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又开始了,说实话,我也还是个宝宝呢!”董小飒幽默地道。
“呕~!”
“呕~!”
“呕~!”
“呕~!”
“呕~!”
……
听众留言板再次保持了格外的一致!
过分了啊歪,就允许你们装嫩,我就不行?太双标了吧!淦!
董小飒没有过于纠结,继续道:“第二个原因是:拒绝长大。
还有一些年轻人,在本能地排斥长大这件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个症状,叫做: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大家都熟悉,这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年少时光如此美好,拒绝长大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
这个症状是心理学家DanKiley在1983年正式提出的,它的简要解释就是:成年人没有达到情绪的成熟。
它代表了这样的一群人:虽然看起来已经成年,有些甚至进入社会多年,也已经成家立业,却还不具备应对成人世界的能力,也无法承担成年人的责任,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却不愿意以同样的回报别人。
长大,意味着你既有享受成人世界的权利,但同时,你也要承担成人世界的责任。
拒绝长大,像个孩子一样只知道索取,但不知道付出,这就是所谓的不成熟。
你或许见过一类人,他们平时和人相处时也没有什么大的纰漏,看起来智商情商双在线,和人相处也游刃有余。
但他们,却无法进入亲密关系。
只要一走入亲密关系,他们的不成熟就会昭然若揭,所有的缺点都会暴露出来。
他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彬彬有礼,却无法对亲密的人施以同样的对待。
在这类人的潜意识里,其实就是不愿意长大。
他们拒绝进入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成人世界,因为他们认为,背负责任这件事是对自我的一种背叛,他们希望可以享受特权。
这种特权,就是他们可以要求别人,但不能让别人要求他。
他们需要享受成年人的种种便利,但拒绝承担成年人的种种责任,一旦稍有逼迫,就会做出种种情绪化的反应。
所以,一个拒绝长大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整天情绪化非常严重的人。”
“成年人没有达到情绪的成熟,所以我还是个宝宝!”
“没毛病!”
“我要求你可以,你要求我,不行!”
“有道理!”
“主持人在下套啊歪!你们干嘛呢!”
……
来人吧,把这个过分聪明的听众丢出去!
董小飒恶狠狠地想到,然后继续道:“第三个原因是:无需长大。
虽然我们整天叫嚷着自己苍老得不行,但实际,社会的很多面,包括家人,其实都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你无需长大。
现在的年轻人,是被过于保护的一代人。
一方面,我们现在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比曾经20多岁就要走入社会,现在如果你愿意,25岁以照样可以念书。
我曾和好几个研究生博士甚至是博士后聊过,他们决定继续念书的原因,有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不想工作,不想走入社会,还是校园生活好。
你非要说他们逃避社会也不是不可以,但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原因。
你不需要养活家人,不需要供给家庭,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把自己养活好就可以了。
甚至,如果你实在没能力在社会生存,还有家人在。
这就是另一方面,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把我们保护得非常好,几乎是方方面面全部顾及。
曾经80后一代被誉为垮掉的一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啃老。
那时的社会大环境,还在鄙视年轻人和家人住在一起,过于依赖家人这种现象还被抨击。
而如今,啃老这个词已经是过去时。
因为对比现在高压的社会环境,能够“啃老”真的是一个常态。
现在年轻人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细心呵护,一路培养成大学生,毕业还帮忙找工作,找对象,给买房买车。
如果一个年轻人实在没什么能力和本事,家人可以一路操办到底,完全没有怨言。
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精神依赖及物质依赖,已经远远高于曾经的年代,并且不再被人所诟病,因为年轻人的确生存不易。
与家人的依赖过深,就会导致一个现象是,我们的成熟程度开始大大降低,只要有家人在,一切都不用操心。
迟迟没有改变与家人的相处模式,又没有完全独立生活在社会中的经历和经验。
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长大这件事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现在的年轻人,是被过于保护的一代人。石锤了!”
“自由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有错吗?”
“对于长大这件事我确实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对啊,人家还是个宝宝啊!”
“主持人在挖坑啊歪!”
……
卧槽,怎么办事的,这个拆台的怎么还不扔出去!董小飒满头冷汗。
喝了一口水,平静一下紧张的心情,董小飒继续道:“总感觉自己还没长大,这或许是一代人的共同心理。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随着社会化的加剧,我国社会已经快速进入了老龄时代,家人终将离我们而去,我们也势必最终都要面对真正长大这个问题。
对于长大,情感的成熟,其实更为重要。
所谓情感成熟,就是知道你的岁数已经不足以让你再去毫无忌惮地任性,也不能再让你一味去索取。
有心理学家指出,情感成熟有三大要素。
第一,学会负责。
第二,学会适应。
第三,学会给予。
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说出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不推诿,不懈怠。
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可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应变对策,不孤注一掷,适当妥协,也有对生活的权术。
学会对别人给予,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并对别人的行为作出理智而周到的反馈。
负责、适应、给予,就是长大的必备要素。
这其实也年龄无关,这是二十多岁后我们应当一直都要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