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第一步(1 / 1)大耳朵图图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厉害!”魏思锦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粥,夹杂着金黄的蟹黄汁和爆满的玉米粒,满满地送进了口中。

蟹膏的鲜美醇厚与玉米的清爽完美结合,软软糯糯的米粒中含杂着丝丝绵绵的蟹肉,是魏思锦从未尝试过的美味。

“这粥叫什么?”魏思锦整张小脸都埋进了碗里,含糊着问道。她知道粥里头放有螃蟹,东土并不盛产水产,关于螃蟹,她只吃过一两次而已。

“就叫蟹黄粥。”万荣暄也坐了下来,开始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

魏思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万荣暄的想法稍稍有了些转变。

这一世身为镇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她在外的名声便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仿佛没有什么事情是她不擅长的。可她自己却知道,唯有下厨,她是毫无天分可言的。

在她还是东土公主的时候,她的母后便致力于培养她的下厨技艺。她的母后可是被誉为东土第一名厨,自然希望她也可以像她一般。可她次次下厨房,厨房便要变一个样,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称得上是食物,久而久之,她的母后便放弃了将她培养成像自己一样的名厨的想法。

偏生她又是被这样一个名厨母亲养大的,自幼对吃食便很有一番见地,尤其崇拜那些像她母后一样拥有好厨艺的人。

魏思锦迅速地喝完了一碗粥,咂咂嘴,道:“真没想到亲王还有这么一手……”

说着,又迅速地再舀了一碗金灿灿的粥。

万荣暄笑而不语,姿态优雅地将粥一饮而尽。

一直站在旁边观察的杨管家露出了肉疼的表情。

那可是荣亲王做的粥!蟹黄粥!两人吃得这样快,恐怕连汁水都不能给他留下一滴了!

之前亲王还下厨的时候,总会分些亲手做的吃食给下人们,他总是第一个就能品尝到绝世的美味。然而不知为何,几年前亲王性情大变,鲜少下厨,他可是想念亲王的手艺许久了。

这几日下人们都偷偷议论说亲王同王妃感情不和,在他看来,这段姻缘简直和到不能再和!

不然,久久不下厨房的亲王又怎么会在大晚上的为王妃亲自下厨?

若不是因为感情真挚,他可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理由了。

杨管家偷偷地想,饭桌上的二人迅速进食,不过一会儿,那煲满满的蟹黄粥就见底了。

等杨管家回过神来,那原本装满了美味的沙煲已经干净得什么都不剩了。

他的蟹黄粥!

杨管家瞪圆了眼睛。他不敢置信地上前端起沙煲,探头进去。

居然连煲口的边缘都干干净净!蟹黄粥一滴不剩!

“亲王的手艺好极了,看来王妃很是喜欢……”杨管家失落地将沙煲端到了托盘上。

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亲王做的吃食了……

吃完了粥,魏思锦感觉肚子又暖又胀,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这样的美味,我恨不得将这碗都吃下去。”她舔了舔嘴,紧紧盯着装过粥的小碗,回味着唇齿间的余味。

杨管家失落地应了一声。

看得出来王妃是能这么干的,看这被吃得干干净净的沙煲就知道了。

“下去吧。”察觉老管家情绪不对劲,万荣暄挥了挥手,遣退了杨管家。

他转向了魏思锦,道:“吃了东西,不如出去散散步,我再详细地同王妃讲述今日之事的对策。”

魏思锦揉了揉肚子,点了点头。

倒是没料到万荣暄会找她再议此事。

二人步在偌大的苑子中,在皎洁月光下,嗅着微微的桂花香,很是惬意。

“不知亲王,有什么好的对策要与我讲述呢?”魏思锦率先发问。

万荣暄加快了步伐,走进了华贵的四角亭中。

“不管背后的主谋是谁,我都会以最公正的态度,同刑部尚书林大人商议,权衡利弊,作出最终的裁决。”他望着亭边栽种高过人的桂树,道。

魏思锦坐在了树边,抬头望万荣暄,笑着问道:“如果这事真的与温妹妹有关,亲王还能这样信誓旦旦地说吗?”

万荣暄伸手,摘了一捧桂花,弯腰放在了魏思锦身旁,他背着手,道:“我明日会邀请林大人来府中吃晚膳,王妃便可以清楚地了解案情。以林大人的直爽性格,恐怕我是无法从中作梗的。”

见万荣暄这么说,魏思锦也不再多讲。她从万荣暄摘下的桂花中拾取了指尖一撮,放在鼻下轻嗅。

满面扑鼻桂花香。

“我信亲王的话。”

说完,转身离去。

万荣暄回过头,只看到了少女白月之下纤瘦窈窕的背影。

回到了房中,魏思锦坐到了妆台前。

刑部尚书林大人,姓林,名长信,说是越国第一直爽之人也不足为过。

他掌管刑部,手下经过了不知多少奇案,除了有损国誉的参案人员,案情全数向平民百姓公布,因其公平公正的断案态度,深受百姓爱戴。

据开元同月伦收集的信息来看,这位林大人对唐远征早有不满,甚至已经抓住了唐远征的一些把柄,想要推翻位高权重的唐远征,接近林大人就是她要做的第一步。

而万荣暄明日要邀林大人到府中,这便是一个大好机会。

这几年,她收集了不少关于林大人的信息,她相信她有足够的筹码与林大人商谈合作。

只要迈出了这第一步,打后的安排布置便很清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