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婉儿,不可无礼!”
“哎呀,贤侄,你怎么来了?”
林振兴走了进来,见女儿捏着粉拳,忙出声制止。
赵文扬忙上前见礼:“侄儿,拜见林伯父。”
林振兴呵呵笑道:“看来你身子都恢复了啊,你爹身体还好……额,咳咳……”
林振兴老脸一红,有些尴尬,赵光宗被败家子儿子气晕的事,可是满城皆知啊,这么问不免有些打脸的意思。
“唉……”赵文扬长长地叹了口气。
林振兴忙问道:“贤侄这是?”
赵文扬道:“跟林伯父,我就不见外了,伯父能不能借我点银子?”
林振兴笑道:“我当是什么事,什么借不借的,需要多少,跟伯父说个数!我跟你爹相交莫逆,当年要不是你爹拉我一把,林家早就破产了,为这事,我还说要将婉儿嫁给你……”
“爹!你瞎说什么!”
林婉儿拉着老爹的袖子,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林振兴忙打了个哈哈,也意识到有些失言,这位“贤侄”最近名声不太好啊……
赵文扬正色道:“林伯父要是这么说,那我就不要了,说好了是借,是必须要还的。”
林振兴心道:随你怎么说,反正你还钱时,老夫是不可能收的。
“好好,就依贤侄。”
林婉儿瞪着赵文扬,质问道:“你不是才变卖了五万两银子吗,这么快就败完了?”
林振兴忙呵斥道:“婉儿,不可无礼!”
老头虽然是在批评女儿,眼睛却在看着赵文扬,其实他心里也是很好奇的。
赵文扬喜滋滋道:“我准备将典当行重新开业,那五万两银子都投到里面去了,伯父有没有兴趣一起入股?保你赚得盆满钵满!”
说完直勾勾看着林振兴,满脸期待。
林振兴老脸又是一红,干咳了两声道:“林家从不涉足典当行业,入股我看就不必了,不过贤侄若是需要资金相助,我还是能够帮衬一二的。”
这厮败家的事,在扬州无人不知,林振兴怎敢跟他合作做生意,别说是他了,就是自己那位光宗兄弟,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赵文扬一副惋惜的样子,叹口气道:“那好吧,我给伯父写个欠条。”
林振兴拗不过他,只好派人拿来了纸笔。
赵文扬不擅写长毛笔字,写了半天,憋得满头大汗,终于写好了。
林婉儿一看他狗爬一样的字,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林振兴瞪了女儿一眼,接过欠条一看,也差点没憋住,这特么也能叫字?
但很快他的表情就凝固了……
这厮特么要借五万两银子?
说实话,林振兴将钱借出就没打算再要回来,可对方张口就要五万两,这是要将林家掏空的节奏啊!
“咳咳,贤侄一下要这么银子,以林家的实力,怕是,怕是筹措不出来啊……”
“那伯父有多少?”
“这个……”
林振兴有些脸黑,难不成我有多少,你就要借多少?
哎呀,之前不该不问就答应了这厮啊!
“有……差不多两万两吧。”
林振兴是个不擅撒谎的人,但此刻也不得不撒谎,所以老脸有些发红。
“哦,那就先借两万两吧。”
嘶!
林振兴有种想抽自己的冲动,明知这厮没有底线,为何不少说一点?
家中总共就六万两现银,那是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啊。
“咳咳,贤侄啊,伯父这些银子是准备采购一批黄豆的,你也知道伯父做的是大宗货物生意,需要足够的流转资金,这万一……”
“伯父尽管放心,我只借十日。”
林振兴很诧异,十日?
他刚要询问赵文扬打算怎么用这笔资金,却听对方再次开口了。
“伯父,可否再借小侄一百石大豆?”
啪!
林振兴手中的茶碗掉在了地上。
这厮就是个饕餮啊!
……
林府门口,林振兴眼泪汪汪地看着赵文扬满载一车银子远去的背影,一脸的生无可恋。
“女儿啊,你可得帮为父多盯紧了些,不要让他将银子都败光了,为父就那么点家底啊!”
林婉儿不以为意,甚至心中还有些高兴:若是花两万两银子就能让爹爹对那败家子彻底死心,以后不再提什么招婿的事,那也值了!
哼!本姑娘的终身幸福,岂是两万两银子能买来的。
望着马车消失在街角,林振兴长长地叹了口气,忽又想起一事,忙道:“快,快将货栈的黄豆抛售!”
赵文扬坐在马车上,吹着口哨,心情大好。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风光……”
六福道:“少爷,这些银子也要投到当铺中去?”
其实他是担心自己那三百多两银子打了水漂,拐着弯地打探少爷的商业计划。
赵文扬道:“不错!哎呀,我算了下,后天是个黄道吉日啊,咱们就选在那天开业。”
马车行驶在烟柳街上,微风吹来,空气中都弥漫着胭脂水粉的香味。
烟柳街是扬州城最繁华的地段,古语有云繁荣必定娼盛,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赵文扬掀开车帘,就看到了“烟水阁”的招牌,门口还有几个浓妆艳抹的大姐,正在极力地卖弄风骚,不过因为现在白天,生意冷清地很。
“停,少爷我要进去谈一笔生意,你先将银子送回去,然后安排马车去林家拉黄豆,记住,动作要快!”
六福瞥了一眼烟水阁,心道:去计院谈生意,你蒙谁呢?
不过谁让人家是少爷呢,得嘞。
…………………………
魏家早就放出了消息,江南第一才女秦落衣,要来扬州城,在风月楼举办一场诗词茶会。
消息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所有的文人才子都在翘首以盼,据说这位秦才女不仅才高八斗,颜值也是一等一的出彩,称得上是才貌双全。
魏家也是赚足了噱头,诗词茶会的入场券十两银子一张,而且还不提前发售,必须要开业当天现场购买,并且数量有限。
赵文扬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的金融事业,名字已经起好了,就叫“大宋银行”,开业恰好与风月楼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