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立太子(1 / 1)芳菲缥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色而闪耀的晨辉之中,容颜绝色的少女站在巍峨的城墙之上,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远方队伍之中的紫衣男子,少女扬首而立,露出白皙纤细的脖颈,让人忍不住想在那娇嫩的皮肤上嘬一口。

“莞儿,咱们回去吧,一会儿有礼仪姑姑来教你昭和国的规矩。”宁妃轻轻将手搭在慕清莞的肩上,有些不忍心打断少女深情的注视。

“嗯,咱们回去吧凝姨。”即使昭和外使的队伍已经走了很远,远到成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慕清莞还是恋恋不舍的凝望。

朝堂之上,李玦神情严肃,他宽大的手掌摩挲着龙椅上的扶手,似乎正在思索着什么重大决定。

“皇上,储君乃一国之根基,皇权之依仗,立储君,可安天下,定民心。”

丞相站出队列,字正腔圆的上奏到,引来一群同僚的附和。

“皇上,依臣来看,立储当立嫡,二皇子乃皇后之子,被立为太子可谓是名正言顺。”崔阁老是太后向来是为太后马首是瞻,他的意见便是太后的意见。

“崔阁老,那你的意思是皇上名不正言不顺了?”一位颇有威信的大臣站出来指责崔阁老,天下谁人不知当今圣上并非嫡出,崔阁老居然还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真是胆大包天。

“皇上,微臣绝非此意呀。”崔阁老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急忙为自己辩解。

“皇上志勇双全,慈悯天下,登基称帝,乃是当之无愧的,崔阁老只是一时激动才冒犯圣上,还望圣上赎罪。”平时与崔阁老交好,也同是太后党羽的一位重臣站出来帮衬到。

平远侯华茂看着太后的党羽都纷纷支持二皇子,内心很是诧异,华家乃是太后母族,按理说太后更应该支持她侄女荣贵妃的儿子才对,可如今那些原本被太后属意支持大皇子的人,竟都纷纷倒戈转向。

“皇上,自古不仅有立储立嫡一说,还有立储立长一说,大皇子机智过人,文采斐然,心怀天下,沉稳冷静,依臣之见,还是大皇子可堪重任。”在平远侯的示意下,他的一位党羽站了出来。

“臣附议。”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如今的朝堂俨然已经变成了分别以支持大皇子和支持二皇子为主的两派交锋,当然也有些官员一直保持中立状态。

“皇上正直鼎盛壮年,立储之事怕是为时过早吧。”慕凌锋威严响亮的声音打断了朝堂之上议论纷纷的众人。

“如今被众位爱卿最极力推选的就是朕的大皇子与二皇子,但是依朕来看,二位皇子都还年轻,不足以担当太子一任,立储之事还是先搁置起来吧。”李玦看了一眼慕凌锋,两个人心照不宣的交换了一下眼神。

“昭和六皇子已经离宫,朕也答应他将三公主与他亲事提前,宁国与昭和两国联姻,乃是举足轻重的大事,众位爱卿还是先把心思放到这上面来吧,其他事以后再论。”李玦说完话,便对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退朝……”太监拉着长音的尖细嗓音响彻在宽广的朝堂之上。

岚心宫里,荣贵妃正在大发雷霆,一件件珍贵的瓷器被她毫不惋惜的摔在地上。

“母妃,您何必这么恼火。”大皇子李旻昭上前劝说道,虽说大皇子是荣贵妃的儿子,但是却没有她母亲的半分冒失与急躁,反倒十分沉着冷静。

“都到这时候了,本宫怎能不急躁呢?”荣贵妃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心里骂道,这混账怎么还如此淡定,那些原本支持的大臣都纷纷倒戈向二皇子了。

“母妃,这一切不是还没有成定局吗,事到最后,自有转机。”李旻昭笑了笑,仍是处变不惊,没有受到荣贵妃火气的任何影响。

“你们都下去吧,本宫现在心烦,想静静。”荣贵妃忽然眼睛一亮,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赶紧退走众宫女。

“母妃,您怎么了?”李旻昭看着神秘兮兮的母妃很是不解。

“昭儿,母妃有一件天大的事情要告诉你。”荣贵妃再三确定所有宫女都走远后,小声的对李旻昭说道。

“母妃,究竟是何事?要你如此小心。”李旻昭看着小心翼翼的母妃,轻声笑了笑,似乎并没有把那件还未说出口的天大的事放在心上。

“你别这样不在意,这真是天大的事。”荣贵妃看见自己的儿子并不上心,带着浓重的怒气瞪了过去。

“好,母妃,您说,儿子认真听着就是。”李旻昭到有些好奇母妃口中的大事是什么,于是便正襟危坐,等待聆听。

“静元皇后其实是冤死的。”荣贵妃偷偷摸摸的瞅了一圈四周,确定无人后才靠近李旻昭小声说道。

“母妃,你说什么?”李旻昭听罢也是一惊,不自主的提高了声音。

“静元皇后其实是被太后和丞相给联手害死的。”荣贵妃见自己的儿子的脸上充满了不可置信的,又重复了一遍。

“这是你从哪听来的?”李旻昭似乎有些怀疑,他安插在宫里的亲信并未曾传报给他过这般的消息,那么母妃就竟是从何处听来的。

“这是我亲耳所听。”荣贵妃将那天偶然撞破的秘密全部告诉了自己最为相信的儿子。

“母妃你把这件事情告诉过别人没?”李旻昭神色紧张起来。

“没有,这么惊天的秘密,本宫怎么敢乱说。”荣贵妃郑重其事的说道。

“那就好。”李旻昭松了口气,此事非同小可,绝对不能将消息透露出去,不然一定会在国都掀起轩然大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