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游西湖(1 / 1)乱弹枇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道拒绝了齐小薇的盛情邀请,在跟其他几个档口老板见面后离开四季青。他跟齐小薇说好了,明天派车到齐小薇的工厂拉货,自然不能返回青州。现在也没什么事做,郑道就打算带母亲张清芳到处逛逛。毕竟临安是有名的旅游城市,名胜古迹极多,可参观的景点极多。

张清芳是赵雅芝铁粉,《新白娘子传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里面的台词简直倒背如流。听到儿子问自己想去什么地方逛,她毫不犹豫的报出了断桥。

郑道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直接道:“去西湖断桥。”

出租车沿着公路飞驰了一阵,跟张清芳说个不停的郑道突然闭上了嘴巴,望向公路边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十多米长、数米宽的巨幅广告牌上印刷着牛风那张颇似ET的脸,旁边还有个胖乎乎戴眼镜的老人,还写着两行大字:“西湖论剑,新千年,新经济,新网侠!”

郑道突然想起,十几天之后,牛风会在临安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5位掌门人汇聚在一起,以剑论网。这次“西湖论剑”的东道主是狐狸巴巴的创办人牛风,而这次峰会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是因为有金庸和五大网站的掌门人的参与,金庸向来以武侠小说被众人所知,但是在牛风的穿针引线之下,金庸和五位掌门人的聚会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这样的场面引起了很多媒体和网民的关注,成千上万的网民和媒体机构纷纷从全国各地来到临安,甚至有很多国外的媒体也慕名而来,成为这次网络峰会上的宾客,所有人的眼球都关注在西子湖畔,这在中国的互联网史上还是头一次。

不过郑道清楚牛风大张旗鼓的搞这场活动,除了宣传狐狸巴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营造出狐狸巴巴蒸蒸日上的局面,掩盖狐狸巴巴面临的危机,从而给投资人信心。

2000 年年初,狐狸巴巴融资2000万美元后,牛风被胜利冲昏头脑,跟其他融资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开始请高管、请洋人,请世界 500 强的副总裁,请了一大堆人。狐狸巴巴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在中国香江、美国、欧洲、韩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广告费用,每月开销是天文数字,而狐狸巴巴没有分文收入。这些高管和洋人没能让狐狸巴巴起飞,却逐渐将狐狸巴巴带入深渊。这就好比将一架波音 747 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快四分五裂了。

狐狸巴巴“第一届西湖论剑”是2000年9月10日召开的,热闹过后仅10天,牛风就会宣布狐狸巴巴进入6个月紧急状态,未来半年是非常严峻的半年,随时做好加班准备。10月1号到3号,牛风在太祖当年住过的西湖宾馆召开会议,会上争吵得很激烈,开了三天,两天半在争吵。最后一天下午,牛风拍了板,决定推出“中国供应商”,向会员收费,这个会议后来被阿里人称为“遵义会议”。

到了2001年1月,狐狸巴巴开始大规模裁员。在美国硅谷有30个工程师,裁到只剩下3个人;香江办事处30人,裁得只剩下8人;昆明办事处关了,魔都办事处调整到不足10人,北平办事处也从中国大饭店搬到了泛利大厦。

牛风决定向太祖取经,做了三件大事,而牛风将其称之为狐狸巴巴的三大运动:培训(抗日军政大学)、整风(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南泥湾大生产)。后来狐狸巴巴还学习红军支部建在连队上的思路,建立了狐狸巴巴的政委体系。

通过这一系列的组织变革,牛风将狐狸巴巴团队这支游击队打造成了正规军,狐狸巴巴从激情创业变为制度运营,从此狐狸巴巴变成一支铁军,拳打易趣,脚踢慧聪,成为电商领域的霸主。

有人说《毛选》是屠龙术,而牛风无疑是学会了屠龙术的人。

在郑道看来,电商不可怕,互联网也不可怕,但掌握了屠龙术的牛风相当可怕。好在牛风对《毛选》钻研有限,狐狸巴巴也存在缺陷,如果他钻研到曲正非的程度,那郑道赢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张清芳见郑道突然不说话,盯着窗外出神,问道:“儿子,怎么了?”

郑道指着路边的广告牌道:“这个人是横亘在前方的一座喜马拉雅山,非常强大,但我们必须翻过这座山,否则只能活在他的阴影中,中国服装和时尚产业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张清芳不知道广告牌上的丑男人是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厉害,作为母亲她肯定站在儿子一边:“儿子,我相信你未来一定可以超过他的。”

郑道笑道:“我一定努力,绝不让老妈失望。”

出租车没开多久,便到了断桥站。从车上下来,郑道一道桥面横跨西湖,连接着白堤。大桥两面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晶莹的湖水透出一股明朗之感,好似一块上好的天然翡翠。

张清芳像孩子的叫唤起来:“儿子,我看到断桥了,跟电视里一模一样。”

郑道笑着摇摇头,心想老妈真的有时候跟小孩子似的。他在路边照相馆租了台照相机,又买了两卷柯达胶卷,带着张清芳往断桥走去。

此时正是午后,游人不多,西湖里面一片宁静,像是午睡初醒的美丽少女,清丽而又楚楚动人。行走在苏堤上,纵眼观望眼前是浩淼的湖水,太阳照在湖面上,给整个湖面镀上了一层金色。微风吹过,波光潋滟,煞是好看。远处山色空蒙,青黛含翠,使人感觉仿佛进入神话世界。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据说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似断非断,所以称作断桥。不过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知道断桥残雪,他们对断桥的最大认知来自于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

走在断桥上,郑道也不禁幻想着,一个个白衣款款的女子向自己走来,微笑着说,你就是我寻了一千年的人,我寻你寻得好苦啊!可惜桥上年轻漂亮的白衣女子没有,白衣大婶倒是有几个,郑道的幻想无法实现。

断桥一侧的荷塘层层叠叠的荷叶铺满湖面,其中点缀着粉红色的荷花。微风拂过,层层荷叶轻轻摇晃,荷花轻轻点头,一道道绿波荡漾开来,正应了那句诗:“毕竟西湖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张清芳兴奋地给郑道科普:“白娘子和许仙是在这里相遇的,后来他们又在断桥上重逢的。”说着她便唱起了《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插曲:“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

郑道见老妈如此兴奋,也特别开心,不由心想,以后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陪陪老妈,带她到处转转,微笑着道:“以后等老爸有空,叫老爸一起来。到时候你穿白娘子的衣服,老爸扮成书生,来个断桥相会。我在旁边给你们配乐唱歌,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啊啊啊……”

张清芳被郑道的话逗乐了:“那你也换上古装,就在旁边扮许士林。”

郑道笑着道:“那不行啊,断桥相会的时候,许士林还没生下来呢。断桥相会的时候冒出我这么大的许士林太奇怪了吧,还是等你和老爸游完断桥去金山寺,我再出现比较好。”

张清芳哈哈笑了起来:“就这定了。儿子,给我拍两张,拿回去给你老爸看。”说着,她站在桥边,对着郑道摆了一个造型。

郑道赶忙举起相机,对着张清芳按下快门。

郑道带着母亲从断桥出发,经白堤、平湖秋月,经过跨虹桥走上苏堤一路向南湖方向走,一路漫步,一路欣赏沿途景色,一直逛到傍晚。

回到宾馆后,郑道拿出手机,拨通了郑建国的电话:“爸,我是郑道。”

郑建国兴奋地道:“彭云龙已经交出公章,现在我们已经全面接管青纺厂,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如何生产自救。对了,有个事要通知你。”说到这里,他哈哈笑道:“青纺厂已经聘任你担任顾问,等你回来,就把聘书给你。”

郑道一怔:“让我担任顾问,这谁出的馊主意啊?”

郑建国得意道:“是我的主意,怎么着你不服吗?”

郑道呵呵笑道:“我哪敢不服啊。如果是别人的主意,那肯定是馊主意;是老爸你的主意,那自然大大不同,肯定是极其英明的主意。不知道有顾问费没有啊?”

郑建国哈哈笑道:“一分钱没有。现在青纺厂穷得叮当响,工人工资都发不起,哪有钱给你。这事你干也得干,不敢也得干,谁让你是青纺子弟,是我儿子呢。”

“天大地大都不如老爸你大,免费就免费吧。”郑道对此毫不在意,也愿意帮青纺厂的忙,“爸,有个事要麻烦你。你赶紧找三辆货车,让他们明天到临安四季青来。你再叫朱二找三十个小伙子,让每个人都准备一根钢管,明天跟货车到临安来,我给他们三百块一个人。”

郑建国吓了一跳:“郑道,出什么事了,你不是要跟谁打群架吧?”

“没有,只是以防万一。”郑道把小薇的事简单讲了下,解释道,“正常情况下,工厂自认倒霉,把货便宜处理给骗子,那事情就完了。但如果有其他人收购,骗子们就亏大了,所以,他们往往会纠集一些地痞流氓,等到卡车拉货出来,就把卡车堵住,不让卡车走。进货的客商往往是外地人,惹不起这些人,只能把货退给工厂。最终逼得工厂把货便宜卖给他们。我们去拉货,有可能会被围堵,不带点人,这批货可能拉不回来!”

郑建国皱眉道:“明知道有危险,干嘛还接这批货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郑道并不喜欢冒险,死过一次后更是如此。不过在他看来,吃这批货可能会遇到麻烦,但要说有生命危险,倒不至于,安慰道:“爸,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要是真的有危险,我不会吃这批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