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治理国家任重道远(1 / 1)吾系中山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裘鹤被封了护国大将军,之前的护国大将军陈翼被撤职了,现在是一个都尉。

“启禀陛下,启禀公主,如今国库亏空,应该征收赋税,充盈国库,再整军顿马,防止他国再敢侵扰,请陛下定夺,公主定夺。”

说话的大臣是户部尚书,贾敬儒。现在朝廷打了个大胜仗,如今士气大振,民心高涨,正是收税征兵为国效力的好时候。“爱卿此言有理,只是这增税应该增多少合适呢?”

皇上开始犯难,贾尚书说:“可以先计算出征兵扩需所费银两,再由此定夺增税数目。”

真是个好办法,皇上在考虑这个提议。他余光看到公主在吐葡萄皮,想到公主第一天上朝,应该也带带她说话。就问:“公主认为如何?”

公主不说话,继续吃葡萄看着下面,无视皇上。这时,有人站了出来:

“臣有议。”

“宁爱卿有何议?”

说话的正是户部侍郎,宁荷芜。

“陛下,臣以为现在应该是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增税只会令百姓怨声载道,弃田昌盗。”

皇帝不说话了,脸色变得更加威严。

“宁侍郎,若此时敌国来犯,百姓则流离失所,还如何谈什么休养生息。”

贾尚书讥笑。

宁侍郎立马回击:“那么请问贾尚书,国库为何空虚,库银都去了何处?”

此话一出,朝堂上立马哗然,大家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有人说宁侍郎也太大胆了,竟当众含沙射影贾尚书私吞库银,也有人说,说不定贾尚书真的私吞也说不一定呢。

“宁侍郎,库银自然都是按圣上旨意拨出的,你此话何意呀?”

西元贞听到这里总算是弄明白了,她放下葡萄碗,坐直了一些。声音不大不小的喊道:“贾尚书。”

贾尚书立马恭恭敬敬的回道:“臣在。”

“现在没人敢打过来,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至于国库亏空一事嘛,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国库又是你在管,就从你家借点银子去填充国库好了。”

贾尚书石化了。

“宁侍郎,抄家这事就交给你了,务必给我办妥了,国库填不满我拿你是问。”

“臣领命。”

贾尚书的党羽立马有人站了出来。

“启禀公主,贾尚书所犯何罪?”

“谁说他犯罪了?”

“既无罪,为何抄家?”

“原来你要罪名呀,简单啊,等抄出来就有了。”

就是管你有没有罪名,反正就是要抄你的家。这种霸权主义大家还是第一次遇到,都有点怵,摸不清公主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再也无人敢轻视小瞧她,所有人对公主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裘鹤。”

“臣在。”

“运回来的炮车如今安置在何处?”

“启禀公主,在军营。”

“那东西以后交给你保管,记住,严加看护,任何人不得私自接触,有人胆敢打它主意,你就就地处斩。”

“是。”

那东西本来就不该存在,西元贞原本是要打算销毁的,可是怕其它三国再死灰复燃,席卷重来那就麻烦了,所以先留着威慑一下他们,以后再找机会悄悄毁掉。

“刑部尚书。”

无人应答,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

“启禀公主,刑部尚书之前辞官回乡了,是否要召回来?”

说话的是刑部侍郎,严真。

“走都走了召回来做什么?你是什么官职?”

“卑职刑部侍郎,严真。”

“行,你把我国律法典整理一部送进宫来给我,还有一事交给你做,做好了就升你做尚书。”

“请公主吩咐。”

“废除奴隶制。”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严真却觉得兴奋,他钻研律法多年,心里早就有这个念头了,只是他势单力薄,在朝廷上被打压排挤,现在终于让他等到这个机会了。但是严真毕竟是少数派,绝大多数的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是再多的人反对也没用,公主要改革,谁也挡不住。

严真由于太过激动,下朝以后也不出宫回家,让宫人通传说要求见公主,他来到清心殿,公主正在吃午饭,旁边坐着一个男子,很瘦很白,也不说话,就坐那安安静静的吃饭,公主还一直往他碗里夹菜,菜堆得很高了,那个男子吃不下了,想放下筷子,然后公主说:“行,那喝完这碗汤就不吃了。”

男子笑了笑,听话的拿起勺子喝汤,动作还挺优雅的,长得也好看,就是太瘦了。

“你什么事呀?”公主问严真。

“启禀公主,臣有几件事想问公主。”

“问吧。”

“废除奴隶制是全面废除,一个奴隶都没有还是部分废除法,如果是全面废除法,那势必造成突发混乱,臣认为先实行部分废除,一步步瓦解,这样有个过渡期奴隶本身和奴隶主才能适应接受。”

“嗯,你说得很对,你就按你的想法编写。”

“还有,奴隶买卖臣认为不能完全禁止,许多穷苦百姓家是自愿卖身为奴,这样或许还能活下去,否则只能饿死。”

西元贞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现在听严真这么一说,觉得自己确实考虑欠缺。

“那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买卖奴隶只能自愿卖身为奴,不能强买强卖,制定一套合法买卖奴隶的律法,杜绝偷抢拐骗入口贩卖。”

“嗯,不错。”

西元贞表示赞同,这个世界有这个世界的节奏,她强行改变得太快确实不能适应,势必会物极必反。

“公主,想要禁止偷抢拐骗光是制定严格的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百姓有屋可睡,有田可耕,有饭可吃,才能讲守法,有多少歹徒盗贼并非生来就恶,只是形势所逼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