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蒙眼便是夜盲症,主要表现为晚上看不见东西,这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造成的,罗礼在南海接受培训的时候也接受了相关的知识,知道只要多吃动物内脏,就不会患上这种病。51xs
他自己经常吃动物内脏,所以没有雀蒙眼,可是他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病,特别是平民百姓,因为他们一年都吃不了一回肉,又哪有钱经常吃动物内脏呢?
黄巾军中很多人都有雀蒙眼,晚上根本打不了仗,想来官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从来没有发动过夜袭吧。
罗礼觉得大概是自己想得太多了,而他看张梁的兴致非常高,于是也就不再阻止了,他打算自己晚上警醒一些,注意一下西门的防卫就可以了。
于是,张梁这一天大开酒宴,让所有守城有功的将士都好好喝了一顿酒,由于广宗城一直都在战争状态,因此这些黄巾军们已经很久没喝酒了,这一次,他们都是放量喝,不少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就连张梁都不例外。
罗礼虽然觉得不妥,可是这么多人都兴致高涨,他也无法阻止,他只能管住自己,除了跟张梁喝了几杯之外,他就再没喝酒了,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这天晚上,罗礼一直警惕的守在西门的城墙上,盯着官军大营的方向,因为西门一直是官军的重点攻击方向,所以官军在这个方向也是重兵把守。
不过,官军大营也是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到了凌晨,罗礼终于撑不住了,他让亲兵代替他轮流在城墙上警戒,他便进了城楼睡觉去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罗礼突然被一名亲兵叫醒,亲兵告诉他:“罗将军,城破了,快跑!”
城破了?罗礼有一些恍惚,这不是自己在做一个恶梦吧?梦什么时候这么真实了?
突然,罗礼一个激灵,因为他听到了到处都是喊杀声,城中到处都是火光,他有一些茫然的站了起来,此时他相信城破了,可是他不知道城是怎么破的。
罗礼问亲兵道:“城是如何破的?”
亲兵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们一直在城头警戒,官军大营里一直没有动静,可是后来东门那边突然有人喊杀,到处都是火光,有人大喊城破了,不一会儿,城里都有火光了,罗将军快走,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这时,罗礼发现西门对面的官军大营也有了动静,他们打着火把,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一般,涌向了西门,而城内也有喊杀声向西门方向传来。
罗礼知道,这个时候他如果带领几个亲兵开城逃跑的话,还是很有可能跑掉的,因为天太黑了,官军不可能把所有的路口都堵死。
不过,他看了看城中央的那座宅院,毅然道:“走,我们杀进城去!”
亲兵大惊道:“罗将军,城破了,没指望了。”
可是罗礼已经提起了他的刀,下了城楼,冲向了城中,亲兵无奈之下,跟在了罗礼身后,一起冲向了城中,沿途收容了那些被喊杀声惊醒,不知所措的黄巾军,渐渐的,罗礼的身后聚集了一千多人。
没走出多远,迎面跑来一群民伕打扮的人,可是此时他们手中都提着刀,一脸狰狞,到处砍杀那些已经溃散的黄巾军。
罗礼认出,这些人就是那些前几天官军撤退时留下的民伕当中的人,原来他们是奸细,这让悔恨的情绪噬咬着罗礼的心。
罗礼二话不说,挥刀便迎了上去。
那些奸细人数其实并不多,也就一百来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制造这么大的混乱,完全是因为是在晚上,黄巾军还处在被夜袭的茫然中,十分混乱,根本摸不着头脑,所以才会被他们追着跑,可是现在有罗礼领头反攻,罗礼带的人又远远多于这些奸细,因此不一会儿,罗礼带着黄巾军便将这些奸细一一砍死,只留下了一个活口。
罗礼很快就审问了那个活口,他供述说那天攻城其实是皇甫嵩用的计谋,他故意用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和士兵,给张梁造成天子给他很大压力的错觉,他们这些细作混在民伕当中,一直躲在后面,当官军鸣金收兵的时候,他们就跪地投降,以混入城中。
之后几天,皇甫嵩一直没有攻城,又派人散布了天子要将他撤职问罪的消息,就是为了麻痹张梁,结果张梁真的上当了,导致城防松懈,而且守军都喝了酒。
这些细作便偷偷上了东门城头,用火折子向官军发出了信号,等到官军回了信号之后,细作们便杀掉了东门城门里的守军,抢了他们的武器,开了东门,又到处在城中点火,趁着混乱到处杀人。
他们又打开了北门,将守军驱赶得四处逃窜,他们又想来开西门,谁知道正好遇上罗礼的部队。
听了这个活口的供述,罗礼气得目欲裂,他一刀将这个活口枭首,然后便带兵向城中央杀了过去,途中,他又沿途收容了不少黄巾散兵,他的手下也增加到了三千余人。
可是这时,官军已经从东门和北门大量进城,他们装备精良,现在又是士气高涨,局面已经是无法挽回。
罗礼一心只想将张梁还有那些跟他交好的将领给救出来,逃出城去,他本来就勇猛,现在拼命之下更是勇不可当,沿途阻挡的官军都被他这一部给击溃了。
一个多时辰后,罗礼终于带兵杀到了城中央的那座大宅院旁边,这就是张梁住的地方,这个时候,他手下的黄巾军也只剩下两千人左右了。
就在这时,他听见一声欢呼声:“贼首张梁已经授首!”
罗礼愣住了,他手上的刀颓然垂了下来,刀尖的血滴在了地上,那滴血的声音似乎滴在了他的心上。
虽然他并不是虔诚的太平道教徒,还是南海间谍,可是张角、张梁兄弟对他都很好,他们性格都很豪爽,很得人心,现在张梁死了,罗礼一时又如何能够接受这个事实?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