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撑起胳膊凑近他,她的身上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花香,淡淡的,很好闻。
女子凑过来离他很近,突然停下他只得愣愣的盯着她,女子噗嗤一声笑出声。
“真傻,把眼睛闭上。”
他就真的听话的把眼睛闭上了,一点也不敢睁开,好像听到她的声音自己会不受控制的照做。
她软软的唇瓣覆在他的嘴唇上,轻轻的亲了一下,便快速分开。他猛的睁开眼睛,有些慌乱,他的心脏跳动快的都要蹦出来了,脑子里一片嗡嗡响。
女子双手撑住脸趴在床边看着慌张的他,勾起嘴角好像很享受看他慌张的样子。
“我很想你,想见你,可是我没办法离开巫山,你会等我的对不对?我那时听到你说喜欢我,我特别开心。”
他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但还是点点头,只是她好像很想听他说喜欢她。
“我…我喜欢你。”
女子愣住了,伸手抚上他的脸颊,他看到她眼里泛起了泪花,他更慌张了,他不知她为何哭,看的有些心疼,抬手替她擦掉眼泪。
窗外一缕白光照进房间,女子看着他有些依依不舍。
“我要走了,我住在巫山,是守护巫山的神女瑶姬,你说过会记住我的,不要忘了我,来世我会去找你,。”
“不,你不要走”
他一听她要走,想上前拉住她的手,却从梦中惊醒过来,
执渊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这个梦是那么的真实,还有那女子的那个吻感觉真实又虚无缥缈。
可神奇的是他回忆起这个梦时,在梦里他并没有意识到,那女子的那张脸与离愿的脸有八分像,可她与现在的离愿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在床上呆坐了一会儿,迫切的想要去看看离愿才能让他安心,接着下床打开门,外面一片明亮完全没了晚上的阴森之感,走到离愿房门前敲了敲,像往常一样叫离愿起床。
“离愿,起床了”
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的离愿听到敲门声突然惊醒,抹了抹嘴角,含糊不清的回答。
“哦!来了来了”
她翻身起来用丝带系好头发,依旧那身红衣,打开门对执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早啊,执渊哥哥”
他微微有些怔住,这时魏礼也从隔壁房间出来,轻轻的把门带上,朝着离愿执渊走去。
“礼礼早呀!”
“阿愿,执渊大师,早”
离愿笑着对魏礼招招手,一把揽过魏礼的肩膀,执渊则对魏礼点点头。
“走,礼礼,我们用早膳去了。”
她揽着魏礼往石夫人那走去,执渊抱着手臂走在她们身后,忍不住调侃离愿。
“我们是来除鬼的可不是来游玩的。”
离愿微微转过头白了执渊一眼。
“除鬼也要吃饭呀!不吃饭怎么有力气收鬼。”
三人来到了石夫人那,昨晚石府里贴满的喜字和大红锦绸全都被石夫人命人摘下来了,离愿看着这些都没了,满意的点点头,做的还不错,有诚意。
站在门口的石夫人见她们三人来了,赶紧上前招呼她们。
石夫人:“三位昨晚睡得可好?来来来,用早膳了,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
离愿:“嗯,挺好”
坐在满桌子好吃的前,离愿忍不住先吃了起来,于是石夫人献殷勤似的给离愿夹菜,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冷漠的执渊,问道。
石夫人:“三位打算何时除鬼呀?”
执渊:“我们来时遇到了那女鬼,她已被打成重伤,暂时不会主动出现,石夫人可知道那女鬼老巢在什么地方?”
石夫人:“自然知道,那女鬼的老巢就在石府那偏僻的废弃院子里,那处十年前就锁住了,没人敢靠近,就是因为那处院子,石府到了夜晚才会变得阴森恐怖。”
可之前石夫人可是说的那些消失的小厮都是在后山的一颗大树上找到的,怎的那地方不是女鬼的老巢?魏礼狐疑的看了一眼石夫人问道。
“为何那女鬼的老巢是那废弃的院子?”
“那女鬼就是在那处废弃的院子中上吊自杀的。”
正在猛吃的离愿突然抬头向身后看了一眼,身后只有正低着头的那个叫刀步的小厮,昨晚她没仔细看他,刚才一看才发现这个小厮年纪看起来并不大,矮矮瘦瘦的,只有十五六岁,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刚才她正边吃边听着他们审问石夫人,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一道狠厉幽怨的目光,猛地转头只看到一个小厮小心翼翼的抬眼瞅着她,离愿皱皱眉,没放在心上,继续问石夫人。
“你们石府与那女鬼可是有什么渊源?把你知道的都说来听听,我们才好除鬼。”
石夫人迟疑了一下,像是在想什么事情,继而又带上了一副可怜的模样。
“十五年前,我本是武将世家小姐,而我家老爷石乐志是个赶考的书生,我与他在斗武场一见钟情,后来他金榜题名便来我家提亲,我父亲母亲不同意,嫌弃他只是个小官,于是我便与家里恩断义绝只为与他在一起,我们住进了这石府,在石府成了亲。还怀上了孩子,本来日子过的好好地,有一天突然一个女子找上门来,她说她是老爷的未婚妻。”
离愿:“石乐志?好名字。”
石夫人:“姑娘过奖了。”
魏礼:“这女子便是那女鬼?”
石夫人:“正是,我那时看她一个人远道而来,也无去处,便收留她,让她先在石府住下等老爷回来再说。她告诉我她是皇城往南的鹿郡人,她是那的地方官的女儿,名叫殷曼萝,之前与老爷有婚约,她听说老爷金榜题名了便来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可没想到他已经娶妻了,老爷回来之后看到她有些惊讶,我一问他们也确实有婚约,就劝老爷纳她为侧夫人。”
说到这石夫人眼帘垂了下来叹了口气,透着些后悔和无奈。
“我本以为,她是个好姑娘,老爷娶了她之后我们能姐妹相称,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