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追忆往昔(1 / 1)烟火的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方晴不可置信地惊叫一声,杏眼圆睁,身子绷地紧紧地。

不可能,父亲前几日方才对她说过,对母亲是一心一意,收云岫进府不过是迫不得已。

怎地才不过几日,便变了挂?

方晴摇了摇头,一脸担忧地望着方母。

想安慰,又不知从何安慰起。

倒是方母,定定的坐着,面上淡定无波,静的可怕。

看着方晴一脸担忧的望着她,嘴角爬上一抹轻笑,含笑着摸了摸方晴的头,“晴儿不必担心,娘没事。”又转头望了望窗外廊下随风飘荡着的红灯笼,“你瞧,这红灯笼多应景啊,添丁进口,本就是好事,我高兴还来不及,你们哭丧着脸做什么!”

说完又笑了笑,却是比哭还难看。

该来的还是来了,不管她是如何的担忧害怕,该落下的靴子终究是落下了。

犹记得当年,他一脸坚定,信誓旦旦地告诉她,要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现在看来,终究是事与愿违,时过境迁了。

说失望么,确是失望的,因为她一直是相信着的。

方母若是哭或是闹,方晴反而是放心的,最担心的便是方母如今这副哀莫大于心死的这副模样。

对于这种事,她是感同身受的,毕竟在现世,她也历经过,现在想来,心口还时时的疼,这种疼,痛彻心扉,深入骨髓。

方晴伸手挽着方母的胳膊,轻轻地依靠在她的肩旁,不知为何,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又不忍落下,唯恐打湿了方母的衣袖。

“母亲,还有我陪着你。”语带哽咽。

方母用另一只手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抚摸着方晴的头,目光却望着别处,低声说了句:“娘知道。”

风雨声中,轻不可闻。

原来不知何时,屋外就下起了雨。

风吹雨打,挥挥洒洒,屋檐下,红灯笼随风摇曳的更加起劲儿了。

“夫人,您想开些吧。”宋嬷嬷见着夫人如此模样,真是比杀了她还难受。

从姑娘待字闺中之时,她便伺候在旁,一晃间,也快二十载了,她还从不曾见过夫人这番模样。

虽夫人面上瞧着没有多少异样,但她知道,夫人是生性要强,不想在她们面前展露她的委屈和脆弱。

“你们先出去吧,我想静一静。”半响,方母才调转目光,对着二人说了声。

她如今这样,两人怎能放心离去。

“娘,今晚我跟您睡吧。”说着,摇了摇方母的胳膊,指了指窗外“你瞧今晚这风雨交加的,您知道的,我最怕打雷闪电了。”

轰的一声,夜空中一个炸雷响起,和着闪电,一瞬间将夜空照的亮如白昼。

方晴便又故意朝着方母身旁缩了缩身子。

方母知道,她从小便怕打雷,半真半假间,方母如今也不能分辨,她是真怕,还是假怕。

“晴儿不怕,娘在。”安抚间,方晴感觉自己手背上湿润一片。

母亲总算是再难自持,无声无息地掉下泪来。

手背上,烛光照着泪珠,晶莹刺目......

终究是方晴得偿所愿,陪着方母歇息了一晚。

只是这一晚,方母背对着方晴侧卧着,不曾动弹,而方晴,则是辗转反侧,两人皆是一夜无眠。

窗外,空中泛起了鱼肚白。

时辰不早了,也该起了。今日又是一堆的内宅琐事等着她处理,定夺。或许,那新晋的云姨娘还要来奉茶......

方母窸窸窣窣地翻身下床,回望了一眼床上睡得正想的方晴,眼底一片温柔。

这傻孩子,担心了她一晚,方才撑不住睡了过去。

望着她眼底的青黛,心中鼓鼓囊囊地,平添了几分酸涩。

悄悄地走到梳妆台前拿起铜镜,望着铜镜里的女子。

她自来生得一副好模样,五官更是精致艳丽,鹅蛋脸不过巴掌大小,面庞白皙细腻,小巧的鼻头挺翘,樱桃小嘴,不点而红,美眸顾盼间满是风情。

当年他是方家唯一的公子,偶然在她十四岁间邂逅,便惊为天人,从此深陷在了她顾盼的美眸里,一发不可收拾。

而她不过是一平民小户之家,与当时豪富的方家自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方家强烈反对,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商人重利,娶一个对方家毫无帮助的女子,自是比不得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来的有价值。

她本已打算放弃,毕竟她不过一平民女子,并不值得为她而与整个家族抗争。

她也不相信,他会为了她不顾一切!

直到他骑着搭着红绸的马,领着花轿媒婆,一路吹吹打打地来到她家门前......

她方才喜极而泣,毅然决然的登上了花轿。

她知道,自她进了方家,她要面对婆婆地刁难,公公的不喜,各种复杂的人情关系,但是她不怕,因为她有他,其他一切便都不重要了。

许是已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除了刚嫁进来的那一年,日子比较难熬,往后便好上了很多,特别是自她怀了晴儿后,婆婆便也不再刁难她,反而是对她越来越和颜悦色......

日子变得越来越好了,两人的感情也如同蜜里调油般。

因着她有孕,不便伺候,婆婆本打算再给他纳一房姨娘。

她无法拒绝,而他,却是一拒了之,甚至直言此生唯有她一人。

再后来,晴儿便出生了,因是女儿,婆婆是有些不高兴的,本想重提纳妾之事,但他却说,他最是喜欢女儿,对女儿也是宠的不能再宠。

婆婆无奈,便也不好再提。

再后来,便是公公婆婆相继逝去,她就成了方家的当家主母,一当就是十来年。

往日重重,仿似是昨日里才发生过一般。

一只纤纤玉手轻抚过脸庞,又拂过眼角。

眼角处,几丝若隐若现的细纹已悄然爬上了她的脸庞。

岁月终是不曾善待过谁,就算她保养的再好,到如今,终究也只是个半老徐娘罢了。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男人呵,终究还是喜欢新鲜好看的东西!

可她,却信了他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终究是错付于流水了。

他如今已然娶了新人,哪里还能记得她这个新人。

若是早起了心思,为何不大大方方地与她言明呢,还费的心思,趁她不在府中之时......

是嫌她碍眼,阻拦了他成事么?

他难道不知道,她即便是在府中,也不会阻拦的吗?

又凝眸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镜中的女子,眉间一丝轻愁萦绕不散,却是更添风情。

眼下青黑一片,得好好遮掩遮掩。

她不能就这样狼狈地出现在他和他的那个她面前,这是属于她的骄傲。

许是听见屋内微微的响声,靠坐在门旁的郑嬷嬷猛然惊醒了过来,揉了揉肿胀的双眼,又捶了捶因一夜蜷缩着,有些微麻的双腿,方才站起身来,抬头看了看一片灰白的天色。

时辰尚早,夫人便起了?还是夫人本就是一夜无眠?

悄然地招来院中洒扫的小丫鬟,轻声吩咐一声。

不久,小丫鬟便端着一盆水走了过来。

夫人既起了,那就先替夫人净面,梳洗吧。

“咯吱~”门被轻轻推开,一只青黑色的鞋跨了进去。

方母听见声响,视线朝着门框处投了过来,便见着了郑嬷嬷正端着盆水走来。

“夫人,老奴来给您净面梳洗。”郑嬷嬷见着夫人一脸疲惫,显示一夜未睡,眼中划过心疼。

夫人比她以为的还要重视老爷,所以才会被伤的如此深。

她一直以为老爷和夫人是神仙眷侣,谁曾想......

算了,不想了!郑嬷嬷猛的甩了甩头。

方母没有拒绝,随着郑嬷嬷给自己净面梳洗,如同木偶一般,却又目光坚定。

空气沉闷,仿佛要将人逼的窒息了。

“老奴很久不曾为您梳妆,都有些生疏了呢。”

室内气氛太过压抑,她不喜这种死寂的沉默压抑,便出言打破。

“嬷嬷的手艺依旧精湛,小丫头们可是比不上的。”

镜中,原本青丝披散着的女子,发丝都被挽了起来,梳成了星堆髻,斜插着两只金步摇。半响,镜中的女子突然对着自己展颜一笑,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颜如雪,发如墨。

郑嬷嬷满眼惊艳之色!

夫人比往日里更多了几分娇弱之美,额间一抹轻愁添的更是恰到好处。

心中不由暗啐一口,男人都是这般的贪,守着家中的美娇娘还不满足,依然要去做那偷腥的猫,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头拉。

“是夫人颜色更胜往昔了。”说完,对着夫人的脸细细端详,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满脸慈爱之色。

“终归是老了。”就算颜色再好又如何,他还是看腻她,又找了新鲜颜色。

“夫人年轻着呢。”郑嬷嬷一脸嗔怪,“再说,您若老了,那老奴岂不是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手边的黛螺,替方母细细地描了眉,又拿起一旁的胭脂,轻轻上在了她的脸上,“老奴还想多陪您几年了。”

这话有些突兀,原来是接着上头的话。

片刻,门又咯吱一声,小丫鬟脸色难看的走了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