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0:杭州城(中)西湖文明(1 / 1)木落天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咳咳~”

“不要被沙雕营销号给影响了,我们继续来说这杭州。”

——木落天青说。

要说这巨大的威胁呀!那还得从侏罗纪的西湖这片地区开始说起。

首先为什么说,杭州文明也称作西湖文明?

那是因为如果没有西湖这个“湖”,没有劳动人民,一代代人的努力治理疏浚,就不会有杭州,或者说是不会有那么繁荣的杭州。

那么这美好的,被著名豪放派诗人苏轼,称作为西子的西湖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知道,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西湖这一片地区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

炙热的岩浆不断的从岩缝中喷涌而出。

而在这样高温的岩浆不停的流淌下,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导致了地面的塌陷,于是火山口逐渐形成了洼地。

这也是为西湖的出现埋下了种子,为西湖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

虽说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没有办法去一一了解详细,但这片火山口形成的洼地。

它的轮回却从来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脚步,直至一万两千年后………

海潮的温润滋养,退却离开,使他变成了一个泻湖,如同世间的爱情一样。

在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不愿分开,密不可分,而在枯水的旱季却又不肯再见上一面,哪怕是还饱含着它的精华。

或许西湖长时间都是苦咸的原因,就是因为太过于怨恨,海这个负心汉了吧!

后来又过了不短的时间,或许是它想开了,它做出了决定。

决心不再理会海这个,联通了这世间无数条江河的“渣男”,“海王”。

海也没有留念,退却了………

也就是这样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湖泊,便悄然出现在了这东南大地。

可投入东南大地的西湖却并不是那么的快乐,也许是海这个湛蓝的“俊公子”太过吸引人。

西湖这个美丽的姑娘对其仍是念念不忘,以至于一直都是处于“病痛”的状态。

每逢那乌云携带着那来源于“他”的记忆与美好,在“她”的上空飘过,她都会故意“探出头”(涨潮)自讨没趣的去寻觅那“迷人之海”。

然而每次的“故意”,换来却总是“海”的“失意”。

但西湖这个倔强的姑娘,却并没有放弃,她拼了命的蒸发自己只为给他带来一点自的“心意”。

她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她的病已经越来越严重,开始杂草丛生,正在逐渐变为“望夫石”(盐碱地)

这样的情况却让得,在她哺育下成长的人们看不下去了。

因此他们决定开始“诊治”西湖这个病入膏肓的女子。

当时的皇帝在挖运河的时候,悄然运用了西湖作为终点,这也让更多的人发现了西湖这美人的难处。

民众团结一心之下很快便有了计划。

一开始,要用堤坝将她与海永远的隔开,不再让“她”“触景生情”。

接下来就是要让她洗去海的痕迹(盐分),把她变得纯洁无暇。

虽说西湖这个美女正在逐渐的恢复蜕变,但我们的西湖文明却才刚开始成型。

………

因为“海王”太过厉害的缘故,很多杭州小湖仍蕴满了它的气息,杭州的百姓也因此饱受了咸苦之水。

唐时,李泌背井离乡,出任杭州刺史,了解到当地情况,命人造了六口井皆与西湖相通。

杭州百姓的吃水难题才得以解决。

西湖文明也逐步开始了成长。

虽然西湖的情况好了很多,但却并未得到根本的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隐患,每逢雨季水漫全城每逢旱季却又干可见底。

所谓时事造英雄,唐时的一流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决心治理的更好。

白沙堤应运而生………

可是杭州的隐患却并未结束,西湖文明的发展仍在继续。

但这就是后话了。。

ps.下一章直接,切入剧情。。。

结识苏轼造苏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