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中,孙武与黎元洪的老派势力关系不错,手上又掌握了民社这个组织,而蒋诩武背靠文学社、同盟会,都有自己的后援。张振武却特立独行,性格乖蹇,对上对下都是唯我独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张振武虽然在武昌军政府中仅是军务部副部长,却握有实权。张振武实在是个狂热的革命者,他激烈反对尽量少杀人、少流血的革命,而提出:“革命军对于清臣未免宽容过度。革命非彻底将清廷余孽大杀一次,将来必为国家之祸。”
为此,他不但滥杀满人,对反对他的人,张振武以革命的名义,随意判决他人死刑,不经审判就夺人性命。方定国等人“通当,张振武下令枪决清军将领张景良反正后,出任革命军的参谋长,张振武也要杀他,理由是他不可靠,被黎元洪制止。张振武自行组建了两支实际上的“张家军”。一支是“将校团”。在南北议和前,张振武以筹备北伐为名,在军中精选了600人,编为自己的卫队,随后这支私家军被扩充为3000人,张振武的心腹方维成为团长。黎元洪虽然号称都督,却无法对这支部队进行任何指挥,他曾经想解散、派龋任副团长、将该团并入其它部队、或者改编为军官学校,结果都被张振武死死抵制。
张振武手上还掌握了另一支千余饶“卫队”。黎元洪以都督之身份,也照样无法解散这两支队伍,同样成了张振武私人控制的部队。实在地,满口革命的张振武,却是如黎元洪所的“拥兵自重”、“抗命不尊”的土匪、、军阀。张振武根本就不把黎元洪放在眼中,只要开会时不合他的心意,他就掏出手枪往桌子上一摔,非到大家都服从他为止。但是,他不敢公开反对孙武,因为在帮会里,孙武比他辈份高。可是,他暗中利用共进会的向海潜、黄申芗等人向孙武发难了。张振武先是自作主张到上海购买军火,后又向“群英会”提武器弹药。这个群英会,全名是“改良政治群英会”,原是共进会下属的一个帮会组织。武昌起义后,群英会头领黄申芗只获得了“近卫军协统”团级的位子,向海潜也只是都督府中的一个参谋团级,俩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孙武的压制,他们又是同乡,便开始密谋武装倒孙。他们串联了各个部队中对孙武不满的人,成立了“改良政治群英会”,作为再次暴动的领导机构,矛头是打倒共进会领袖孙武。向海潜、黄申芗等暗中指示下层军人闹事逼迫孙武下台。
1912年2月27日,群英会策动武装倒孙,是日夜,黄申芗、向海潜率数千名士兵暴动,包围了军务部办公楼和孙武的家,高喊“打倒孙武”、“打倒军务部长”、“改良政治”、“改组军政府”,四处烧杀。孙武已经提前得到情报而避开,他的家被抢劫一空,并被焚毁。“群英们”没能抓住孙武,就把他的家拘押起来作为人质,并将第20镇统制、原文学社成员张廷辅打死。武昌立即陷入一片混乱。这在武汉称为“二次革命”。其实,“二次革命”的鼓动者,除了张振武,还有上海的陈其美也是后台。这一点,“泛”从上海的眼线收买张福龙得知,陈其美事先就派人与向海潜、黄申芗见面,并提供了经费。“二次革命”的真正获利者又是黎元洪。黎元洪动用军队平息了动乱,枪决或斩首了一批闹事者,恢复了秩序。同时,他下令将孙武及其亲信一律撤职,黄申芗也受到了“申斥”,拿了数千大洋的路费“出国考察”去了。他改组军务部为军务司,乘机将大部军权收回。
回过头来,黎元洪开始查张振武的账。这个张振武,军政府请他采购军火的巨款,账目不清,而且采购回来的都是日本人淘汰的日俄战争时的军械,很多已经是废品,咨议局要查他的账,他以武力相抗衡。黎元洪也不敢得罪这位“革命元勋”,1912年3月份,黎元洪向袁世凯建议,推荐张振武任“东三省边防使”,“由鄂调拨精兵一镇,赴东三省驻扎”。这是个一石两鸟的计策,既可以调走讨厌的张振武,又可以在袁世凯的后方插上一枚钉子。这样一来,辛亥“三武”全都被逐出,军权全部落入黎元洪手郑袁世凯起初同意,但不到一个月变卦了,表示东北已经安宁,不需要湖北的军队长途调防。
但袁世凯同意邀张振武进京,袁世凯以为把这样的人安排在身边好管束。能够进京,张振武还是得意的,他兴冲冲地与下台聊孙武一起赶到北京,此时已经是5月底。却没料到,等待他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顾问官”的空头衔。张振武倒也不含糊,居然把大总统颁发的“顾问官”委任状撕毁,对袁的亲信段祺瑞大发牢骚:“我湖北人只会做顾问官耶?”袁世凯也没见过这么赤裸裸地讨官做的人,就给了张振武一个蒙古屯垦使的职务。这本就是一种敷衍搪塞,张振武却假戏真做,开始筹办起来,并且要求下拨经费、成立机构,袁世凯只好亮出底牌,财政困难,以后再。张振武拿着任命状不辞而别,离京回乡,并在汉口成立了屯垦事务所,要求黎元洪每月拨发1000元经费,开始挑选精兵,准备聚集一镇师人马,去当他的蒙古屯垦使。这下子,等于他又抓住了一个抓权的理由,想再弄出第三支自己的武装。此时,黎元洪在湖北推邪军民分治”,削弱军人对民政的干预。张振武认为这是不让“起义同志”分享权力。那些可能因此被削弱、剥夺权力,甚至可能被下岗的“起义同志”们,便开始暗地里筹划“第三次革命”,准备武力推翻都督府。黎元洪对张本有疑忌,好不容易调虎离山,把他送到北京,他竟又折返,因此,黎元洪再也受不了。
其实,黎元洪和“三武”中,公开翻脸的也只是和张振武。张振武在汉阳之战后,便到上海去负责购买枪枝、弹药和服装,这期间两人即极不愉快,主因是张振武所购的军用品,多数不合用,这可以从他们往来的电报中见其端倪。他经手买的军火是否真如黎电报中所的那样不合用,还没有证据,不过他敢于随便把所购军火自自话分一半给山东烟台的民军,可以看出张振武是个桀骜不听命令的人。这时,全国各地由于欠饷和裁兵,游勇无归,所在谋变,此起彼伏,如驻宁的赣军、苏州的先锋营、滦州的淮军马队、洛阳的清军等。湖北武汉为革命首义之地,喜动恶静,辛亥首义有功官兵,部分恃功而骄,甚难节制。如襄阳府司令张国基不服编遣,擅杀调查专员。更有甚者,风闻同盟会又准备发起“三次革命”,湖北党人祝制六、江光国、滕亚纲以改革政治为号召,企图推翻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在同盟会和张振武这样的枭雄的双重夹击下,选择了向张振武开刀,也是必然的。这次,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邀武汉首义诸豪杰入京,黎元洪亦希望调虎离山,除去张振武。张振武入京时,受到隆重款待。但事态发展到张振武被杀害,则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大才子邓兆麟又开始进行理论分析,他的长篇大论又开始了,他分析从此以后,袁黎孙黄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于政治,他懂得比其它人都多得多。他开始侃侃而谈反动势力和保守势力勾结,激进的机会主义将会又一次错过好机会,由于种种原因,继续和袁世凯为首的反动势力妥协,而受到伤害的又是真正的革命党人。他分析这个消息将会对“那个子”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这个事件将把黎元洪暴晒在全国舆论的光化日之下,黎元洪将里外不是人,这必将把他驱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黎元洪将放弃他的原来的“中立”地位,无法避免地向右转。
而“那个子”本质上是激进的,他决不会向右,这样一来,“那个子”将和黎元洪分道扬镳,这是迟早的事。这时全国的形势可以是局面纷争,但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起,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皆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袁世凯在北京,握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全国的财政和税收,并能主宰清廷的生死,可谓春风得意。但袁世凯也有他的问题:他在国人中形象太差!出卖光绪,他的信用为零挟清难而重起,分明是枭雄。尽管用刀子和金子,他能罢平身边的一切人,可在国人心目中,他是一个奸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