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伊人坊(1 / 1)乱弹枇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办公室后,罗学军招呼郑道坐下,给郑道倒了一杯水。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本红皮小册子,递给郑道:“这就是青纺厂的章程,你看看吧。”

罗学军有些紧张地看着郑道。就像郑道说的那样,如果能尽快扳倒彭云龙,那青纺厂还有可能得救;如果不能,只能上访的话,就算扳倒彭云龙,青纺厂恐怕也被拖垮了。

邱利民和谢全安也满脸紧张的看着郑道,希望能够听到好消息。

郑道接过公司章程细细看了一遍,脸上很快有了笑容:“公司章程没问题,只要票数过半,就可以罢免董事会成员。正常情况下,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开,但青纺厂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召开股东大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联合10%的股东就可以自行召开股东大会。青纺厂职工持股达60%,只要大家团结起来投票,可以血洗董事会,罢免所有董事,选举大家信任的人担任董事。等董事选出来后,通过董事会罢免彭云龙,选出新的董事长。

把彭云龙赶下台后,青纺厂的控制权和财政权就回到职工的手中。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组织恢复生产,进行自救。如果斯耐德要跟我们闹,那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和斯耐德公司的合同。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公司账目整理出来,这里面肯定有彭云龙贪污的证据;这些足以将他送进监狱,让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邱利民没有这么乐观:“我们把彭云龙选下去管用吗,要是他不认账怎么办?现在公司的公章在彭云龙手中,要是他拒不交出公章怎么办?”

股东大会罢免管理层后,对方拒不交出公章的例子在现实中非常多。上一世北平某著名零售家电连锁企业在争夺控制权的过程中就发生过抢占财务室的事件;后来咣咣网也发生抢夺财务章的闹剧。邱利民的担心有道理,彭云龙真有可能会耍流氓。

郑道沉吟道:“股东大会前,先找市里的主管领导,让他们支持召开股东大会,要是领导能出席股东大会就更好了。当然,领导出席的可能性比较小。要是彭云龙被我们赶下台,他不认账那就打主管领导的脸,他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罗学军微微点亮点头,如果有上级领导和部门到场,那他们就是最好的见证,彭云龙不可能霸着位置不让。这个想法很好,但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要是上级部门不表态呢?”

“青纺厂工人已经组织起来护厂,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搞不好会闹大。要是真闹出什么乱子,那可是会影响乌纱帽的。他们肯定希望有什么问题协商解决,而不希望闹出乱子,所以,他们肯定会支持召开股东大会的。如果他们真的不管。”郑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芒,本来想说,那就逼他们表态,但这句话没说出来,生生咽下去了,“我们到石城请公证处作公证。公证处是司法局的下属单位,代表国家作司法公证,不怕彭云龙不认;而且公证处的人对股东大会流程非常清楚,有他们参与,能避免程序上的漏洞。”

邱利民他们都是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到时候一定要请公证。”

罗华军打量着郑道,心想郑建国这儿子是个厉害角色,眼光见识真是惊人,客客气气地道:“小郑,我们厂95年股改后就没有召开过股东大会,完全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操作。你既然对这些比较熟悉,就给我们当当参谋,讲讲具体该怎么操作!”

郑道微微叹了口气,青纺厂说是完成了股改,但实际上跟股该之前没有区别,还是彭云龙一个人说了算。其实不只青纺厂如此,国内很多企业在这个时期都是如此。大家听领导的听习惯了,根本没有想过用规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他压低声音道:“你们先把罢免青纺厂全体董事、选举新董事的提案弄出来,然后去找市里面的领导,获得他们的支持。接下来,你们把股东大会的时间定好,然后通知全体职工,彭云龙,以及持股的相关部门,参加股东大会。一定要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议案内容说清楚,让大家都来投票。”

罗华军不解地道:“这样大张旗鼓的搞,彭云龙他们不是都知道了嘛!我觉得还是先不说罢免董事,而是给大家说,开股东大会,把自己的钱拿回来,这样才能让大家来参加。彭玉龙和他的走狗这些年独断专行,不会有防备,我们给他来个突然袭击,这样胜算更大些。”

郑道摇头道:“不行,必须进行公示。按照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做出决议,如果不提前公布审议内容,搞突然袭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现在的《公司法是90年代初制定的,那时候股份制企业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法律规定自然也不规范,便道:“大家最好查下《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以及股东大会的条款,按照规定来。这件事彭云龙拖得起,我们拖不起,动作要快,做事的时候也尽量做干净些,不要留下漏洞让彭云龙他们抓。这样,你们商量一下,把罢免提案和新任董事会提名议案搞出来,我去查查法律条文,明天下午我们碰一下头。”

罗华军听到这话忙道:“小郑,那就麻烦你了。”

七月的青州就是一个烤炉,青州人就像一块块面团,只要出来,就会被烤糊烤焦。大家都怕自己被烤糊,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

郑道从青纺厂出来,站在站牌的阴影中等了将近十分钟,才看到一辆公交车,像一只巨大的毛毛虫,晃悠悠地顺着冒油的公路向这边爬来。

郑道本想等空调车,但外面实在太热,他不想多呆,不是空调车也只能凑合了。不过等他蹿进车厢后,马上就后悔了。车厢里尽管有风扇,但没什么作用,他感觉自己像在蒸桑拿,打开窗户吹到的也是热风。郑道嘴巴微微张开,右手对着脸不住扇着风。好在公交车启动后,情况有了些许改变,有凉风吹来,他舒服了不少。

看着窗外熟悉街道,记忆的书页在郑道脑海中飞快翻动着。

父亲郑建国原本是青纺厂销售科科长,母亲张清芳是纺织女工。9年下岗后,郑建国和张清芳将积蓄都拿出来做生意。郑建国原来是做销售的,跟服装厂关系密切。他就找到服装厂的朋友,看能不能拿些便宜服装,搞服装批发。朋友鉴于他资金有限,就建议他做外贸服装的库存和尾货。郑建国批发的服装质量不错,价格又特别便宜,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去年年底,他和张清芳在步行街租了间门面,做起了零售。

郑建国有生意头脑,他和张清芳生意越做越顺,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不过就在2003年,郑道毕业那年秋天,郑建国被一个酒驾的司机撞死。2009年,郑道因为合伙人抽资退股,导致公司破产,背上巨额债务。债主纷纷上门讨债,甚至发出死亡威胁。张清芳受到惊吓,住进医院,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郑道已经十多年没见母亲,快二十年没见父亲了,一想到能重新见到他们,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公交车在双林路停住,郑道从车上下来,没走不远便看到一家叫“伊人坊”的店铺。他盯着“伊人坊”三个字看了几秒钟,用力吸了口气,迈步向伊人坊里走去。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有些紧张,害怕进去后见不到母亲。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是服装销售淡季,此时伊人坊里空荡荡,一个顾客也没有,只有三个女子,其中一个正是张清芳。

张清芳原本是青纺厂一枝花,尽管现在已经45岁,体型有些发胖,但眉宇间却风韵尤存。此时她正跟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坐在凳子上聊天。女子叫陈红,是郑建国师傅的小女儿,郑道叫她小姑。郑道跟陈红关系不错,后来发了财,对他们一家颇为照顾。

旁边凳子上坐着一个十九岁,正捧着一本《毛选读的女孩。她长得非常漂亮,有点像演员刘诗诗,但比刘诗诗要精致,五官素净,自然天成地安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她身材也特别好,曲线傲人,丰腴有致,绝对是让女生羡慕男生爱慕的那种。

女孩叫林樱,和郑道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初中毕业正赶上厂里集资,她便用父亲的抚恤金和家里的积蓄凑够了五千块,进入了青纺厂。林樱原本是个爱笑的女孩,笑容特别美好,就像初夏早上,有阳光和微风。

199年大下岗的时候,林樱母亲刚刚病故。她接到下岗通知后不久,被人破脏水,说她和彭云龙乱搞。她一时想不开,选择了绝路。尽管被救了过来,但她脸上灿烂的笑容从此消失。在那之后,她不再相信单位,不再相信组织,没事就捧着《毛选读。

张清芳见郑道满头大汗地进来,用责怪的语气道:“儿子,这么热的天你怎么还在外面跑啊,也不怕中暑?赶紧过来吹吹风扇。”

看到过世的母亲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激动和喜悦就像温润的蜂蜜水,从郑道的心里漫出来,将他的眼眶打湿了:“妈,我想你!”

张清芳不知道儿子哪根筋犯了,突然跟自己说这种话,伸手在郑道额头摸了摸,不烧啊,和风细雨地道:“儿子,出什么事了?”

郑道冲张清芳笑了笑:“没事,就是突然想你和爸了。妈,我有句话一直没对你和爸说,你和爸是这个世界对我最好的人,能成为你们的儿子,我真的很幸福。我爱你们。”

张清芳内心有股暖流涌动,但又觉得有点怪怪的,狐疑地道:“儿子,到底出什么事了,你是不是闯啥祸了?有什么事就给妈说。”

郑道特别认真地道:“真的没有。我刚才到厂里面呆了一阵,跟朱二、罗学军他们聊了聊。青纺厂工人很惨,青纺厂下岗工人更惨。我才明白你和爸爸出来打拼,吃了多少苦啊,我以后要好好努力,挣很多很多钱,让你们安享晚年。”

张清芳一阵欣慰,觉得儿子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就道:“不用担心我和你爸。你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前途,我和你爸就满足了。”

就在这时,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走进店里。林樱见有客人进来,放下《毛选,准备上前招呼。郑道却迎了上去:“你们休息,这个客人让我来招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