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颍川才俊,蜂拥而至【3】(1 / 1)闭麦吃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位贤弟,既然有此意,那我也就开诚布公了。”

“愚兄闲赋在家的几年中,看似韬光养晦,但实际,也有结交朋友,对宦官专政之事,无比仇视,党锢之祸,又害得我大汉许多士大夫苦不堪言。”

“于是乎,某与张邈、何颙、许攸等人颇有来往。”

“如果要一起成就大业,不若参与我等。”

曹操和李治对视了一眼。

李治也不知道这件事。

但是这么一说。

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一样,想什么就来什么啊。

曹操也愣住了,本来是要拉袁绍下水的,没想到这老哥自己顶去了。

舒服啊。

两人面露思索之色,然后不约而同的点头。

“好!既然如此,就跟着本初兄了!!”

“我与孟德,在外屯兵练兵,如有异动,可在短短三天之内,奔赴洛阳,如果本初兄需要人手,在下可借力士数百支援。”

“哈哈哈哈!!!”

袁绍疯狂大笑,简直是大慰平生。

“得二位这番话,我这一趟没白来!!正德!当初孟德说要扶持你的时候,我还有所犹豫,的确是该向你道歉。”

“真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的厉害。”

他下打量李治,眼中充满了欣赏。

商谈了许多方略之后,袁绍学习了李治的农耕之策,认真无比,那些改造的用具是没办法学习了,毕竟他一窍不通,但是李治承诺以后可以和他购买,只需出制作的费用。

听到这句话,袁绍就高兴了起来。

他们喝酒,聊天,同塌而眠,直到天亮的时候,曹操和李治送袁绍回去,并且约定,下月初三在洛阳见面。

李治满期半年,是时候将陈留此地的情况报朝廷。

于是,袁绍是心满意足的回去,而曹操和李治则是得了意外之喜,笑得曹操差点抬手让李治来个击掌大喝了。

然则在送曹操出城的小道,两人还是谈起了某些事。

曹操不解的问道:“大汉将危,而且是危如累卵,若是朝堂有变,我等三天之内赶到,似乎也慢了,我是唯恐不及。”

李治看向远处,淡淡的道:“事在人为吧。”

实际,他的心中已然慢慢的冷淡下来,他对大汉,没有忠心。

自己的确是汉人,但若是真的要匡扶这天下,定然不能依附于皇权,否则的话,畏首畏尾,到头来还是害死自己和身边的人。

而大汉一定要乱,乱世才能出英雄,乱了才能再次平定,如同涅槃的凤凰,一旦再次平定,李治定然要让这皇朝有万世之基,扫荡六合,让那些边缘侵扰大汉子民多年的异族尝尝厉害。

所以,对于李治来说,大汉虽然一定要乱,但绝对不能是他牵头,而是要等着那些专政多年的常侍们,来成为压垮这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后,他将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空前绝世之姿态,镇压叛乱,诛杀异党。

如此,才是枭雄之才。

“也是,那么,我便回去了,下月初三,洛阳见了。”

曹操拍打了一下李治的肩膀,舍不得啊。

很多年没有遇到这么让人热血澎湃的小老弟了,若是能多待在一起就好了。

……

六月月底,农田良好,商道繁华。

各地治安达到路不拾遗。

李治的政策,推行在了陈留的每一处地方。

而这个时节,当时发放出去的【州求贤令】也发挥出了效用。

甚至李治怀疑,刘备三兄弟跑来兖州陈留郡,可能也是这求贤令的作用,只不过,刘备他的确不想用。

关张二人的缺憾也多,不如高宠典韦这般,勇武过人,又忠心耿耿,还没有傲气。

在李治已然准备好去洛阳的行装时,又有不少人来到了陈留。

但他们没有选择到城主府递帖子拜会,而是率先到外城的学堂之中,去看看所谓的办学之地。

来的人颇为儒雅,但多是面露狐疑之色。

来着有多人,荀氏之中,有荀彧,荀攸叔侄。

尚有年仅14岁的郭嘉,还有陈氏的陈群。

都是些名士,只有郭嘉毫无名气,还只是求学之人,但聪明伶俐,在乡里颇为令人瞩目,是以也跟随到来,久闻陈留郡乃是当今安宁繁荣之地,主要是得李治大人的多种策论。

他们啊,是不信,所以要亲眼目睹一番。

荀氏叔侄二人都因党锢之祸,闲赋在家,并且修身养性,未曾参与多少争斗,也未曾在私底下坑害过寒门子弟,都是儒雅之士。

外城的学堂,在稳固了之后,是有蔡钧来操持,他本身学识也足够教导孩童,所以领了许多年轻学士教学传道。

“学堂倒是颇为有模有样。”

“却不知,学堂之中,所学如何?”

几人走进学堂,互相交谈了一番。

“我只当李治大人是沽名钓誉,实则策论另有其人,现如今这世道,如果不是亲身侧夜长谈,如何敢轻易栖身?”

荀攸如此说道。

“放肆!!”

“胡说八道!!”

刚说完这话,忽然就听见身旁传来一声大喝。

众人回头看去,却是个未曾谋面的老者。

蔡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