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龄,你怎么办事的?当年寄养孩子的时候,怎么就没有留下一个信物?还有,这李老掌柜临去世也不告诉孩子一声儿。”
“这让朕如何与他相认?”
“房玄龄,你办事不力,太让朕失望了----”
尼玛!
房玄龄被臭骂一通,心里窝火。
当年要不是自己当机立断,这孩子早死啦。
现在来埋怨,有意思吗?
这李二陛下的心眼儿也忒小啦!
算啦!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老夫不和这李小子一般见识。
“陛下,微臣只能暗中查访,再想办法。”
房玄龄话音刚落,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吱呀一声,门开了。
李玄捧着一盘油酥花生米走了进来。
这玩意儿用来下酒,再好不过啦。
当然,唐朝还没有花生米。
历史记载,花生米最早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原的。
这一盘花生米是李玄花了500经验值兑换的,留了一些做种子,剩下的炒了一盘儿。
“来,二位请!”李玄道。
“这是什么?”
“这叫花生米,尝尝!”李玄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二陛下夹起一个花生米,送进嘴里。
牙齿一咬,嘎嘣脆!
整个口腔的味蕾完全炸裂了!
这种感觉美妙的无法形容-----
李二陛下连吃了十几颗,根本没有放下筷子。
“老唐啊,这花生米是用来下酒的。一口花生米,再喝一小口酒,这滋味儿--”李玄示范了一下。
李二陛下和房玄龄照着做了,感觉妙不可言!
“这花生米多少钱一盘儿?”房玄龄小心翼翼的问。
“老房,瞧你这点出息!这花生米如此美味儿,就算一贯钱一盘也不为过啊。”李二陛下说着又夹起一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得咯嘣脆啊!
尼玛!
好你个李二。
每次出门你都不带钱,白吃俺的,还要数落俺。
有意思吗你。
房玄龄心里腹诽了一通,埋头吃花生米。
他发现李二陛下真是出手如电啊,这一大盘花生米有一大半被他抢走了,自己再不吃可就捞不着了。
就在房玄龄加快速度,和李二陛下比赛的时候。
啪!
李二陛下突然一筷子打在房玄龄手背,筷子都打掉啦!
又怎么啦?
房玄龄怒冲双颊。
真想举起筷子打烂这家伙的头。
当皇帝就了不起啊?
每次都欺负俺。
“老房,你胃口不好,这花生米吃多了伤胃。不如,我替你解决----”李二陛下一脸关切的说。
房玄龄肺都气炸了!
“二位,这花生米还有,我马叫人再炒一盘。”李玄一次性兑换了四百斤花生米,客人来了管饱。
“那赶紧拿出来啊!老房,你也把饭钱准备好,别每次出门钱都不够花。”李二陛下板着脸道。
房玄龄气得不说话,埋头吃花生米。
很快,李玄又端来一大盘。
三人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米,喝着美酒,话匣子也敞开了。
“老唐、老房,你们和陛下熟悉吗?”李玄问。
李二陛下心头“咯噔”一跳,心想莫非这孩子知道什么?
“算是熟悉,怎么啦?”李二陛下问。
“如果熟悉,那你们方便的时候替我带一句话。”李玄想起了预言卡的话,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唐皇帝。
尽管他对于杀兄逼父的李二陛下不感冒!
但如果大唐真的陷入内乱,自己的酒楼也不会有客人门。
“什么话?”李二陛下放下筷子,期待的问。
“不出十天,北方必将有一场大旱灾,波及数省。旱灾之后,还有蝗灾,大唐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李玄表情凝重的说。
整个房间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二陛下、房玄龄看着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将信将疑。
“掌柜的,我俩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不假,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您是怎么知道的?”房玄龄问。
这是好心的提醒!
要知道这种关于天灾预测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不瞒二位,在下幼年曾跟随一位江湖异人学习,对天文知识略知一二。”李玄喝了一口酒道。
这孩子会酿造皇家都无法酿造出来的高度酒,种种迹象表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少年郎。
李二陛下心头一跳:“孩子,这话咱们可以转给李二陛下,可你要想清楚。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
这是在提醒李玄,此事关系重大,不可儿戏。
一旦李二陛下认定这天灾是真的,就会早做准备。
万一搞错了,浪费的人力物力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