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家人又接着织布工作,期间还有村里人来卖棉花,看到她们织成的布都不可置信。
来的人都稀奇的不行,看着他们不舍得走。
夏清他们是在屋子里工作,人多了就显得很拥挤,没办法,棉花收了之后夏清只能劝大家先回去,以后有机会再来看。
实在是她们不光看还摸,这已经影响到他们正常工作了,最最主要的是来的婆婆妈妈们太吵了。
因为没见过,一个个激动的要死,一会看这个很神奇尖叫几声,一会看那个很厉害又要吼几嗓子,吵吵闹闹的话声音都听不见。
坚果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一来妇女们吵闹,二来她们对他很好奇。
生面孔又长相出众,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地注意,但他不耐烦和和这些人话,黑着脸默默做事。
即便这样大家的热情也丝毫不减,热烈的议论起来,还是夏清看不下去,简单的了是她家亲戚后把大家给送走了。
很快他们真的织出来布的消息就传遍村里,好多人都凑热闹想来亲眼看看。
夏清拦得住一个拦不住一个村,没办法只能让他们在院子里工作,方便其他人看。
有人看了很心动,而且感觉很好操作的样子,就向夏清打听机子的价格,一听一套下来要一百多两立刻歇了心思,他这辈子还没见过一百两呢!
其实夏清也不赞同他们买,她的机子和这里自己生产的有很大不同。
这里的机子使用方法比较复杂且效率低,加上价格高,除非坚持下去并大批量生产才能回本,不然前期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没有任何收获。
显然这些弊端对村里人来是很重的负担,几乎没有人可以承受的起,虽然她没有明,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再眼红也没办法。
也有幸灾乐祸的,嘲笑他们花了那么多钱买机子收棉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钱赚回来,觉得他们是傻子。
但大多数人是理智的,织布没成功这么还行,但现在布已经摆在大家眼前了,挣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同时也有人羡慕嫉妒,嫉妒夏家居然能有百两银子买机子,难怪收棉花时那么保证,不就是财大气粗吗?
大家纷纷猜测夏家到底还有多少家底,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众纷纭,有那种心里藏不住事又耿直的人直接就问了。
得到的回答是坚果出的钱。
这是夏清想的一举两得的办法,既向村里人明坚果的来历身份又给她家钱财的来源做个明。
所以大家知道的关于夏家的信息是这样的:徐坚果是夏清姥姥的哥哥的孙子,算是夏清的表哥。
他家道中落投靠到夏家,同时身携巨款,为感谢夏家的收留他出钱给他们买了机子。
这是后来夏清听的版本,大部分没错,但身携巨款让她很无语。
她明明的是坚果带着家里仅剩的财物流落过来,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巨款了?
家道中落还能有巨款?那为什么不东山再起反而流澜山村里?果然舆论有时不能完全相信。
不过没几个人探究事实究竟如何,他们只知道夏家走大运了,家里来了个金菩萨,超有钱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