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央企还是国企,一把手都是有行政级别的。
一般来说,央企级别最少是副部级起步。
如果是更厉害的,那就是正部级起步。
再往就是全国二把手,和各种大佬委员。
属于第一梯队全力人物。
造潜艇这种船厂那肯定是不得了,妥妥的正部级大佬。
难怪明月怡升得这么快,原来有这样的家庭背景。
“看来我是小看你了。”于安易揶揄,眼带笑意。
明月怡被调侃得双脸发烫,嘟囔着嘴,“你也没问。”
其实她也挺怕于安易被她的家庭背景吓到。
以前的男人,听到她的身份,往往都会被吓退。
或者是态度大变,变得非常恭维。
久而久之,让她对男人有些不屑。
如今她很是喜欢于安易,自然不希望他这样。
而于安易果然没让她失望,依旧淡然面对。
除了有惊讶之外,其他都如平常视之。
这不是于安易心态强大,而是他有自己研发的帝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他终究不是普通人。
心态自然就抬升了。
也就能保持平和地心态,与明月怡平等交流。
“话说回来,如果我没记错,世界仅有一艘钛合金潜艇吧?”于安易有点印象。
明月怡点点头,“准确的说,之前有两艘,在红苏军备竞赛时期捣鼓出来的,后来有一艘沉了,所以现在只剩一艘。”
“当时全钛潜艇的造价是六百亿,太昂贵,不能量产。”
六十年代,六百亿是什么概念?
价值可想而知。
一艘全钛潜艇,用钛量就超过9000吨!
哪怕是国内最大的钛材生产公司,一年的产量也不超过8400吨。
还不够一艘潜艇用!
为什么要用这么昂贵的材料生产潜艇?
因为钛合金重量轻,强度好,耐腐蚀!
凭借这些优点,使得钛合金成为航天、航空、潜艇等行业最好的材料。
用钛材做潜艇,能增加其潜水深度,还能提高航行速度。
最重要的是钛合金具有无磁性的优点,意味着潜艇更难被反潜飞机用磁探测仪发现。
很多人都知道蛟龙号下潜七千米,但很少人知道,蛟龙号的耐压壳就是用钛合金打造的。
由于莫俄国在深海高强度钛合金耐压壳的加工技术,具有世界领先的经验,蛟龙号的这个钛合金耐压壳是请他们加工的。
有了他们的技术,加强大的材料,才能下潜到七千米。
而自主研发的耐压壳,才到四千五百米。
两者的经验差距还是非常大。
“为什么你们会突然想起要造钛合金潜艇?”
于安易皱起眉头,“现在的主流都是用无磁钢。”
明月怡眼神变得深邃,“随着莫俄经济复苏,他们打算重新维修钛合金潜艇,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必须有同级别的武器才能应对。”
说到这点,于安易就懂了。
简单点说,就是别人有的,我们也必须得有,而且要比他们更先进。
这样才能震慑别国,不敢轻易进犯。
“现在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可以用最新的技术,造全钛潜艇了,哪怕是只有一艘,都能震慑海域!”明月怡面色肃穆。
她是想让于安易明白,这种钛合金潜艇的重要性。
用最先进的技术去打造,解决莫俄钛合金潜艇排水量小,航速低的问题,那么它将是海中霸王!
可能和航母是同级别的尖端武器。
若是未来发生战争,它将能扮演重要角色。
骗过大部分的雷达和磁性水雷,从而执行斩首任务。
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白,我知道了。”于安易点点头。
其实他内心也微微激动。
那可是划时代潜艇的打造啊,没想到他有朝一日也能参与。
若是做得足够出色,以后就能名留青史。
大江南北都会知道他的名字!
教科书也会等级他的事迹!
这不正式科学家一辈子追求的理想吗!
“到时候你们是要纯钛,还是钛合金,都可以跟我说,我全部提供。”于安易豪气冲天。
只要是金属,就没有他生产不了的!
纯钛硬度很小,但微量杂质即可显著提高其硬度,
不同的配比,硬度自然不同。
只要给配方,于安易可以按比例生产钛合金。
钛合金焊接讲究工艺,难度极大。
太硬反而不好焊接。
所以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调整。
以前的潜艇需要消耗九千吨钛钢,到了现代技术,怕是超过一万两千吨。
而一吨钛合金是15万到20万之间。
一万吨是多少钱??
于安易想了想后面一串零,感觉脑子都算不过来了。
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