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西山陵墓(1 / 1)笔书千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撤军了!”

看着西岐大军如同潮水般的撤去,蔺颜松了一口气:“公达猜的不错!”

岳飞目光环视一圈,城墙上已经横七竖八的布满了尸体,轻叹道:“传令三军,打扫战场,将我们的儿郎集中火化!”

“等下!”

蔺颜出言制止,轻声道:“将我们的将士分开葬送在西山,每人都要立碑留名!”

岳飞顿时面色一怔,“殿下,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如此,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啊,而且,有些兄弟已经血肉模糊了,根本就不知其人!”

蔺颜只是淡淡的道:“不怕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本王只要我靖国的英烈得以安息,若是为国而死还不能留名于世,他们死的还有何意义?”

岳飞瞬间哑口无言,看向蔺颜的目光一脸的诚服。

“末将替三军将士,多谢殿下!”

……

“将军,已经三日了,我们没有找到他们丝毫踪迹!”

厉长城心急如焚的道:“在这里耗下去也没用,不如我们回城吧,这一千多铁鹰锐士乃是殿下手下最为精锐的战士,在战场之上定能大放异彩!”

周瑜面色平静,淡淡的道:“等下去!”

“这……”厉长城急得直跺脚:“在这里干等着有什么用,若是他们一直不来,我们总不能一直在这等着!”

周瑜面色微沉,“那你以为如何?”

“率军回援?”

“如今西岐二十万大军围城,我们这些人回去又能如何?”

厉长城也是深知这一千四百人虽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是和二十万大军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哎!”

“放下心来,荆安城,绝对不会失,若是我们能截断他们的粮草,可就不只是保不保得住荆安城的事了,而是这二十万大军,该如何逃出去!”

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少有的厉芒,沉声道:“传我令,再次扩大范围,一定要密切监视漓江沿岸的船只调动!”

“诺!”

……

荆安城中,二十万大军围城,整个荆安城到都是一片人心惶惶,锦衣卫持刀上街巡逻,不少人直接向东离去,显然并不看好靖国朝廷能守住荆安!

“老张,你这是干什么?”

街上的邻居看到隔壁的老张竟然在收拾东西,顿时面色一怔:“你也要逃了?”

“什么叫逃!”姓张的中年人面色微变:“我们要搬家了!”

“搬家?这个时候搬家?”吴老汉拄着拐杖走上前去:“你们这店呢?也不要了吗?”

“命都快没了,哪里还顾得上店?”

吴老汉的面色瞬间就沉了下去:“胡说八道!”

“我们两家世代为邻,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扎根,如今机竟然要弃城而去!”

吴老汉长长一叹,有些说不出话来,老张的面色也是不太好看,许久之后,轻声道:“如今西岐人还没有打进来呢!”

老张的面色红一阵紫一阵,左看右看,凑上前来,“武老伯,现在西岐人已经打到城下了,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听我一句劝,随我一同收拾东西,前往东海城,我们两家一路之上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你!”

吴老汉气的浑身发抖:“陛下,祁王殿下,还有数万士卒还都在前方浴血奋战了,如你这般,岂不是让人寒心?”

老张不以为意道:“荆安只有四五万人,其中还大多数还都是老弱病残,如何能挡得住西岐人的进攻?”

“他们三年来,已经拿下了我们得西境,如今更是打到了我们的帝都,这才三个月啊!”

“二十万骁骑,就这一道墙,如何挡得住啊?”

吴老汉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拐杖,脸上憋得通红:“将士们用命来守护的城防,在你的口中就成了一道墙,你……真是混账!”

看着吴老汉一脸的愤慨,老张脸色也是多了一丝不自然,轻声道:“吴伯,你若是不走的话,我可就真的不管你了?”

“滚!”吴老汉的拐杖直接挥了出去,破口大骂:“你个数典忘祖的畜生,简直是丢尽祖宗脸面,我要看看你下去之后如何见你死去的爹娘!”

老张被指着鼻子大骂,心中也是多了一丝怒气:“哼,既然你愿意留在这里送死,我们就顾不得你了!”

说着,直接转身朝着马车走去。

吴老汉大声道:“就算是西岐人的刀架在老夫的脸上,老夫也不会离开半步的!”

气呼呼的拄着拐杖回到门前坐了下来,看着逐渐远去的车马,一脸的沉郁。

“爹,您这又是怎么了?”

一个汉子从屋里跑了出来,看着老爷子怒气冲冲的样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哼,你看看!”

吴老汉指着旁边紧闭的店门,那汉子也是面色微讶:“张大哥他们一家走了?”

“走了!”

“哎!”中年人的脸上露出一丝怅然:“不知道这乱世何时是个头啊!”

“爹,要不我们也做两手打算?”

“你这个孽子!”吴老汉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你二弟战死在前线始终没有后退半步,如今这西岐的崽子们还没打进来,你就先想后路!”

那中年汉子脸上也是露出一丝羞愧:“孩儿知错了!”

“告诉家里人,搬家之事,谁在提一句,就给我滚出吴家,我老吴家世居荆安,这是我们的根儿!”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家的根儿上!”

“是!”

看着中年人走进铺子里,吴老汉眼角终于忍不住刻满了泪花:“小二啊,你放心,爹是不会走的,这些西岐蛮子蹦跶不了多久的,我们可是中原人啊!”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大致分为两拨,一些人裹着行囊,一路向东而去,也有些人扛着农具,带着钱粮,走向西城门的方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