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消息?
吴大宝眼睛看着袁公明,心说,“我正等着你袁先生的消息,你看不出来吗?你还来问我。”
如果是好消息,我们继续做朋友。
坏消息?
直接走人。
不送。
滚。
袁公明长长地松口气,慢悠悠地说道,“吴先生送的大礼,江阴合同,我已经完成。”
接着舒展臂膀,打起哈欠,“好累!晚上打算好好睡一觉。”
完成?
吴大宝下意识地凑近袁公明,“能不能说清楚?江阴水警团已经解押棉花运输船?”
袁公明再次喝口茶,朝吴大宝点点头。
接着说道,“我以为吴先生早已经得到好消息,好吧,算我第一个向吴先生报喜。”
“早上我离开江阴的时候,棉花运输船也离开江阴,请吴先生赶快安排接船!”
拿出江阴水警团的解押通知单递给吴大宝。
随后向吴大宝伸出右手,“谢谢吴先生送的开业生意,今后我们多多合作,一起发财。”
话说完,起身要走。
吴大宝一把拉住,立即朝外面喊道,“吴咏生,人呢,赶紧出来,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吴咏生立即出现。
吴大宝伸手抽吴咏生一巴掌,大声骂道,“想找死吗?”
“袁先生办好大事,从江阴回来,你竟然不在身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立即去办,上海最好的百乐门饭店,最好的饭菜,包房,晚上给袁先生和陈助理接风洗尘。”
叔叔打人,侄子必受。
何况吴大宝打在道理之上。
吴咏生根本没有想到,袁公明有能力去江阴解押棉花运输船。
不上心。
打得活该。
吴咏生立即出门办事。
袁公明想到,接风晚宴必须参加,解押故事必须说明。
要让吴大宝相信,江南贸易公司背景深厚,黑白通吃,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还得讲讲电台的故事。
袁公明辞别,立即回去沐浴更衣,准时准点赴宴。
陈保国和杨波同行。
吴大宝和吴咏生叔侄已经等候。
见到袁公明,吴大宝立即走到门口迎接,双手紧握,将袁公明送入座位。
目标主位。
袁公明没有接受,最后和陈保国坐在吴大宝两边。
多一个新人。
袁公明先将杨波介绍出来,“杨秘书,南京的关系非常多,这回顺利解押全是他的功劳。”
“待会儿多喝几杯。”
定位,定性。
袁公明也不想保留悬念,饭前将江阴之行说得精精彩彩,悬念不断。
演戏。
言而总之,动用政府关系,动用军队关系,动用社会关系。
搞定。
我的天呐!
半天搞定上海保安司令部,水警团亲自送来免字三角旗帜。
头天抵达江阴,次日搞定事件,今日返回上海。
江阴警备司令部的座上宾。
佩服。
吴大宝心里只有佩服。
是唯一的想法。
酒菜上来。
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山里走的,树上爬的。
还有没有想到的,没有见过的。
都有。
众人开吃。
吴大宝本身就是酒中英雄。
袁公明前身在江南贸易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社会交际频繁,酒量不差。
酒量也已经带过来。
晚宴是这两个人的战场。
陈保国要开车。
杨浩水平行。
但是袁公明给杨浩树立标记,不能喝酒。
不让杨浩喝酒。
今后的每一天都可能是残酷的战斗,不能全员投入,一损俱损,全军覆没。
要有清醒的人。
杨秘书明白其中道理。
袁公明带着杨波说事情,“今后我们碰头议事,吴律师和杨秘书少喝酒,不喝酒,多吃菜,多喝汤。”
“你们脑袋要清楚,手脚要快速,听到该办的事情,赶紧办,不能耽误一刻功夫。”
道理好听。
吴大宝立即称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越来约好,感情越来越深。
吴大宝乘机按照江湖惯例,和袁公明比对年龄。
袁公明年长。
吴大宝立即端酒起身,开口说道,“如果袁先生不见外,我吴大宝今天就叫一声袁大哥,今后多多关照。”
袁公明不客气,也端酒起身,“吴兄弟不用客气,今后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也请吴兄弟多多关照。”
叫袁大哥顺口,而叫年近四十的吴大宝为小弟,不合适。
叫吴兄弟。
不耽误称兄道弟。
两人连喝三杯,走完简单的结交仪式。
放下酒杯。
袁公明立即提出一件有趣的事情,说道,“吴兄弟的生意遍布江南各地,将来生意会越来越大。”
“一定遇到电报难题。”
“江阴水警团说得很清楚,他们得到上海邮电检查科的通报,有船走私大批棉花,才上路查扣。”
编排故事。
“运输船在各地邮局发回来的电报,先看到的是邮电检查科,你们自以为没事,其实早已经被政府盯上。”
吴大宝从来没有想过。
跟着袁公明的思路想下去,越想越到位。
往年走私棉花,从来没有出过事情,偏偏今年在江阴栽个跟头。
扣留是小事。
搞不好政府最后要逮人坐牢。
可怕。
吴大宝下意识地看着袁公明,心说,“懂得真多!我听啦!袁大哥,帮忙给个主意!”
主意来啦!
不过要先做个铺垫。
袁公明描绘出一个场景,“停靠码头,通过邮局拍发电报,容易被政府发现。”
“如果在大洋公司安装电台,棉花运输船临时携带电台。”
“运输船时时发回位置,通报情况,根本不用停靠沿途码头,拍发电报回来。”
“如果有汽车队运输业务,也可以临时携带电台出发。”
外行听讲内行,只有一个宿命:心服口服。
要解决方案。
吴大宝立即拍板定案,“听袁大哥的。”
“这段时间可把我愁死啦!如果棉花运输船回不来,大洋公司几年白忙活!”
袁公明立即跟着说道,“越是挣大钱的生意,越要这样干,听说,很多大公司都私自安装电台。”
不能光听说。
要动手。
吴大宝拉着袁公明,央求,“我们不懂什么电台,还请袁大哥尽快解决。”
袁公明笑笑,“我已经找日本军队朋友弄到两部电台,请吴兄弟准备好机房场地,找个发报员,我们立即开干。”
那是在江阴没收的两部日本电台。
吴大宝听得头大。
袁大哥还有日本军队朋友?
害怕?
吴大宝根本不害怕,多一个朋友多条路,见面分钱。
看形势,今后日本人会在上海做大。
有个日本人关系,非常不错。
吴大宝立即说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