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一筹莫展(1 / 1)胡悉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胡树人向江海关请了整整一个月的假,只为亲自调查爱妻之死。

得知他的遭遇,江海关的官员们大为同情,没有为难他,不仅痛快地批准了申请,而且还送来了三百美元的抚恤金,不过被胡树人谢绝了。

在之后一个月时间里,胡树人每日往返于医院和巡捕房,煞费苦心地推断凶手的作案手法,并从该手法中表露的一些特点揣测凶手的身份。

凶手是一个十分擅长演戏的人,而其伪装的本领更是极其精湛,无论是扮成乞丐亦或是巡捕,皆能完美地融入到环境之中,令周围的人丝毫生不起怀疑之心。这两点,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胡树人怀疑,此人可能有在戏曲行当从业的经历。

至于凶手的作案手法,应当是在林慧茹难产送医的路上,趁众人不备,用小型注射器给伊注射了某种药剂。而广仁医院的医生们经过多次药物实验,最终发现了端倪凶手使用了枸橼酸钠,一种强效抗凝血剂。

枸橼酸钠很少投入医用,所以多数医院几乎不会配备。在大部分情况下,枸橼酸钠往往被用作食品和药品的防腐添加剂,用来延长储存时间,减少货物损失。这种药剂常见于进口的药物,国内华人几乎不会用到它。

这就说明,凶手有一定的医学或药理学知识,尤其是西洋医学方面,很可能曾在海外求过学。

推理到此处的时候,胡树人心下百思不得其解。照理说,一个留洋归来的华人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为何却要走上杀人这条不归路?

然而,对于凶手动机的猜测再多也是无用,若是想知道对方内心的真正想法,只有一个法子将其逮捕归案。

为了搜寻凶手,胡树人几乎找遍了中央捕房的雇员,试图从他们口中问到凶手身上那套巡捕制服的来源。

经过一番漫长的询问以后,有热心的巡捕找来了相关的记录,胡树人看过之后惊讶地发现,并没有发生过巡捕丢失制服的情况。对于他的疑惑,负责此案的华人巡捕给出的说法是:巡捕丢失制服是十分严重的失职行为,要被罚去几个月的薪水,甚至有辞退之虞,因而巡捕们都会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这个理由胡树人自然是不信的,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那位所谓的“曾巡捕”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巡捕房配发的,绝非仿冒品。原因很简单,制服的材质和上面的装饰,寻常百姓是接触不到,也仿冒不来的。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胡树人脑海中灵光一现,想到了一种可能。

“布莱克先生,可否告知于我,你们的制服是在何处订制的?”胡树人向负责本案的布莱克探目问道。

这桩案子最初的负责人是艾登威廉逊,因为在案发当晚的表现极其糟糕,使得胡树人对他的办案水平产生了严重怀疑。在那之后,胡树人便借助家中的人脉找到中央捕房的高层,拜托他们换另一位英国探目接手此案,此人名叫薛帕德布莱克,颇有些实力。

他正站在胡树人身边,听到对方的问题,赶忙说道:“胡先生,请稍等片刻,我去找负责后勤的同僚问问。”

说罢,他起身出门,快步去了中央捕房一楼的后勤部办公室。过了十分钟左右,他又回来了,将一张表格递给胡树人,嘴上说道:“胡先生,这上面的厂子都是与巡捕房有合作的服装厂。”

胡树人接过表格,上面写着几家供应商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他大略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对薛帕德说道:“布莱克先生,烦请你派巡捕过去,调查一下这几家给你们做过制服的服装厂,近期是否接到过巡捕房以外人等的制服订单。”

“好。”薛帕德点了点头,接着抓起桌上的内线电话,给手下的巡捕拨了过去,让他们去那几家服装厂走一遭。

当天下午,调查便有了结果。

其时胡树人已经回到家中,正和一位画师在客厅里忙碌着。他想让对方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那位“曾巡捕”的相貌,以便让巡捕房做成通缉令张贴到大街小巷。

电话铃声响起来的时候,那画师刚画到一半,胡树人只好停止描述,向他道了句歉,然后赶忙过去接了电话。

“胡先生,有消息了。”

电话那头的人正是薛帕德,他从那些巡捕手里拿到报告以后,便立刻便拨打了胡公馆的电话。

“和巡捕房合作的服装厂一共有五家,我的手下在其中一家查到了私贩制服的情况。”

“那厂子的老板知道客户的身份吗?”胡树人马上问道。

“这个……”听到这个问题,薛帕德顿时有些尴尬,支吾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抱歉,胡先生,购买制服的人很多,因此那家服装厂也无法帮我们确认凶手的身份。”

“很多?”胡树人闻言一愣,旋即不解地问道,“布莱克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薛帕德迟疑良久,最终道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

原来,巡捕房虽有明文规定严惩丢失制服的雇员,但这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有很多巡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碰到过制服遗失甚至损坏的情况。为了逃避巡捕房的处分,这些人便在私下里联系服装厂,委托他们订做制服。该服装厂的员工贪图钱财,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从那以后,这家厂子便逐渐成了巡捕们购买备用制服的供应商。单是今年,他们就卖出去一百多套制服。而那些巡捕担心上面调查,往往不会留下名字,这也导致导致服装厂里没有任何买家的记录。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人找服装厂购买制服,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售。

胡树人听到这里,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冷哼一声,带着些怒意说道:“布莱克先生,你们巡捕房的人还真是足智多谋啊。要是能把这心思用在查案上,岂不是逢案必破?”

“非常抱歉,胡先生。”薛帕德一张老脸顿时涨的通红。

这种破事说出来实在有损巡捕房的脸面,若是换作平时,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地隐瞒下来。然而胡树人的身份非同一般,他只能从实道来。

郁闷地挂断电话,胡树人回到客厅,和画师一起将“曾巡捕”的样貌画完。最终的成品虽然和曾巡捕不完全一致,但也有七八成相似,用来制作通缉令倒是足够了。

他先是差刘牧原将画像送去巡捕房,又送走了画师,然后便一头钻进书房,再次投入到对凶手的分析之中。

那段时间,他几乎找遍了上海所有医院,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曾巡捕”这个人的蛛丝马迹。

巡捕房那边也下发了通缉令,然而却好像泥牛入海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这个人杀害林慧茹以后便人间蒸发了一般。

随着时间流逝,巡捕房逐渐失去了耐心,虽然通缉令没有撤销,但也形同摆设,这桩案件变得无人问津。

而胡树人这边也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他只能和刘牧原每日分头在上海滩各地蹲点,想要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凑巧抓到那个“曾巡捕”。

这一天,距离林慧茹身亡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胡树人正坐在一品香二楼靠窗边的一处座位上,面前摆着几盘精美的菜肴。饭菜虽然上齐了,但他却始终没有动筷,眼睛一直盯着窗外,在楼下来往的人群中不断地搜寻着。

天色渐晚,来一品香的人越来越多。周遭的食客推杯换盏,谈笑甚欢,胡树人被这些嘈杂声音所扰,已然没有了继续盯梢的心思,便叫来侍应生结了账,然后起身离开。

走了几步,旁边座位上的洋人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洋人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领口没系领带,衬衫的扣子也松开了,似乎是为了透气。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桌上的几页写满法文的文件,还不时地拿起手边的数张照片瞟上一眼。

胡树人见状立时来了兴致,缓步走到对方身后,不动声色地把几页文件读了个一遍,随后又看了看照片上的那几个人,心下便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你们以为死者脖子上那道细长的伤口来自于冰锥,实则不然。依我看,凶器应当是修补渔网的针。加上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清晨,无论是凶器还是时间,都指向了渔夫这一职业。再看这几个嫌疑人,唯独此人脸部上下有明显的的颜色差别,分界线在鼻子上,想必是一位长年戴着斗笠的渔夫。把他抓起来问问罢,莫雷尔先生,应当不会错。”胡树人一边说着,一边把自己怀疑的那张嫌犯照片推到了对方面前。

言毕,胡树人快步离去,等雅克莫雷尔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对方早已没了踪影。

回想起胡树人方才的话,他急忙拿起案件卷宗和照片回到巡捕房,对那名渔夫进行审讯,结果不出胡树人所料,渔夫很快交代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胡公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