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经济“危机”第二次出现(1 / 1)跌落云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胎”这三个月,我过的很“滋润”,每天睡到自然醒,虽被林峰要求远离电子产品,但那基本不太可能。在“吃了睡,睡了吃”的安排下,随之增加的还有我的体重,我很庆幸孕期口味的变化,让我营养均衡,有了一个好身体,因为之前不吃的,现在几乎全都能接受,除了前两个月有点孕吐反应外,后来再就没什么感觉了。

我爸妈每天想方设法,给我做各种味道比较勉强的“投喂式”营养餐,我妈开玩笑的说:“该把你送回婆家去,我们快养不起了。”

我故作委屈的说:“只要你舍得,就送呗!”

其实,我婆婆做饭的手艺比我妈好,因为我妈经常说自己是干事业的女人,做饭对她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能吃到嘴里就行了;而我婆婆的“主业”之一就是做饭,那是她在夫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如果做不好,是会被“唾弃”的。

我之所以说我妈舍不得送我回去,那是因为婆家日子精打的太过“细发”:按人头做菜、荤食只在重要节日吃。林峰每次送回去的“荤食”,下次回家的时候,会发现还在冰箱放着,最后,要么等着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再做,要么就是放过期被扔掉,总之,将“节俭”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家实在窝的无聊,我要求林峰带我出去“放个风”,他也觉得我这回在家呆着很听话,就带我一起上班了。

现在这个位于沿街旺铺的大型五金店已经易主为林峰了,表面上看,确实无可厚非,就连营业执照的法人都是他。这个店有七个员工:一个店长、三个店员、一个收银员、一个司机、一个安装工,因为林峰的工作室一开始就在五金店的二楼,所以这些人我也早就认识并熟悉。除了店长年纪较长我几岁,我喊她宋姐,其他的都比我小,他们喊我唐姐。

自从林峰亲自接手店面以后,我来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多数时候来也是下班,他们已经闭店了,我直接上的二楼,在白天的营业时间来,这好像还是第一次。

进来后,他们都很热情的和我打着招呼,问我坐店里还是后面办公室,要给我倒茶水,此时“老板娘”的身份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林峰说我现在不适合喝茶,就是没事来玩玩,不用刻意招呼我,先让店长准备他们的晨会。

我在店内的谈判桌旁坐了下来,手里摆弄着一根印有店名的油笔,准备看看他们的晨会都说什么。

店长一身职业装看着很精神,其余员工都是统一工服,每个人胸前配有一个黄色的笑脸徽章,大家整齐的站在店门口等着林峰主持晨会。先是店长汇报工作,大概内容就是:前一天的成交额和成交商品汇总、分析客户消费能力及未成交原因、库存盘点应注意的问题、安装售后应跟进的服务,以及强调了一下近期店面纪律等。

然后就是林峰给他们讲话和分配今天的工作:安排两个人带着小礼品,去踩点近期刚刚交房的小区,尽量能见到业主并要到电话,做好统计工作;顺便交代店长催一下之前的欠款和盘一下库存,把需要补的货列个单子交给他。

其实销售的大概模式都差不多,晨会的内容也差不多,对我倒也并不陌生,只不过我们是卖房子,他们是卖高档五金,本质上还是相同的,面对的客户群也一样。林峰让我跟他上二楼去,一楼准备营业了,我坐在这,大家有点放不开。

上二楼后,我发现工作室没人,很吃惊:“你们不是八点半上班吗?这都九点了,人呢?”

林峰脱了外套,套在“老板椅”的椅背上说:“辞了,只剩下涛哥一个,一直在外县的工地扎着要账呢。”

我眼睛瞪的圆圆的问:“啊?是你辞了人家,还是人家自己不干了啊?这之前还七八个人呢,才多久就没人了?”

林峰叹了口气:“嗨!给人家开不起工资了,人家给我白干啊!再说了,也没啥活,养不了那么多人。”

我这才觉得事态比我想象的要严重,接店没几个月,工作室就开不下去了,那之前是强撑着,还是因为接店而导致的工作室要关门大吉?

想问,又不知道从何问起,这几年,我对他工作室接的活并不了解,耳闻的也不过是和他在一起时,他接打电话,我听的那么几耳朵。

“那你意思这几年工作室就没挣钱啊?你不是接过KTV、宾馆啥的工程吗?”我疑惑的问他。

林峰一边打开电脑一边给我倒了杯热水:“凉下再喝,我给你包里带了点坚果、核桃啥的,你嘴馋了就吃点啊!”

他并没有直面回答我的问题,我又问了一遍:“我问你话呢!咋回事啊?”

我就是这样,我不知道的事,那就打死别让我知道,倘若让我知道了,我就得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林峰自己泡了一杯茶,一边吹着茶叶,一边说:“这几年做家装挣的钱,也就够打点工程上那些关系,工作室的运转和工程运转,需要不小的垫资能力,稍微资金链断一下,就玩完了,做工程没那么简单的!都是三角账,难要啊!”

说的我云里雾里,更加不解:“那意思你这几年工作室就是白做了,照你的说法,运转不下去,就是资金链断了?”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欠供应商和工人的钱,甲方欠我的钱,而且工程只做了一半,属于骑虎难下了。”林峰看着我说。

“天哪!这都什么人啊?为啥要欠账呢?你还欠工人的钱,欠了多少啊?下苦的可不能亏!造孽呢!”我抱打不平的说。

“我知道,我最近正在想办法呢,师父给我介绍了几个民间低息贷款,都是自己人,先倒点钱给工人把钱结了再说吧!”林峰带着无奈的语气说。

“又贷款?不是,先不说工人工资,你这工程自己算没算利润,到底挣不挣钱啊,别一个劲往进砸,最后是啥也落不着,落一屁股债!”我有点急眼了。

林峰有点没底的说:“咋不挣钱啊?挣那肯定是挣的,就看这钱啥时候能拿到手而已,不过,都是社会上的关系,黄不了。”

“关系?又是关系!这干大事难道都是靠关系吗?你是不是和任何人谈生意都只是用嘴一说,从来没有一纸合约?”我生气的问道。

林峰看我生气了,想着我怀着孕,不能激动,就想转换话题说:“好啦!老婆,这个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就安心把咱们的宝宝养好就行了,老公自己有分寸,绝不会差你吃、差你穿的啊!”说完将我拉到他腿上坐下来。

我屁股像触电一般,快速从他腿上弹起,继续道:“那我问你,五金店运转怎么样?该不是也快关门大吉了吧?”

林峰笑了起来:“瞧你说的!你刚不也看见了吗?五金店运转正常着呢,眼下就要交房租了,房东又给涨价了,涨到了十五万,再加上七个人的人员工资和我的工资,五金店的运作成本不小啊!不过能自给自足,你放心!”

我的心里稍微有了点安慰,看来今天不是来散心的,是来闹心的。

中午他就送我回家了,他自己去“想办法”给工人结工资。很晚都没有回来,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着这几年我们两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很多的感慨!

我不明白林峰的那一腔远大抱负为什么总是要建立在所谓的“关系”之上?我明明看得到他也在努力、也在学习、也在拼搏,为什么还是得靠“关系”才能生存呢?到底是我不懂这个社会,还是他自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怪圈”里?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长到今天,就是上学、毕业、工作,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衣服、鞋子我穿不起那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大品牌,那我可以选择自己能接受的“veromoda”和“BELLE”;包包背不起“LV”、“爱马仕”,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三福”、“啄木鸟”;化妆品用不起“雅诗兰黛”、“香奈儿”,我可以买平价的“自然堂”、“丸美”,我一样用的很开心、很满足!

而林峰呢?之前为了参加一个饭局,专门买了件“路易威登”的衬衣和“BALLY”的手包,衬衣就只穿过那么一次,然后就彻底被“供奉”在了衣柜里,至于那件衣服有没有给他带来想要的效果,我不得而知。我认为他穿“海澜之家”的衣服就很好,可为什么林峰就一定要混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呢?那些所谓的“张哥”、“李哥”,他们牛不牛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多年以后,他告诉我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钱、没有文化,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很难。他只有这个也许会被人“利用”上的“人”的身份、有一个还算“灵光”的脑袋、有一腔“敢闯敢干”的热情和一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嘴巴,他削尖了脑袋想要混到那个“怪圈”中去,“攀关系”、“当牛做马”是家常便饭,因为,他绝不甘于给人打一辈子工,他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豪言壮志总归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当人的欲望已经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时候,就一定会被现实“打脸”,毕竟任何一种捷径都无法真正通往成功。

马云不是“偶然”就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王健林也不是一夜之间创下了“万达集团”,马化腾更不是“目不识丁”的土老帽,所以呢?林峰是什么?只是个把自己困在泥潭里的“青蛙”,越蹦跶却越陷得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