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五 身后事(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紫金山原名钟山,位于应天城东郊,其拔地而起,形似盘曲的巨龙,称为中阜龙盘。

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

风水秀美,地势奇雄,实乃一块风水宝地。

阅兵结束,方腊带领文武百官,往钟山行去。

方腊与邵氏共乘一车,其余人都是骑马。

行进间,冯喜打马靠近方天定,道:“燕王殿下,刺客审讯完毕。”

方天定微微颌首,示意冯喜汇报。

大战结束后,方天定便匆匆离开,并不知道详情。

冯喜说道:“刺客有一千零八十九人,乃是宋庭皇城司和梁山细作头领神行太保戴宗共同筹谋实施。”

皇城司,原名武德司,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

只是宋帝赋予皇城司重任,以内侍执掌,派遣亲信心腹伺察臣民动静,以报告皇帝。

过去,皇城司比较废,基本没有存在感。

不然方腊占据清溪县时,赵佶就该察觉不对了。

却没想到,这群废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声不响干出如此大事来。

戴宗,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方天定知道的更多。

方天定是真没想到,戴宗居然敢潜入国内,带领皇城司的人发动刺杀。

梁山众头领的才能,加上赵宋的人力物力,效果还真是不一般呢。

冯喜继续说道:“此战,当场绞杀七百一十二人,俘虏一百九十五人,余者逃脱。

经追捕,戴宗仅以身脱,余者全部落网。

仅此一役,宋庭在我国耳目损失大半,再难成气候。”

戴宗逃了到不足为奇,毕竟刚学会日行千里之术,跑起来没人追的上。

至于说赵宋细作不能搞事,方天定持谨慎态度。

被逼到绝路上,狗急还跳墙呢。

方天定道:“注意过往行人,但凡只吃素者,详加关注。

戴宗的神行法一经施展,只能吃素,不能吃晕。”

冯喜默默记下。

方天定又问道:“我国境内,可有内应?”

冯喜道:“淮安钟毓提供了人手和情报,床弩便是他趁破城时带走的。”

顿了顿,冯喜又道:“臣揣测,栾廷玉或有涉及。”

方天定倏地转头,瞪着冯喜,低喝道:“此等大事,岂能揣测?记住,没有确凿证据,严禁怀疑我军将士,以防败坏士气。

另外,相关证据转交大理院,由大理院审判相关人犯。”

“是。”冯喜低头应道。

不一刻,队伍来到了钟山下。

山道还未开凿完成,未曾铺就条石,只有雏形。

山道两侧,有金甲卫士举着刀枪一字排开,以为警戒。

方腊下了銮舆,文武各自下马,沿着山道步行。

不一刻,到达山顶。

一座大殿出现在众人眼前。

英灵殿。

这里是祭祀历次战死士卒、将官的地方。

大殿前有八角亭,亭内有大鼎。

方腊从包道乙手中接过手指粗的香条,点燃后躬身拜了三拜,把香插进了大鼎里。

方腊之后,是方天定,如法施为。

各文武依次行礼上香完毕,大殿内传出了咿咿呀呀的唱经声。

进去看,殿内立着一个石碑,上书“英灵永垂不朽”。

碑后,是密密麻麻的灵牌。

一共三万八千六百一十五个,所有牺牲将士的灵牌无一遗缺。

华夏人,注重生前功,更重身后名。

若是死后没了香火血食,便只能做个孤苦无依的野鬼,免不了挨饥受冻,饱受欺辱。

这不能忍。

所以,方天定建议,建英灵殿,由皇家奠基供奉战死之英灵,同时,这些人皆为皇陵之陪葬,以示尊崇。

效果斐然。

皇帝亲自祭拜,乃是无上的尊容,可不比封侯差。

此消息一出,全军士气陡然增加了一截。

肃穆的氛围中,方腊在石碑前躬身三拜后,再次上香。

祭拜完毕,包道乙说道:“陛下,寝陵已经开工,是否前往观看。”

方腊应下。

皇陵修建,代表着明朝的信心。

若是守不住赵宋进攻,便是进了寝陵,同样会被挫骨扬灰。

同时,皇陵修建工程浩大,若想在方腊临死前完工,必须早做准备。

汉武帝茂陵修建,用了五十三年,唐太宗昭陵前后用时百余年,虽然方腊的寝陵不会如两者工程浩大,却也要三四年才能完工。

只见千余工匠沿着山道往来不休,运下泥石,送上木料。

包道乙道:“山内甬道只能人工开凿,不敢用火药,以防引起塌方,破坏龙脉和烈士寝陵。”

帝陵两侧,竖着无数石碑,每一块石碑下,都是一个英灵。

远远看去,这些英灵拱卫着帝陵,蔚为壮观。

方腊道:“加派护卫,谨防有人破坏,亵渎英灵。”

“是。”方垕应下。

看了一阵,众人打道回府。

接下来,当然是喜闻乐见的吃吃喝喝了。

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大体如是。

尽皆酩酊大醉,兴尽而归。

看着方天定醉态朦胧的样子,梁红玉不禁埋怨道:“太子,赵宋未破,你不该如此贪杯。”

方天定揉了揉脸,道:“大战将至,趁机放松一下。”

一直以来,方天定的神经都崩的笔直,第一阶段得目标达成,总算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接下来,才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击退赵宋反扑,便是海阔天空,挡不住,当然万事皆休。

接下来半年到一年间,定然时时紧张,必须趁宋军未到,放松片刻。

夫妻俩说着闲话,来到太子府前。

突然,一个人影从门房班。旁蹿到跟前,叫道:“太子殿下请留步。”

就着月光一看,原来是张卫国,一个十七岁少年。

方天定问道:“卫国,按照军队整顿计划,此刻你该回家了,何故还在此地?”

士兵三十五之上,二十岁之下,尽皆退伍。

除了保证战斗力考虑外,也有精兵的意思。

明国人口一千多万,军队却有八十多万,太多了,严重影响社会发展。

于是,裁汰老弱,减去了二十万。

张卫国便在裁减之列,尽管他从清溪县便从了军。

张卫国道:“太子殿下,我不想退役,我爹我娘都被狗官逼死了,我要报仇。”

方天定道:“报仇,自然由我等替你完成,你回家娶个媳妇,同时读书习武,自然还有机会。”

张卫国梗着脖子道:“太子殿下教导,君子报仇只在早晚,如何等得了那么久?”

方天定大囧,他何时说过这话?也不知道谁编排的。

目光一扫,只见墙角藏了许多人头。

方天定喝道:“都给我滚过来!”

一群半大小子跑过来,拜道:“见过太子殿下!”

都是被强制退役的不足龄少年,最是无所顾忌的一群人。

也只有他们能够藏在这里,若是平常人,早就被太子府守卫隔开了。

方天定道:“尔等都不愿意退役?”

“是。”众少年拜道:“还请太子怜悯。”

方天定问道:“逗留军中不去者几何?”

张卫国道:“好教太子知晓,一共八千九百人。”

这家伙,有备而来啊,不然如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方天定又问:“尔等都不愿归家,除了家人尽失,还有其它原因?”

张卫国道:“无家可归者两成,想从军封侯者两成,以此谋生者两成,其它两成各有原因,难以细述。”

沉思片刻,方天定叫道:“叶贵。”

叶贵屁颠屁颠跑到跟前。

“下令,所有不愿归家少年另成一营,名为羽林,为太子亲卫营。”

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都是皇帝的心腹和死士,绝对的忠心可靠。

方天定便想把他们收起来,以为以后储备人才。

说不定,后世子孙把国家玩砸了,还能指望羽林军翻盘呢。

想了想,方天定又道:“另,设立一学校,名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我自领校长,请刘韐为总教谕,教授文化、武技、谋略、军法、格物等,各教授我会选派。”

看向张卫国等人,方天定继续道:“羽林营全体,乃是第一批学员。”

张卫国等人听说要上学,立刻傻眼,却又不敢反驳。

方天定可不管他们的想法,他希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能够出现一两个如卫青霍去病样的人物。

再不济,也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人才。

……

感谢“天津宝德学院”兄弟的再次打赏,多谢鼓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