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点击操作台,把一个东西显示出来。
不同于普通的发动机,这是一个圆筒状的东西,面有一个个的滚筒,如同太阳花一般。
“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刘强忍不住问道。
在他看起来,这东西怎么和对撞机似的?
或者,是卷发器?
方瑜微微一笑,敲击操作台,显示出来名字。
“跃迁式电子脉冲发动机”!
嘶!
一大群人发出了惊讶的叫声。
在座的,除了程菲这个文科毕业的记者,其余的人全都是理工科出身,发动机什么样子的,大家都见过,眼前的形状,颠覆了众人的认知。
电力大学的教授一指外面的小圈,说道:“这看起来像是电磁感应线圈?”
刘强却说道:“这是电子捕捉器吧?”
整个装置看起来并不大,方瑜很快给出了不同形态下的发动机大小。
最小,可以实现原子级的制造,只是受技术限制,无法实现。
最大,可以绕地球赤道制作行星级的发动机,只是目前没那个必要。
方瑜现在给出的主图,是围绕在工程车的中型发动机。
“刚才刘少将说这和核动力设施是相近的,不知道这么小的,能提供多少动力?”
“一个核电厂能供应几个城市的电力,这个相比核电厂小了太多,或许往高了说,能供应一个县?”
“那也是很厉害了,谁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圆筒,能够提供这么多能量?”
“我总觉得,可能不止这些。”
众多专家讨论着,几个电力大学和科技大学的教授成为了讨论中心。
这时候,方瑜虚空写字,在电子屏幕开始显示。
一个零、两个零、三个零……
刘强跟着在那里数数:“个十百千万……500万千瓦?”
“什么?一个跃迁式电子脉冲发动机,每小时输出500万千万?
方瑜摇了摇头,说道:“这是每秒的功率。”
“什么?”
“每秒500万千瓦?”刘少将忍不住惊叫一声。
最先进的米国米芝号航母,不过是20万千瓦,整个航母舰队加起来,也超不过30万千瓦。
这一个小小的发动机,能推动十多个航母舰队?
这岂不是说,用一个发动机的功率,就能满足海军的全部用电?
所有人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可能!
这也太科幻了,完全领先于这个时代几百年啊。
方瑜淡淡地说道:“跃迁式脉冲技术,分为动力端、传输端、远程接收端三个模块。我手头的这一个,是三合一的,因为要保障在地底的不简单作业。”
“不过刘校长,这项技术交给你们,进行学习、改装、应用,应该可以应用到军事领域。”
“几位电力大学的专家,你们可以探讨一下,应用于民用领域的方案。”
几人眼睛中满是惊喜!
这项技术,是分布式能量生产、传输和接收系统。
比如应用于海军,可以大大缩小动力设置所占空间,甚至可以在某些船只只安装接收端,从而极大提高战舰的机动性。
现在的船舶,因为动力系统占据了太大的空间,因此船只速度很慢,远不能和陆地的火车汽车、天空的飞机导弹相比。
有了这个黑科技,海军的机动性能将提高数十倍不止。
民间应用更好理解了。
无线传输和接收,只要每个小区有脉冲接收,就可以为千家万户供电。
那些特高压输电、远距离传输电损都可以省掉了。
而且饱受争议的火力发电项目,也可以让路了。
简直不敢想象,大街,完全没有电力电缆的样子。
众多专家教授,像是孩子似的,想象着这一美好的一幕。
“方研究员!大写的牛!”
“牛plus!”
“牛MAX!”
屏幕前,看到这一幕的网友,更是炸锅了。
尤其是一些刚刚报考了电力方向的高三生,更是在网发起万人签名。
“强烈要求学校更换专业为跃迁式电子脉冲式技术下,发电、输电和运营方面的新研究!”
“还能改志愿吗?我也想去这个专业学习?”
“志愿是不可能改的,你以为你是方天才啊?改专业,我觉得可还行,不过有一个重大的问题。”
“什么?”
“到时候,你们的老师也不懂啊。”
“这能叫什么事?”有人回复道,“到时候,请方研究员讲课,让老师和我们一起课啊。”
“纪念那些和老师铜床的日子。”
“你开车?”
“不好意思,是同窗的日子。”
方瑜看了一下大屏幕,说道:“各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开发就交给你们了,相信在你们的技术分解应用下,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也不远了。”
“现在,时间是午9点59分,准备倒计时。”
百十人的专家学者听到这里,甚至纷纷坐直,眼睛中充满了期盼。
大屏幕,倒计时开始计数。
10、9……3、2、1!
方瑜深吸了一口气,面对百人专家和直播前数千万网友,沉声说道。
“京沪二线磁悬浮项目,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