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对怼魏征,我为小县男(1 / 1)子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若虚有些郁闷。

我不过就是个小人物,你一个朝堂大佬总是针对我做啥?

我就算是祥瑞,也不碍着你啥事吧?

很是不爽啊。

&ld;陛下,小人有一言。&rd;张若虚忍不住开口。

然而,魏征怒斥道:&ld;诸朝堂重臣在此,岂轮得到你出言?&rd;

&ld;敢问魏公,这朝堂是陛下的朝堂,还是你魏公的朝堂?&rd;张若虚也怒了。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ld;难不成这大唐是你魏家说了算而不是陛下说了算?&rd;

众人一听,脸色不由大变。

魏征更是愤怒无比的指着张若虚,说道:&ld;你这竖子为何平白污人清白?心术不正!&rd;

&ld;你一见面就说我是小人,我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呼?&rd;张若虚向着李世民拱了拱手,说道:&ld;陛下,小人虽非士人,但是也懂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道理,人若不敬我,我何须敬他人?&rd;

别以为你是古人,老子就不跟你计较。

老子也不是好欺负的。

&ld;相由心生,你身大目尖,如同古之硕鼠也!&rd;魏征愤怒的说道:&ld;吾乃是为了朝堂,为了社稷,阻硕鼠进入这朝堂之中!&rd;

&ld;你人矮皮黑,岂不是说你整个人的心都是黑的?&rd;张若虚不甘示弱。

&ld;你见到圣人就阿谀奉承,显然是个善于专营之人,将来得势定是一个欺压百姓,欺男霸女、欺软怕硬之辈。&rd;魏征说道。

&ld;你我原本不相识,然而才见一面,就打压后辈,应该是一个妒才忌能之人!&rd;张若虚说道。

&ld;汝有虎狼之姿,绝非善类。&rd;

&ld;你尖嘴猴腮,一看就是奸邪小人!&rd;

&ld;……&rd;

一老一少,竟然就这样对上了。

魏征很是气愤。

自己好歹也是朝堂重臣。

这个布衣竟然敢还口,简直就是太不知道礼仪尊卑了,太目中无人了。

可恶!

这个阿谀奉承之徒!

今日若是让他幸进成功,将来这朝堂上定然出现一个奸臣!

为人臣子,我一定要将他清除出大唐!

朝堂上不少人见到张若虚不怕魏征,还跟魏征争斗了起来,顿时露出乐呵呵的笑容。

特别是原秦王府的十八学士和秦王府的武将们。

魏征可不是他们这一阵营的,魏征是李建成的人,李建成死了以后,他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这些李世民的人没有点小心思才怪了呢。

你一个建成余孽凭什么占居高位?

&ld;好了,好了。&rd;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摇了摇头,说道:&ld;魏卿,你乃朝中公卿,何必同后辈斤斤计较?有份。&rd;

&ld;张若虚,你毕竟是后辈,我大唐向来尊老爱幼,哪怕魏卿指责,你也应该虚心接受,魏卿是正直之人,虽然偶有失错,但是也是为了我大唐社稷着想。&rd;李世民说道。

&ld;小子受教了!&rd;张若虚赶紧拱了拱手说道。

&ld;嗯。&rd;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ld;若虚,你是何方人士?&rd;

&ld;若虚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方人士,早年间同恩师在终南山修行,前些日子恩师说天下圣君出,故而让我下山,为这天下进一点微薄之力。&rd;张若虚说道。

得给自己找一个来历,要不然还不知道啥死的呢。

&ld;终南山?难不成汝师乃是练气士不成?&rd;李世民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喜色。

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是有很多的隐士。

其中更是出了不少的名人。

&ld;陛下有所不知,若虚之师乃是终南山修士张陵,若虚之父乃吾之好友张簿,高阳县人,当初天下大乱,死于乱军之中。&rd;许敬宗赶紧站出来,说道:&ld;我这世兄唯有一子遗留交于我。&rd;

&ld;而后,我也是食不果腹,只能将此子送给路过的云游道人,今日下山寻我,我一时间竟然想不起。&rd;

&ld;真是愧对吾之老友也。&rd;许敬宗做哭泣之状。

张若虚看着许敬宗,忍不住的竖起了大拇指。

在李世民面前都敢扯谎。

真是不怕死啊!

不过十几年前天下大乱,百姓死亡惨重,就算是想查清楚,估计也有些难度。

&ld;当真如此?&rd;李世民双目盯着张若虚问道。

&ld;想来应该是如此,恩师送我到终南山口,曾言语让我来寻找一个叫许敬宗之人,此人知我身世。&rd;张若虚说道。

死就死了。

原本我就是一个将死之人!

现在,搏一搏,说不定能够得到一段富贵!

谎言说的多了,也就成了真了。

&ld;卧槽,给我乱找父母,许敬宗,这个仇我记下了!&rd;张若虚暗暗的说道。

&ld;原来乃是我中原之后也。&rd;李世民叹了一声,问道:&ld;这些年,你在山中可学了些什么?&rd;

&ld;儒释道,略精通。&rd;张若虚说道。

&ld;当真?&rd;李世民眼中不由的露出一丝喜色。

&ld;真。&rd;张若虚说道。

这些年也看了不少的杂书,所以也不怕。

&ld;哼,小小顽童,也敢自称儒释道精通?我看你这模样,多半不是道家之人,倒是像是佛门子弟。&rd;魏征有站出来,说道:&ld;我听闻,而今长安城之中多招摇撞骗的假和尚!&rd;

&ld;吾师少年学儒,有成,后学佛,而后学道,乃是精通儒释道三道之能人也。&rd;张若虚也不怂,反正已经撒了一个谎了,那就另撒一个谎吧。

&ld;我时常听闻他言&ls;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s;&rd;

众人听闻。

安静。

许久。

李世民方才叹息了一声,说道:&ld;能够做出此诗者,定然是一个修了佛道又惹了红尘,最后入山修道之人也。&rd;

&ld;张若虚乃是高人子弟,今日得出师下山,想必来日必有作为,封高阳县男,食邑三百户。&rd;李世民说道。

求收藏求收藏,求各位大大的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