。

兵不血刃拿下大同,赵桓并没有非常高兴。疫情非常严重,连追赶完颜宗翰的力气都没了,让他们安然无恙地逃回长城以内。

赵桓命人清理消毒过大同之后,进驻大同城。并且实行军管,所有人都不能随意出入,开采生石灰,进行消毒,死人一律火化。

到了五月,疫情疯狂增长方才暂时控制住。这时岳飞、宗泽等人上书赵桓,请求赵桓还朝。赵桓坐在大堂里,叹息一声,道:“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出来半年了快,也确实该回去看看。但是疫情控制不住,我不放心。

只要还有疫情,咱们就没人是安全的。大同一线拿下,这里的人都是我的子民,我不能眼看着他们受苦。你们不用再劝,该回去的时候,我自然要回去。”

在大同,赵桓一边命人控制疫情,一边也在思考,大同这个地方该怎么经营。这里三国交界,西夏、大金、大宋,稍微有处理不好,便会引发战争。

仔细想了想,赵桓决定让张孝纯与王禀两个人前来经营大同。命令传下去,过了四五天,两个人就风尘仆仆赶来。先洗漱一番,然后才来拜见赵桓。

三人在原知府衙门里见面。

张孝纯年纪四十来岁。王禀年纪略小。两个人坚守太原城三个多月,消瘦不少。见了赵桓先拜。

“两位卿家请起。”赵桓说,“朕等了你们好几天了。之前在太原匆匆一面,如今再次相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张孝纯道:“臣为陛下贺,恭贺陛下拿下大同,如此,大宋江山方才稳固。”

“臣同贺。”

赵桓摆摆手道:“当为天下贺,拿下大同,咱们的日子都好过许多。朕准备让你二人镇守大同,你二人意下如何?”

张孝纯又惊又喜,跪地道:“臣愿为陛下守大同。”

赵桓点点头:“你们守大同,别的事情我也不多说,但是军备一定要重视。王禀,此次坚守太原,你功劳最大,朕任命你为大同宣抚,督大同及长城沿线军备。”

“臣谢恩!”

“张孝纯,朕现在没办法给你奖赏,等朕还京之后,再与你赏赐。”

“臣谢恩。”

“起来吧,你二人下去,如今这大同就交给你们。”

两人又惊又喜地下去。

赵桓却陷入沉思。大同虽然拿下,但是构不成完整的防御线,燕云十六州还有一部分在西夏的手里。今后的战略该怎么走?

是联合西夏抗金,还是联合大金抗西夏?

赵桓经过简单估算,他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碾压这两个王朝。大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就是改革军制。

目前大宋以募兵为主。

但坏就坏在,只知道募兵,却不知训练。规模庞大的队伍,训练非常少,而且为了防止士兵逃走,全部在脸上刺上部队番号,实在是对队伍的防备达到了顶峰。连最基层的官兵都不信任,能信任谁呢?

改革兵制的最关键处,在退役制度。大宋的士兵退役是六十岁。其实过了四十岁,体力就会疯狂下降,根本不可能上战场作战。只能充作劳役。

这又牵扯到封建社会的剥削本质。如果没有这些劳役,官僚集团只能剥削人民。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赵桓感叹,他摇摇头,甩掉这些太过遥远的想法,准备从近处入手。第一步就去先建立一支近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第二就是打散西军集团,不能形成事实上的军头。

想到这里,赵桓就把自己所知道的解放军训练列在纸上,殚精竭虑写出来第一版的训练大纲。他准备交给岳飞,让岳飞就在牟驼冈训练,一方面可以就近视察效果,另外一方面则是方便控制。

整个五月,他都在修改相关的军事制度,同时跟几个大将相互参详,了解不少大宋军队的现状。六月,疫情终于彻底结束,军队中死亡三千多人,全都是因为瘟疫。城中居民更是死伤不计其数。

六月四日,大军还朝。宗泽留守燕京,他把训练大纲发给宗泽一份,让他适当训练,就当是无心插柳,练成什么样子,他没关注。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大军终于回到汴梁。此时距离离开,已经整整过了半年。朝廷的捷报早就传来,大军回来时,汴梁城的居民自发组成队伍,出城三十里迎接。

赵桓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方,迎接着属于他的欢呼:他终于改变了历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