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一些年纪比较轻的工匠,在接受了扫盲教育之后,算是比那些老工匠强一些了,他们看得懂三视图,加工出来的零件也比较标准,这才算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ajaig
可是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文化水平太低的工匠,只能照着周晔画的图纸去加工、装配,可是他们没办法自己来设计更好的机器,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原理。
所以周晔也只能等待南海官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里有一部分进入技术学校之后,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周晔对黄虎和制造这台蒸汽机的那些工匠道:“你们立了大功了,谢谢大家!”
这些工匠们都是激动万分,在他们的心目中,周晔跟神没有什么两样,得到了周晔的肯定,这就是最高的荣誉了,他们都是连说不敢。
周晔立刻宣布,要给他们重赏,黄虎赐千金,蒸汽机项目负责人聂员赐五百金,凡是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工匠,皆赐百金。
周晔的话让这个车间里欢声雷动,这样的重赏,在南海郡还是第一次,这让他们这三年来的艰苦劳累都有了价值。
等他们的欢呼声平息下来,周晔道:“你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让这蒸汽机变得更小,更加轻便,震动也要更小,声音也要更小,而且要更安全,更稳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赏赐加倍!”
周晔这句话引起了更加巨大的欢呼声,工匠本是贱业,可是在南海郡,不但不贱,反而被周晔所重视,工匠的待遇非常高,一个高级匠师每年的收入都有好几万钱,有了技术革新,还每次都有赏赐,肯钻研的工匠,收入在大汉算是非常高的了。
而这一次,凡是参与这个项目的工匠,都赏赐百金,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高级匠师十几年的收入了,如果在蒸汽机技术上再有突破的话,赏赐还加倍,这些赏赐足以令他们一家人吃喝不愁了。
这样的赏赐,他们能不欢呼吗?
黄虎作为匠师当中最高的一级大匠师,这一次被赏赐千金,也相当于他十几年的收入了,他也是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黄虎大声喊道:“府君厚赐,大家伙一定要拼命干,这才对得起府君啊!”
如果是以前,工匠们得到如此厚赐,肯定给周晔跪下了,可是周晔不喜欢别人跪他,所以工匠们也都是挥舞着手臂道:“誓死为府君效力!”
蒸汽机的试制成功,对于南海郡是一件大事,它可以让很多机械摆脱水力的限制,以后有一些工坊就不一定非要临江了,当然,现在它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必须要等到蒸汽机小型化之后,它的应用范围才会更加广泛。
因此,除了周晔之外,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蒸汽机的重大意义,不过,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南海工业革命的开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一年的冬天,也就因为蒸汽机的成功试制,永远载入了史册。
虽然这一年的冬天依然很冷,依然下了雪,可是南海郡的老百姓依然是安居乐业,老百姓们欢天喜地的过了又一个年,正旦的热闹与丰足,赶走了一年辛勤劳作的疲惫。
这一年是光和七年,这一年的正旦,周晔首次以郡守的身份主持了正旦大宴,所有的郡吏、耆宿、百姓代表都来向他拜年,这令周晔踌躇满志。
南海郡这一年的收成依然很不错,人口也在稳步增长,统计数据表明,南海郡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十四万多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梁龙之乱前的水平,这代表着五年时间南海郡的人口就翻了一倍,而且增长速度还在加快,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不错,这都是周晔的政绩。
可是在北方,没有多少人能够好好过一个年,到处饿殍遍野,只有那些大城市里的达官贵人们,还是醉生梦死。
太平道的活动更加频繁了,他们频繁串联,准备在约定好的三月初五起事,太平道大方首领马元义聚集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约定于邺城相会,还联合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大乱一触即发。
由于张角弟子济南人唐周的告密,马元义于正月在河内郡山阳县被捕,送往雒阳车裂,同时被杀的还有教众近千人。
这一巨大变故让张角不得不提前起事,二月,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他们都是头戴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军,或者是蛾贼,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的太平道教众都起兵响应,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雒阳。
天子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天子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天子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
吕强虽是中常侍,不过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直同情党人,这一次他也是借机劝谏天子,终于让“党锢之祸”结束了。
正在掖县的卢喜也接到了张角派人送来的命令,通知他马上起事。
这让卢喜很是惶恐,真的要造反了?
周茂果断起兵,他率领数万信徒,人人皆头戴黄巾,包围了掖县县城,掖县县令不敢抵抗,开门出城投降,周茂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掖县县城。
攻下掖县县城之后,周茂并没有大肆屠戮,而是以卢喜的名义将县城中的粮仓打开,分给了当地的饥民,这样的举动让不少饥民都感激涕零,他们主动加入了卢喜的黄巾军,卢喜军声势大盛。
周茂择其强壮者从军,而老弱妇孺则都用船送往了州胡岛,至此,州胡岛已经有十几万人了。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