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大半晌的功夫,两个人相互拆招有近千手了。两人俱是招式不断,层出不穷,那马上大将有时尽有和自己对练一般的感觉,原来清明天生就有股好学劲儿,只要是对手一招出三遍,他便可使出与他相似的招式来。
这一点,别人学不来,与天赋相关。一个打的兴起,一个磨砺自己的刀法,两者皆不退让。
突然,那沙尘暴中平地响起一声炸雷声响,只见那耍刀大汉猛然间跳出圈外,拱一拱手,转身跃上马背,率领这队人马掩着风沙飘逸而去。
眼见着这风沙魔将的远遁,清明这才放下刀架长舒一口气。
累!真他妈累!
爽!太他妈爽!
与那马上大将大战千余回合,清明开心的直接爆了粗口。随着风沙远遁,一时间开心爽至,清明从包袱里取出壶妙酿来,心中想着无穷的招势,用刀法来佐酒,越喝越开心,越想越要饮酒来着。
也许是开心的心情影响了赤火翻毛驹,他也蹭过来与清明讨要酒喝。一人一马窝在沙丘下畅饮舒怀,不亦乐乎。
清明虽在饮酒,同时也是在运炼刀法,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尽然蓄满了刀意,仿佛那眼神都可伤人一般,吓得小马驹在一旁连连翻了好几个滚。
清明看到赤火翻毛驹的异样,连忙站起身来走将前去调侃的问道:
小老弟,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敢了一夜的路,有些疲乏了?
哪里,哪里,只是你的眼神和身上仿佛多了些锋利的刃口,着实有些吓人!
哦!有这等事儿?清明听到马驹子如此回答,这才明白自身修为在刚刚的打斗之中有了一定的提高,居然可以凝炼成刀意来,实属不易。
于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和思绪,将赤火翻毛驹拉了起来继续赶路。
西疆之地,广袤无垠,地广人稀。即使纵马千里,也不一定有户人家。
如此这般,清明从早上一直跑到将晚之时也未碰到一户人家,心中未免有些失望。
正在溜马前行之时,突然从东面右侧袭来一股沙尘。这股沙尘暴让清明有些措手不及,只见他和先前一样迅速的将赤火翻毛驹和自己都覆上了轻纱驻马停行,待这阵风沙过去之后再说。
那知道这风沙掠过一半,只听得风沙里裹着叫嚷声,“前面那人暂且停步,与我再战一回!………”
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清明正在思虑时,一票人马随音而至。
清明正待开口询问时,只见为首的马上大将言道:来来来!你我再战一回!也不由得清明过多言语,翻身下马提刀来战与他。
可巧,清明今日纵马疾行一天,未能如愿的找到户人家歇脚,心中有些窝火。如今当下,居然有人主动前来帮忙泄火,那还不早早动手。
二人这是两人合一好,见面也不多话旋打上来。一交手,那马上大将便发现时隔一天的这青衫少年武功大进,与先前的他截然不同,从刀法和刀势上都有些大宗师的味道。
许是思想开了小差,那马上大将瞬间便落了下风,清明也得势不饶人,刀刀追命,打得他连连败退十分无趣。只见他猛得跳出战圈之外,连忙叫道:
“罢了!罢了!本是来讨个爽快,那知道你小子如此利落,咱们就此罢手。”
清明听得他能开口言语,岂可容他。于是也收起宝刀,厉声问道:
你那大汉端得无礼,一番两次侵扰,不言原由,难道这天下之理都由你占了吗?
那大汉听闻清明如此一问,猛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也顺势一恭作礼言道:
这位小兄弟言之有理,我先在此赔礼,能容我一一道明吗?
清明见此人还颇有些明白事理,于是举起右手向前一伸,了作一个请字,也不与他攀熟。
这大汉侃侃而谈道:我就是这不毛之地的魔将离海,只因前世因果遂不称人意,才着落魔道。
前日,因有一大能与我交易,若能帮他找到他所失的宝物,便许我一粒活人珠。
这才在荒野之地四处寻人,偏偏又遇着你,才与你交手。
后因符道宗师用平雷传信,原来那大能在山西之处遇着对手,唤我过去助拳,两方厮杀无故,彼此消耗甚大,故不了了之。
当下,我自己回到谷中休养,想来与你比拼一番刀法,实在快意紧。
入魔以来,又常久并未遇见像你这般人物。所以,心有眷顾这才带领兄弟们寻你,只想来重新与你一较高下……。
如此这般,离海将自己事务简单的一一道来。清明这才听明白个中缘由,遂与他闲聊开来。
听离海讲述过往,实为不易。清明从言语间发现此人性情豪爽,就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性子,让他从来不知道拐弯抹角。这在官场之中,往往是吃不开的。
所以,在讨伐剥皮谷的强人时,又遇国殇,被奸臣陷害。剥皮谷的强人众多,同时也是磨人的高手。
在这不毛之地中行军,一旦断了给养,没了水源的状况下,不出一二日大部队便会自动溃散,更别说那些有心思的歹人们。
就这样,十万大军连十日都没熬到,渐渐的被剥皮谷的强人一一屠戮。如此惨状,遇着谁都会不甘心,更何况是一国之战神——离海大将军!
入魔之后的大将军,凭着自己的能耐,在这荒芜之地到处收罗残兵游勇。渐渐的将那些不屈的英灵重新整顿起来,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魔军。
只是这支魔军魔将们终日见不得日头,只有依着风沙遮掩才可潜行,聚着成形,散着成气,日夜飘荡在这干燥荒凉的戈壁滩上。
一旬时光一纵而过,清明和离海二人时打时聊,二人也是多世从人,性情相同。
所以,两人也渐渐熟络了起来,一路之上当地的人们也遂渐多了起来。眼见得清明渐渐入俗,离海的言语间略显得有些不舍。
当夜,趁着月夜,离海又一次与清明在山畦之间相见。只听得离海说道:兄弟,今日儿先吃酒再拼刀法!
大哥所言极是,亦正合吾意。近日与大哥练手之时,在刀意之上有些异动,正想与大哥探讨一番呢!清明十分畅快的应喝到。
两人坐在山丘之上,就着彩云追云的风景,一边饮酒一边聊。那离海大将军到底是一位见多识广的武道高手,仔细的听罢清明的讲述。
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和历练,便告诉清明这是破境和创招的一种征候。不过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偏重那个方面而已。清明一听点点头,暂且按住心中喜悦,冷静的想了想。自从自己开始练刀以来,三年时光都不曾到。如此破境连连,这青牙刀法已练至杀神境,下一境为诛天境。
如若再继续用诛天境与离海练刀,对于离海而言,怕是凶多吉少。再说,这诛天刀法动静太大,恐引来一些变故,自身当下时才年少,一切事故还无法自由应对,身体又离奇怪异。
综上这些情况,清明自觉升境容易保境难,不如借此机会衍创一招属于自己的刀法,显得更加实惠一些。想通个中道理,清明对离海直接言明。
离海也是点点头言之称善,同时也戏谑道:小小年龄能如此创招,在俗世亦是今世骇俗的了,更别提再次破境的事儿了!
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的从山丘之上走了下去。
两人站定身形,离海转向一旁,对着身旁前面不远的一人多高的山丘努努嘴,那意思是将它当一下靶子看看。
清明望向离海心中一愣,心想不是创招试招吗?怎么大哥不上呢?……
只见离海对他还是微微一笑也不言语,清明见此只好作罢,只有对着山丘撒气了。
他那里知道,这便是离海这类武道高手的经验所在。因为但凡破境创招者,皆不由自身为主,全凭心意用功夫。
这一点,即便是登仙之人也无法解释其中要害和关窍。
离海向后退了三步,静静的站在那儿等着清明出招。只见清明不丁不的分开双脚站立,双手相叠掌心后下抚按在刀柄之上。
两眼目视前方,过了许久,双眼开始微微下坠,慢慢的几乎快到了闭眼之时。
突然间,只见清明瞪大双眼,面色如常,很是自然的正手握刀,右手上提宝刀很是随意的一挥。
“轰!”的一声,但见眼前一人多高的山丘顿时成为粉糜散落一地,尘土飞扬。
这时,二人皆为一刀之下有此威力感到震撼。离海赶紧的走上前去问道:兄弟,你刚刚那一刀使了几成功夫?
啊!离大哥,你是说刚才一刀吗?清明傻愣愣的应道。
离海点点头,清明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时才那一刀很是随意,只用了一、二成功力啊!
啊!一、二成啊!离海喃喃自语着,随即又问:当时,可有何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吗?
清明听闻此言,用手挠挠后脑勺说道:这个嘛!有到是有,就是感到仿佛从心中自然流出一样,又如撕咬一块很香醇的肉一样过瘾!
啊!具然有如此感受,依为兄看来,这刀势和从刀法上讲,不如叫青牙一刀,颇为适合,更加贴近刀意!离海认真的讲道。
青牙一刀!清明立马叫道,好!好!好!正合吾意,有那一刀的风情和味道!清明一边叫嚷着一边拎出一坛龙王冻来,与离海畅谈一番。
两人言谈之间,离海才将才并未以身试刀的缘由一一讲述开来。
因为,凡破境者,其未不可知!随着心量的变化有大有小,有的甚至没变化都有可能,这种情况往往会被人称之为伪破境。
随着二人进一步的交流,清明有意的问了问离海,在这不毛之地或及其周边地区可曾出现过什么天材地宝之类的药物,比如说头陀珠一类的物件?
原本就是有意问的,哪知道这一问仿佛打开了离海的话匣子一般。
只听到离海边品酒边讲述着他的过往,倒是让人应接不暇。这离大将军入魔之后,便开始收罗自己队伍里的残兵游魂,不多时日,队伍越来越大,想法也越来越多。
最为主要的想法有二条,一条是报现仇,即眼下之仇;另一条是报宿仇,那便是回朝杀贼。奈何自身聚散成气,只可御风沙而行。
所以,只得在这沙漠戈壁之地徘徊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沿途信商等人们的交流,听说这一带虽为不毛之地,也但常有天才地宝由此捎带经过,尤其是那雪山之上,这种自产异宝者甚多。
沿途客商都由此经过,在雪山之中挖掘出来,捎回中土贩卖。有了如此诸多信息之后,大伙儿又想着,生存活命的几率变得稍大一些。
从原来的杀贼灭寇,渐渐的转向寻宝求生。就这样,自己才会领着众兄弟谋取活人珠一事出现。
与清明相遇一番,难得又遇上一棋对,不肯轻易罢手,这样才有此交集。
说到此处,清明愈发的好奇,心中暗想如此个大将军,难道不爱使剑?难道爱使刀乎?
急不择言,清明也不厥词,直接问道:大哥身为大将军,难道只耍刀,不爱使剑乎?
离海听到清明如此问道,便哈哈大笑说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我本是从一边镇游勇开始的从军之路。一开始为了活命和杀敌,上手的家伙事儿就是大刀。
随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将过来,官至将佐时才开始佩剑杀敌。实际上,我对刀的感情要比剑更加深厚些,其次便是刀法更加服贴我的性子,直、快、爽……,同时也敞亮一些。
清明听罢点点头,果然是了,爽快之人有爽快之法。
那大哥,这雪山在哪儿呢?清明问道。
这雪山啊!在西边,喏!在那边!离海将手一指,清明顺势一看也没什么太大的特点,远远望去仿佛只是一个小土堆堆在那儿。
离海也看出清明的不屑,微微一笑很是耐心的与清明讲解这座大山的奥秘。
这西岭雪山又叫贡戈雪山,贡戈山的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十分的频繁,山体之上产生了许多褶皱和断裂。
随着山体的抬升,河流东西两坡形成高差近千仞的峡谷。贡戈山主峰有四条主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南山脊。由于该地区岩层以大块花岗岩为主,加上长期冰蚀作用,狭窄的山脊犹如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几近垂直,如刀似刃,所以才名为贡戈山。
贡戈山地区又是横断类山系中高峰集中区,在其附近聚集了二十余座千仞以上的高峰。山区约有冰川近五十条,主要以山谷冰川为主,悬冰川和冰斗冰川也有些分布,最长的海螺大沟冰川,是一条著名的冰川,拥有一切冰川奇观,所产异宝最多。
其中的大冰瀑布高宽均达百仞以上,尤为壮观。
由于大气候的影响,贡戈山冰川活动也十分剧烈,冰川末端最低伸到地下。
贡戈山山体为浅绿色花岗闪长石。常年冰雪覆盖的主峰峰顶近似平台,偶有人至,据传说乃是一处登仙台。
由于横断山脉及贡戈山系山体的南北走向,南来的潮湿气流可沿山谷长驱北上,主峰一带气候湿润而多变,这是造成贡戈山攀登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同时贡戈山一带也是这世上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在长期冰川作用下,贡戈山发育成为金字塔状大角峰,冰雪崩极其频繁,其周围绕以峭壁,狭窄的山脊犹如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多大于常角,而且其高度落差极大,方圆二十多公里就有近万仞的差距,故其难度体现在天气的多变和路线的陡峭,同时有大雪崩的频发,危机重重。
“贡戈山”,蛮语意为“最高的雪山,最利的山峰”。贡戈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冰川百六十条之多。其中著名的有海螺大沟第一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沟冰川和靡子沟冰川,冰层厚度达百仞,十分壮观。
由于冰川的侵蚀,陡峭的山峰变为金字塔形,高耸入云,直刺青天。
这冰川之上传闻有“三怪”,第一怪:不冷。冰川之上气候暖和,夏秋季节,你可身着薄衫,脚踏冰川徜徉在这光怪陆离的神奇冰川世界,完全不用担心“冰上不胜寒”。
第二怪:冰崩。大冰瀑布常年“活动不息”,发生着规模不等的冰崩。一次崩塌量可达数百万量级,此时冰雪飞舞,隆隆响声震彻峡谷,一、两公里之外也可听到,场面蔚为壮观。
第三怪:构造千奇百怪。冰川表面有数不胜数,绚丽多姿的美妙奇景。冰桌冰椅、冰面湖、冰窟窿、冰蘑菇、冰川城门洞等等,太多的奇景让人目不暇接,时常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
贡戈山高万仞,是蜀地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高峰林立,冰坚雪深,险阻重重,其险恶之处与蜀中的倒悬山有的一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