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明争暗斗内廷议(1 / 1)拾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从哲有些迷糊,甚至于怀疑是不是自己年老听觉出了问题。

重开政事堂?!

政事堂是做什么的,普通人或者早就忘记,可他身为内阁首辅,又怎会忘记,

政事堂于唐宋时期,可是宰相办公之地。元,再到大明,已是不再设置,兴起了内阁制度。

“皇长子意欲何为?莫不是先帝临终前的建议,设立政事堂,以限制内阁权利?”

这不由得方从哲有些瞎想,至少在他,还有很多人看来,就算朱由校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会想到这种注定激起朝堂剧烈反击的法子。

而身为内阁首辅十多年,他亦是很清楚内阁的权利有多大。先帝病危之际,能做出服用通利药,以治疗急症,再能出如此昏招,他也就不奇怪了。

看方从哲沉思的模样,朱由校哪能不晓得这位当朝首辅误会了。

他搓了搓手,补充道:“好叫方阁老知道,孤所说的政事堂,非寻常的政事堂……”

离开文华殿,出了午门,站在午门的台阶上。回忆今日在文华殿种种,尤其最后皇长子之言,方从哲忽然感觉自己是真的老了!

老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

仅凭借短短数语,朱由校当然不能让方从哲这个处在朝堂多年的老狐狸俯首。

朱由校也明白这个道理。

今日再提他心中想设立的另一种政事堂,且以利许之,方从哲接受了,也就意味着对方接受了他的善意。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朱由校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纵观大明朝堂,

东林党?楚党?

在以更辽阔的视角认清楚现状后,这些朱由校都不需要,他很明白,要想拯救大明,现阶段,就必须把整个国家拧成一股绳。

党争只会消耗大明的国力。

大明的灭亡,从根本上不是外部势力的干涉,而是内部自己土崩瓦解的,党争是为关键之要素。

所以,他朱由校要的皇党,为皇帝所用的皇党!

再细想之,按照先皇临终之嘱托,以宦官,或是其他势力来防止朝中某一党派势力过大,威胁皇权。

预见未来一角的朱由校很确定,这两条路都是行不通的。

那就需要更为“暴力”,更为彻底的改变。这就需要能给他建议,政事堂正是他用以拉拢皇党,同样是提供决策指导的手段之一。

有了那一梦,经历的另一种人生,还有现实的鞭策,即便泰昌帝在世,可能也无法想到,皇长子会进步的这么快。

当夜,回宫的魏进忠又入文华殿,显然是对朱由校交给他的任务走了眉目。

时间辗转来到了次日清晨,这也是朱由校入驻文华殿的第三天。

当然,今日也是内阁重臣入宫,与储君朱由校商议国事,进行内朝议的日子。

卯时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就来到了文华殿,亲自向朱由校讲解了内朝议时的注意事项。

总得概括一句话,就是少说多听。

“殿下,英国公他们到了,正在殿外等候!”

已经回来的魏进忠又恢复了通传的任务,等大太监王安和朱由校谈完话后,于一旁汇报道。

“王大伴说的,孤都记下了,那就宣英国公他们入内吧!”

得朱由校的同意后,在魏进忠的引导下,以方从哲和张维贤为首的二十多名朝中重臣先后入内,原本空荡的文华殿瞬间为人影充斥。

刚开始,也正如王安讲述的那样,朝臣们互相论事,如陕西的灾荒,江南的涝情,还有军中一些将领的调任。

最后再次谈到了先帝的丧事,以及朱由校的登基事宜。

见众人都谈的差不多了,今日分外安静的方从哲出列,道:“微臣请辞内阁首辅,请殿下以贤良之士任免之。”

“这……”

“方阁老是在说笑吧?”

殿内众人多是吃惊,连朱由校也假装惊讶道:“方阁老乃先帝托孤重臣,如今朝中事多,怎能此事请辞?”

“臣意已决!请殿下恩准!”方从哲再道。

“方阁楼有此意,臣以为可。”原本微闭着眼的张维贤点头道。

其余人有挽留,也有赞成。但到底还是后者居多,这也让朱由校对方从哲的人缘有了新的认识。

朱由校并未第一时间同意,露出为难之色:“方阁老于大明有功,既辞任首辅。正巧孤欲重开用以咨询国事的政事堂,方阁老可愿入内?”

“臣愿意。”

不容他人质问,方从哲连忙道。

朱由校却很“识趣”的再向朝臣解释了下何为新的“政事堂”,到也消除了不少人的疑惑。

不过,接下来朱由校的安排,却让很多人陷入两难。

“有人举报李选侍近侍监守自盗,郑贵妃纵容手下,有谋害先帝之嫌。孤欲设内厂,魏进忠可为厂督,以监察后宫,绝不干涉外事。”

趁着众人皆涉于其气势之中,朱由校趁热打铁:“英国公,孤向你借一些禁军,以肃清宫中奸人,不知你意下如何?”

果不其然,张惟贤面色一振,应声道:“微臣定幸不辱命,这就去办!”

群臣陆续离开,只不过每人的表情都有些不同,多是五分欢喜,五分忧。

总而言之,这次来参加内庭议的十多人,除过被朱由校的一连串弄得有些措手不及。首辅方从哲的极力支持,以及主动请辞,更是让人大跌眼底。

好在朱由校最后提的“移宫”之事,符合朝臣的整体利益。否则,英国公张惟贤面对朱由校的“借人”请求,也不会答应的那么爽快。

紫禁城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亦是各色势力角逐的中心之一,也难怪朱由校会第一时刻想到肃清紫禁城。

未出乎朱由校的预料,文华殿的决定第一时间被传了出去。

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暴跳如雷……

已经选择和朱由校合作,且在默默付出的西李选择了忍受。

高高在上的郑贵妃就很难接受。

“赐崔文升死,让本宫移宫,可是杨涟,刘一燝等人的建议?”郑贵妃压抑着心里的气氛追问道。

“娘娘,并非如此,乃是皇长子殿下的主意。只不过,杨涟等人并未反对!

还有,皇长子已令魏进忠设立内厂,且治了西李近侍李进忠冒犯先皇,监守自盗之罪,已被下狱。”贴身太监小贵子的心情有些复杂道。

任他们猜到了千万种可能,最终的结果,确是众人如何也没想到的一种。

要是泰昌帝朱常洛在世这么做,或是刘一燝等人请谏,郑贵妃或是觉得不意外。但现在却是朱由校这个尚未登基的少年如此行动,让郑贵妃感到震惊的同时,又有种说不出的愤怒,她怒极反笑道:“好好好!我们的这位新君是在立威啊!居然把矛头指向了本宫。

她西李会怕,但本宫绝不会怕!

小贵子,放出话去,就算是死,本宫也绝不会离开!”

突兀地,一句震耳欲聋的的话语从宫房门外传出:“离不离开皇宫,怕是由不得娘娘您说了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