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为什么会是我?(1 / 1)凌凌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见悦客栈的店内,店小二见二人回来,极力推荐青明和小乔二人若是去滇池可以观赏、体验一下滇池奇景,据说是有缘之人即可看见,无缘之人即便到了山中池旁也是妄然。

有这店小二儿说道,青明和小乔二人各人有各自的所想。

一个是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一个是想碰碰运气,找找缘分,看看奇景;以便于今后与师兄弟们谈及时,也有谈话的资本。

既然如此,两人一拍即合,相互约定今晚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出发去滇池。

小二见二人十分果断,突然发现这两个半大不小的小伙子们颇有气魄。

别看着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可办起事来老练得像个经年的老手一般。

他那里知道这两半大不小的孩子的实际年龄大约只在十一、二岁左右,许是宗门的原因,他们的身体发育较之常人略早一点而已。

两人退了客栈,一人一马携手一起只奔滇池而去。

这一路上只见赤火翻毛驹总是不安生,要么撂撂蹶子,要么就踢踢玉照夜。

抑或是玉照夜狮子马走到他前面时,要么咬别人的屁股,要么薅别人的尾巴。

倒是让小乔在马背上颠簸得不行,急着对青明说道:

大哥,你管管你的马好不好?

青明也没多说,直接将马儿带到了无人处,自觉有点奇怪的问道:

小赤云,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烦,一个劲儿的烦……

兄弟,有什么惹你烦的呢?

青明问道。

那赤火翻毛驹见青明如此待见他,便唠唠叨叨说出自己心烦之事。

原来是因为夜照玉狮子的原因,没有他时,一马双骑自己又很累;有他时,一个世俗的凡马稍有点异能,居然也在他这灵兽面前屁颠屁颠的,看着都烦。

所以,才有之前的又是挠,又是咬的情景。

见到小赤云如此心燥气浮,青明宽慰他道:

平和待人留有余地,那是低调的一种方式。

正所谓: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马也不应该例外。

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低调的人,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的这句话并非是空话。

居于高位的人,如果不能保持低调,做人的本色就会与他人自然而然的产生距离感,你也一样。

同时,低调是韬光养晦的智慧,真正的强者总是高深莫测,不显山不露水,默默耕耘苦心孤诣,直至成功。

你,做人一定要宽容大度,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不和他人动怒生气。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住了脾气,换来了福气,吞下了委屈,得到了好运;做人就应该坦坦荡荡,言而有信,人品端正,把人品看得最重,把善良放在心中,才可以处逆境低谷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青明走上前去拍了拍赤火翻毛驹的脖子说:

兄弟,这世道不平之事与理,笔笔皆是,哪能一一算的清楚,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够使自己温润如玉,方得涵养,懂吗?

青明是如此的宽慰他,也是同时告诫自己,为了今后的生死,在这事功之上切记不可斤斤计较。

赤火翻毛驹听到青明如此开导于他,一身与生俱来的火爆脾气自然而然消散的无影无踪。

在往后二匹马才可以相处无间,这马上的人儿才有机会聊上几句话儿。

这一路行来尽在马背上,青明则是练功,聊天儿两不误。

也许是他体质超人,也许是他刚刚踏入修行之路,所以青明在练功方面比常人要多一份努力和刻苦。

如今这青牙刀法第一式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了,再想往下深入,却感到处处不得其法。

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误,还是小乔的一句无厘头的语言,让青明觉得练功依然还是打基础。

所以在这马背上下,又重新开始练起拔刀式,收刀式等等最为基础的招法。

起先,这赤火翻毛驹还觉得青明的样子挺为滑稽。

没过多久,在看青明的刀光在自己的脑壳顶上飞来飞去,霍霍有声时;吓了他只缩脖子。

有时,青明耍的带劲时,赤火翻毛驹只敢自己僵着脖子慢慢向前行走;不敢太过肆意妄为,以免着刀风所致,染上那不必要的血光之灾。

夜里两人搭好帐篷,各自休息。

那赤火翻毛驹不知从哪儿钻了进来,腆着脸向青明要酒喝。

一边喝着酒,一边拍着青明的马屁。

哥,你那儿刀法确实厉害,以后能不能只在地上练练,千万别在马背上使唤。

青明一下便听出味儿来,哈哈大笑,连忙说道:

我正愁着没地方练刀呢?

你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不仅要在陆地上练,而是要在马背上练得更加纯熟。

这赤火翻毛驹一脸无辜的样子直接醉倒在地,青明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脖子安慰道:

没事儿,没事儿,我自有分寸。

待赤火翻毛驹子消停之后,青明独自一人在帐篷里行功打坐。

根据那马驹子的唠叨,也是觉得若天天练这刀法,无人处还行,若是到了人多之处,岂不要搁下来荒废时日,尤其是今后要行走天下,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和地方。

很是自然的又想起了酒老和大风桩以及大悲心法,于是又进入咫尺物里想去查询、查询有甚隐蔽而又厉害的功夫可以学习的。

找来找去,还是觉得起先看中了那套大衍一指颇感兴趣。

当下变成咫尺物里拿出这本秘籍来,在烛灯之下认真品读。

这不看则已,一看进去,便舍不得放手。

看着起动时,还不自觉得弹弹自己的手指。

偶有几下居然可以打到那帐篷之上,这让清明欢喜不已。

这功法从功理到练法,都十分契合青明的认知。

不仅修炼起来隐蔽,实施起来也是很隐蔽,那至高的境界便是在无形之中见功夫。

他自己哪里知道,一切皆因因缘巧合所致,一般常人要想练成这样的破空指法,最起码都得需要二、三十年功底。

怎会像他那样如此神奇,读读书,一时技痒便可弹出破空之感。

秋冬季节的滇池,水色清明幽然,常常水面上会附着一层水汽,如幻如纱,恍若仙境,甚是好看!

不论晌午的太阳有多炙热,那水面上的水汽永远在上面漂浮着。

由于这滇池太过巨大,二人只得边走也玩,慢慢观赏着这湖边的景致。

一日清晨,正在睡梦中的青明一时心头悸动,心血来潮让他无法入睡。

于是,独自一人披上大氅走出帐篷四处转转。

月亮在天上还未完全隐去,湖面上的水雾亦有一丈余高。

若是从远处看,犹如是一坨棉花悬浮在湖面上,白腻腻的。

随着月光的透射,使这湖面上幻境更加变化多端。

走了一会儿的青明,很是自然的在帐篷不远处站立。

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站在那儿,感受着心动的感觉。

不知是入境的太深,还是大风桩法入定之功。

青明依稀恍惚的看见湖上的水雾由中而散开,腾出一团白雾,只见那神仙姐姐从云雾之中去将下来。

眼见得快要到自己跟前时,突然四下消散而去不见踪影。

这倒是让青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见此时此景时,青明觉得这传说挺靠谱的;可将要于之相处之时却又消散而走,也是令他不解。

也许是自己没有这个缘分,正在思虑之间,只听得后面有人叫道:

大哥,你不睡觉早起来干嘛?

青明回头一看,原来是乔四。

心里想估计是这冒失的家伙才惊走了仙女儿姐姐,自己个连忙走上前去对他说:

你怎么不休息呢?

只见那乔四脸腾的一下红了,“我也尿急呀!”

人有三急,天性使然。

青明只好悻悻然的作罢,也不好说教于他。

只是刚才偶尔见到神仙姐姐,内心里思绪万千。

不仅想着当下的事情,而且还想着将来,有朝一日可以登仙时,会面对那些故朋旧友。

所以,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决意将自己的名字改一改,同音不同字就行了;以免将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也该着青明灵慧,在今后的路上确实会遇见一些难以想象的“敌人”都是在问战青明的名字,因此也规避了一些麻烦和困局。

翌日清晨,许是心灵的感应,这天清明起的格外的早些,自己一个人沿着湖边溜达到很远的地方站立,呆呆的站立在那儿,心里还是有些期许。

过了许久,清明打心眼儿里准备往回走的时候,湖面上的水雾开始蒸腾了起来。雾气由中间而开,自然形成一条平坦的大道引向清明身边。

只见那神仙姐姐从云雾之中缓缓的走将下来,面对着清明莞尔一笑言道:

清明,终于等到你来了。

吾受某家所托,特地赠你一物,水性至宝——瑶池玉圭,其中奥妙,随遇得知。

清明见她如此说道,赶紧深深一鞠,问道:

敢问神仙姐姐尊姓大名,若日后有缘,再相遇时可有一述。

只见那神仙姐姐轻启朱唇,柔柔的说道:

吾乃女娲侍女——花媚儿是也,请尊驾无须多礼。

当清明见到这花媚儿边说边隐去时,脑子里灵光一现,赶紧上前一步鞠躬问道:

敢问花姐姐这里可有一宝物名曰珊瑚马蹄金否,如若姐姐得知此物,万望告知……

待清明抬头看时,湖面上的云雾已四下弥漫,只听得耳边有一声音说道:

玉在匣中待时飞,

龙影息湖月中天。

雪花频频六出计,

山中犹有马蹄回。……

除却这首诗听得到以外,其余的皆置若罔闻。

清明只好退将一步,正准备转身回自己的帐篷时,突然想起那花媚儿有所物赠,连忙低下头来仔细巡查,只在自家脚尖不远处看见一白色玉圭,立马捡起来揣在怀里,自行踱步回到帐篷里。

一边走路一边寻思着:

为什么会是我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