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昭的招出的很快,下午柯凡就给虞钰打电话,说他的《好久不见上了热搜。
他拿出手机一看,#好久不见#已经在热搜榜第4,暂时没时间了解情况,放下手机,继续他的工作。
他现在在录《半壶纱的笛子版和《大鱼的钢琴版。他需要尽快上传音频注册版权,至于词,等合适的时候再让它们出现。
虞钰弄这两首曲子没费多久,麻烦的是他明天要给周坚和发的《青花瓷的dome。
这首歌配乐比较多,是他弄的这些歌里目前配乐最多的一首歌。
所幸不是他自己一个个去亲自弹奏乐器,都是电子合成的,这样省了许多事。
虞钰打算就按照前世《青花瓷的编曲,开头有些像非洲的坚贝鼓,具体的需要他去试,然后是古筝,竖琴,之后是笛子,还有木鱼之类的打击乐,架子鼓,开始唱的时候加入了清音电吉他,架子鼓加贝斯,间奏有小提琴,很宏大的一首曲子。
既然跟二师伯说了要传统跟流行乐结合,往大了说就是中西乐结合,这种结合需要在配乐,曲谱和唱法上都要体现。
大概到傍晚,配乐才做个大概,之后就是录歌。
这是虞钰第一次在家录歌,他先把配乐导入歌曲伴奏音轨,然后从收音间里把话筒拿出来,调试话筒,关掉音响。
这个房间专门做了吸音处理,原主也已经做惯了这些事,他做起来并不生疏。
不过原主一般会在收音间里唱完一整首歌,才出来听效果。
这样一遍遍唱,一遍遍修正唱法和技巧,有助于他唱功的提升。
但他就不行了,做不了原主那样的,只能把话筒拿出来,唱一句,听一下效果,录一句。
这首歌比较好唱,属于六声调式,音调也不高,没有a,si只是过渡音,因此这首歌并不难唱,音准还是很好把握的。
虞钰的声音还没好,这时候唱歌对嗓子并不好,不过幸好不是费嗓子的歌。
“系统,暂时恢复20%。”
好】
他咳嗽了两声,戴上耳机,先唱了一句。
摘下耳机听了听效果,刚听第一个字,虞钰就有些皱眉。
声音没打开,嗓音不是很积极,这是正常现象,一般需要多唱几遍才会打开,让他皱眉的是节奏没把握好,这首歌的节奏还是很鲜明的,很好把握,是他没进入状态。
另外唱的波频有些小,电平不够饱满,重新调了电平,把这遍唱得备份,开始录第二遍。
这首歌用的都是真音,如此反复试了几次,感觉还不错,开始下一句。
录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歌曲的感情,这首歌要注意的是每句的尾音,拖长的尾音要注意音稳,和与后一句的衔接。
还有技巧,唱的时候有的尾音加了气音,还有“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的“方”字,有很明显的挑音。
录了两个小时才录完第一遍,一首歌普遍都有两遍,但两遍歌曲不能复制过来,都得唱,因为歌曲的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歌词感情表达等都不一样。
到傍晚时,褚昭给他打来了电话。
“虞钰,你认识林神?”
虞钰录了一下午的歌,现在有些头昏脑胀,一时没反应过来说的是谁。
“林神?”
“林陆离。”
虞钰的脑子回归,“不认识啊,没有过交集,怎么了?”
“他发微博分享了你的《好久不见。”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好久不见是蓝鲸唱的,他哪知道是我啊,应该是喜欢听这首歌吧。”
褚昭也许对他的恬不知耻有了新的印象,沉默了三秒钟,“也许吧。”
虞钰挂断电话也有些莫名其妙,一般像林陆离这种大神,微博不是随便想发什么发什么的,他随便一条微博就等于一个团队费劲心思的一次营销。
没再多想,继续录歌。
这首歌副歌有三遍,他一直录到夜里两点,这才把整首歌录完。
虞钰打开音响,准备听一下他的裸音,这时老爷子生气的打开房门,手里还拿着一只碗。
“这么晚还不睡,吵吵嚷嚷的,弄的我也睡不着。喝了快去睡!”
虞钰有些无语,“爷爷,这房间隔音很好的,外面听不到。”
“我说吵到我就吵到我了,赶紧喝了,你晚饭就没吃,明天你收拾个房间,让你宋婶过来。”
虞钰接过碗,“宋婶过来,那您怎么办啊?”
碗里是护嗓子的汤,从小虞钰嗓子有个问题,都是老爷子给他煮了这个汤,过一夜就好了。
“我也过来啊,怎么,我来我孙子这儿住还不行?”
“行行。”这么晚了,虞钰也不想跟老爷子争,“我这马上就完了,您先去睡吧。”
也录完了,做做后期就行了,而且这只是dome,也不需要做的太过精致。
“早点睡!”老爷子把碗拿出去给他带上房门。
虞钰听了听,效果还不错,就简单的做了混音。
睡前拿出手机,看《好久不见的情况,现在已经到了热搜榜第三。
又仔细翻了下记忆,确实和林陆离没有交集,想不通不想了,也许他的确是看上这首歌了呢。
幸亏有他的分享,增加了许多期待值,不然赶不上今天的消耗。
第二日,虞钰把dome给周坚和发过去,等到下午周坚和亲自来公寓找他。
来时老爷子不在,他是华夏学府戏剧学院的副馆长,事情很多,但褚昭在。
褚昭的行动力很快,只一天的时间就给虞钰找来了助理。
助理叫钱婧,是个身材娇小的妹子,带着个圆框眼镜,短发。
他跟两人打了招呼,直接急匆匆的把《青花瓷放了一遍,问道:“你做这首歌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想到用传统和流行结合呢?”
虞钰把牛奶放到周坚和面前的桌上,做到了他对面,“也许是环境的关系吧,我从小最先接触的是传统唱腔,但我喜欢的是这种流行乐,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传统和流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