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关于学校和乡村的探讨(1 / 1)强风201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第二天,当李斯锐醒来的时候,葛长宁已经一早起了床,正在用电磁炉煮着面条。李斯锐从上铺爬了下来,揉了揉双眼。

“教练,早上好。你起得好早啊。”李斯锐说完,从背包里拿出了牙刷和毛巾,走进了洗手间。

“呵呵,习惯了。有时候周末想睡晚一点,但一到那个点就醒了。平时早上起来会在外面的小操场上跑跑步,周末的话就会出去村里面跑跑,有时也会跑到镇上去,吃完早餐又再慢慢跑回来。”

“教练,你一说到跑步,又让我想起了在学校你不到五点就拉我们出来晨练的那段日子,人人都叫你是魔鬼教练,不过那段时光对我来说却即难熬又充实。你的那句“如果你不能控制痛苦,痛苦就会支配你。”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正在刷着牙的李斯锐停下来说道。

“你现在总算逃离那段痛苦的经历了,应该感到轻松了吧。”葛长宁笑了笑道。

“那也不是教练,比起工作,我更愿意在学校读书。现在实习我深有体会,工作上的压力和强度比起读书和跑步训练,难多了。”

“是吧,看来你这段时间的工作实习经历确实让你成长了不少哦。”

“是啊,我以前觉得举办一场马拉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才发现要组织一场马拉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及团队合作去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一场马拉松安全高效运行。”

“那这么说来,教练当初训练你们的强度也并没有让你们那么痛苦吗。”

“那点痛苦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真不算什么。也多亏了教练那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让我现在有了更强的抗压能力。”

“你还别说,体育生的抗压能力都比一般人就是要强。要不怎么说体育生发生抑郁症的几乎没有,因为运动是抵抗焦虑和抑郁最有效的方法。”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哦。”李斯锐用毛巾抹了抹脸后说道。

“当然真的啦。斯锐,洗刷完了就过来吃早餐吧,面条已经做好了。吃完早餐我们出去村子里走走。”葛长宁说完,把做好的两碗面条端到了小桌子上。

“教练,平时你都自己做饭吃吗?”

“是的,都是自己做饭吃。早餐一般就是煮个鸡蛋面、蒸条玉米吃什么的。校长的办公宿舍有做饭的厨具,他之前也一直叫我去他那里做饭吃的,后来还是觉得不太方便,所以我就自己买了一个电饭煲和电磁炉。”

“其他老师也都是自己做饭吃吗?”

“也不是,其他老师中午都自己带饭吃,晚上他们都回家住的。”

“哦,是这样。教练,那你每天待在学校会不会觉得很无聊枯燥。”李斯锐吃了一口面后停下来问道。

“那倒不会,天天跟学生在一起挺开心的。而且这段时间经常要去家访、调研,每天还要整理很多调研报告,怎么会无聊呢。何况空闲的时候我也会出去村里面散散步,我还是挺喜欢这里的。”

“教练,我是真佩服你。要是让我天天待在乡下我可能做不到。我还是喜欢在大城市工作。”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阅历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这很正常。”

“嗯,可能也是这样吧。”李斯锐若有所思的说道。

吃完早餐,李斯锐从葛长宁的宿舍走出来的时候,才真正看清楚了桃源小学的模样。在李斯锐的感觉里,桃源小学宁静而祥和的坐落在大山深处,没有大城市里小学建筑的那样鲜艳夺目,朴实干净的教学楼,极不起眼的煤渣小跑道和泥土小球场看起来却很有风骨和力量。

“这就是桃源小学的全面貌啦,学校很小,但是这里却寄托着全村人的希望,乡村小学的基础教育、人生观教育奠定了他们以后的读书路。”葛长宁走到李斯锐的身旁说道。

“嗯。教练,尽管我没经历过这样的读书环境,但是我能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实属不易。”

“这些孩子们基本都是自己走路来上学的,很多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是老人家在带,他们还要帮家里做家务、干农活、种果树这些,很多孩子都梦想有一天能够走出这里的大山。”

“这些小朋友一定很能吃苦。”

“是的,比起城里的小孩,他们更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更早的学会独立。学习基础可能会差点,但是他们骨子里都是很好强的,自尊心会很强,当然也会比较敏感一些。有时候跟他们在一起待久了,他们心里就会有很多话想倾诉给你听。”

“教练,我想你一定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你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时候既要像老师一样的严厉,有时候也要像朋友一样跟他们沟通交流。”

“教练,学生真是佩服你。你既是一个严师也是一个益友。”

“这是一个老师的基本要求。走,我们出去走走,这里满山都是桃树,到了三月份,整片山坡都是桃花盛开的场景,非常漂亮。”葛长宁拍了拍李斯锐的肩膀说道。

“是吗?看来我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赏花季节了。”

“没事,明年三月份可以来再来。”

从桃源小学出来,一路沿着乡村小道行走,葛长宁带着李斯锐一路沿途看着乡村原生态的美景,一路在交流着。

“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再看到这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感觉有一种很放松的状态。”李斯锐指着眼前的一片水稻田说道。

“在我看来乡村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和人的心情,把人浮躁和不安的心能够安静下来,这是乡村跟城市最大的不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喜欢回归自然,就是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能够得到舒缓。”

“嗯,确实,我现在就能够感受的到。”

“以前很多人走出乡村,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现在很多人想回来乡村,是因为家乡这里的青山绿水。如果乡村能够振兴起来,其实很多人还是会愿意选择留下来的。”

“葛老师,你觉得乡村振兴除了靠农业,还有其他产业可以发展吗?我想很多年轻人还是不想像父辈一样继续耕田种地吧。”

“你说的没错,所以年轻人都想着出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留在这里,留在这里的大部分是老人。靠农业真的满足不了很多人的物质生活,因为只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它不赚钱。”

“那这山坡上面的那些桃树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吗?”

“比起种田的话,种植桃树可能产生的收入要好一点,只是调研中发现很多时候年轻人觉得种植水果产业的周期太长,要付出太多,但一年却只收成一次,风险也高,不稳定。”

“其实应该来说还是收入太单一,没有多种赚取收入的渠道。”

“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么美的地方,怎么挖掘出更多的附加值的产业出来,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地方。我这次过来这里,一个是因为支教,还有一个就是省体育局那边有个文件就是如何通过体育+旅游的方式去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这也是我调研的一个课题,我想这么美的地方,没理由不让更多人来这里旅游消费,同时也能带动乡村的振兴发展。对于我这个田径教练来说,我觉得这里就是一个休闲跑步的旅游圣地。”

“体育+旅游?现在我们公司打造的城市马拉松项目也是往这个战略方向去发展,未来我们会更多的往三四五线城市的地方去举办马拉松项目,带动全民健身的同时,也带动城市旅游的发展。正如教练所说的乡村的体育+旅游,我想这也是一个细分的市场吧,就看以后有没人愿意去开发。”

“你说的这个倒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由专业的马拉松运营公司来运作这样的赛事,你像城市马拉松、越野跑、铁人三项这些都是细分的体育产业,还可继续细分到乡村马拉松这样的产业。”

“嗯,只要有足够的市场,我想总会有公司愿意去开发的。”

“是的,有这个理念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没这个市场。但是如果能够通过体育+旅游的方式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我想也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来乡村创业发展。”

“嗯,教练说得有道理。我也相信这个理念事可以去实现的。”

“希望以后你和公司团队的人能够开发出更多精品的赛事,到时教练也去报名参赛。”葛长宁笑了笑道。

“学生期待有一天能够和教练一起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

沿着乡村小道、山坡,葛长宁和李斯锐一路走走停停的交流探讨着,对于乡村的风景,对于乡村的振兴发展,两人都想到了一种共同的理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桃源村里实现,葛长宁心里也一直在期待着有那么一天的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