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操练的事自然是那来五十老兵来督促,不过这支新军如何操练,朱久炎却早已编好了一个训练大纲出来,自己掌控的军队,他还是下了许多心思的。
除了永兴屯的三百新兵,七百良家子都是些贫苦人家,他们的身体并不强健,所以首先得先从锻炼体魄和学习听从命令开始。
体魄的训练,朱久炎有现成的修炼方面,把李氏剑谱的训练方法更加简化,将漫长的修炼时间缩短,再辅以现代化的健身器械和方法。
刺、劈、砍适用于所有兵器,上千人同时不停锻炼,这些几个简单动作也容易做到整齐划一,某种程度上也在培养集体作战的意识。
缩短了修炼时间,简化了基础动作,用药材泡药浴修养身体的事就不需要做了。
不是朱久炎舍不得那点钱,而是他们是军队!总不能跟创造个人练武一样的条件出来吧,把这一千人练成了老爷兵怎么办?他们以后可都是朱久炎的底气。
当然炼体的同时,军纪、阵列方面的训练也不能落下。
后勤保障计划手册朱久炎也写出来,交给了李尧。
士兵每日里都要辛苦操练,身体当然要保持充足的营养。
一般的军队能够管饱就是万幸了,许多地方部队还是只给两餐饭食,还没有什么油水。
队伍训练强度一高,士兵们都半饿着肚子,想练出强军,机率是微乎其微,毕竟不可能让一群营养跟不上的人去死命操练,这会死人的。
藩王们大多不缺钱,护卫军的待遇也普遍高于地方部队。
除了边军和京营,地方军队在操练方面比之藩王们的护卫军肯定差多了,即便是有心的武将,也只是能保持做到一月五操而已,一场操练下来,也不过是个把时辰,就这还是很有责任心并且不贪的武将。
毕竟,操练一次兵马的花费可不朝廷百万大军,军费当然是先紧着边军和京营来,往后是藩王,最后才是地方部队。
很多时候还要军户们自己屯田,补上开销,这样能做到每月五操已经非常不错了。
老朱创造的军户制现在已经能够看出弊端来了,王朝初立的时候,天下地多人少,每个军户都有土地耕种,自然不会出现问题,生活水平比较高,战斗力当然强大。
但世代传袭,却有一个弊端:一个好兵的儿子,却不一定也是好兵。
另外一个弊端就是:人是会繁衍的。一个士兵会生出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孩子再生孩子,几代之后,地就会不够了。
三四代人之后,一个军户的土地由几十甚至上百人分下来能得多少?军户还要自带干粮为朝廷打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更何况大明的中后期土地都由高级军官控制,军户成了种田的农奴,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心思练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到那时,军户制度就会成为朝廷的大负担和大n,土崩瓦解也就成了必然。
朱久炎当然清楚这个弊端,也想好了应对的措施。
从招兵的那一刻开始,朱久炎的军队就不是军户制了,而是更加先进的募兵制:他的军队不需要再屯田,军人就是军人,职业军人!
当然,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军户制,在现在,老朱创建的军户制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既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减轻人民的负担。
但此一时,彼一时,与时俱进还是必须的,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上两三百年吧?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淘汰!
能遇暴雨而不溃,急行五十里而无人掉队的湘王护卫军,也不过是每次操练两个时辰而已,这还是朱柏比较喜好军事的结果。
“每天三个时辰”看着手里的操练手册,吴寿安眉头微皱,他提出了异议,“这么搞的话,只怕将士疲惫,甚至会练出人命的啊。灵珠子,这军伍里的事”
朱久炎给一千新兵每天制定的操练,却足足有三个时辰,比护卫军的操练时间还要多。
朱久炎摇着头,坚持道:“外公您先来看看这本后勤保障的计划。要完成这个训练标准,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其他军队没这么多钱,我有的是啊!只要士兵们能吃饱吃好,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您看看,这新军的食谱!嘿嘿,我每天杀两头羊,此外还采买了几百活鸡饲养,鸡蛋管够、蔬果若干,还专门熬制多油水的汤头,米饭和包子也是大量供应,一日三餐,加上二十四小时提供的开水和茶叶,再如何操练,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吃食、用度和军饷远远高于护卫军,肥羊、肥猪管够,米要是新米,军饷一定要定时发放,佐餐菜必须有蔬菜等。
这样子练兵,得花多少钱啊?!千把个人的伙食开销,比王府三卫兵马的开销还多!这开销够养上万的兵马了!
吴寿安和李尧都听得愕然,很是震惊于朱久炎的搞法,显然他们都从未见过这样练兵的。
其实朱久炎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人想到,不过在封建社会,最珍贵的其实是粮食,人命反而是最低贱的。
毕竟人哪里都有,同样的银子,你是练一千个精兵,还是供应五千个士卒,在封建社会,显然无论哪个当权者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没有足够的兵马,如何能维护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老朱已经做得够好的了,毕竟能解决温饱一项都很不容易了,他还让整个国家都挺直了腰杆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吴寿安沉吟了片刻,终于只能点头道:“既如此,就试试吧。”
别看吴寿安是个武职,可他却一直以儒家门人自居,儒家讲究礼法,他最看重的就是上下尊卑。
身份决定话语权,朱久炎是世子,代表君,他虽然是朱久炎的亲外公,但他是臣下,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他都不能在公开场合对朱久炎指手画脚。
反正也没用王府的钱,银子也是孩子挣的,这新军也是他自己的,他的法子是该试一试。
凭借军姿和演讲,吴寿安也觉得朱久炎并不是个胡来的人。
但他的年龄实在太小了,吴寿安还是放心不下,临走之前还嘱咐李尧,一定要好生辅佐世子,全力帮助世子领兵治军,等李尧郑重答应后,他才急匆匆地走了。
眼不见心不烦,老夫可不想再陪着你们在太阳底下傻站了,以后这新军大营老夫必定绕道而行。
李尧翻完朱久炎写好的手册后,脸色一正,转向朱久炎道:“殿下,这支军队虽然隶属仪卫司,但却是由您直接指挥控制,与仪卫司其实互不统属,称呼上难免有些混淆,微臣窃以为,这支新军应该单独命名,以便区分。”
朱久炎答道:“多谢李将军建议,我也正有此意,就叫荆州讲武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