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盈道:“如果是单这一件事,兴许阿爷还能从轻发落。可大哥这两年行动越来越肆无忌惮,积压的事情多了,阿爷心中自然不快。”
李恪道:“咱们静观其变就是。”
璟馥笑道:“三哥一向消息灵通。今日故意拉妹妹赏梅,好让妹妹撞见大哥放突厥人入宫。从而借妹妹的口吻告诉阿爷,洗了自己挑拨兄弟的嫌疑。做的漂亮。”
李恪笑道:“高阳妹妹在宫中要慎言。”
玄盈道:“四哥选在今日进宫给阿爷看括地志,姊姊恰巧也在今日入宫,也是算好了时间的吧。想想大哥也是可怜,一举一动都这么多人盯着。”
璟馥道:“他是大唐未来的主子,当然不能行差踏错半步。做错了,还听不得别人拨乱反正了吗?”
李恪笑道:“看不出高阳妹妹还挺有谏臣风范的。妹妹要是有空,不如想想爵位的事。”
璟馥道:“三哥少看不起我,爵位我一定能夺过来。”
玄盈道:“姊姊好志气。不知姊姊是想求阿爷的恩典还是找四哥的帮助?”
璟馥盯着她看了半响,后道:“时辰差不多了,戏也看完了,我先走了,妹妹和三哥自便吧。”言罢起身离开。
她走远后,玄盈向李恪道:“三哥你听听,你说咱们兄弟姊妹闲着说会话,怎么就这么费劲。”
李恪给她续了一杯茶,笑道:“习惯了。”
二人又说了会话,就回了昭阳宫。
次日玄盈得知,唐皇并未对承乾做出实质性的处罚,但是对其余相关人等严惩不贷。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李世民率一众人等巡游洛阳。李泰,长孙无忌随驾,璟馥夫妇以及韦氏和杨氏也随驾。
对于玄盈而言,宫中冷清了不少。
这日玄盈正在和李恪说话,东宫来人请她过去。
“大哥现在任监国之职,事务繁忙,日理万机。他突然找我过去做什么?”玄盈向李恪道。
李恪笑道:“大概有什么要紧事吧。你去吧,我等你回来。”
玄盈上了轿辇,来到东宫。
襄阳郡公杜明尧出来迎接道:“臣参见城阳公主。郎君正与长孙司空议事,让臣先接待公主。”
玄盈边走进正厅边笑道:“我每次来东宫你都在这儿,怎么你是住这儿的吗?”
明尧笑道:“有时候会住在这里。”
玄盈找了个座位坐下,婢女奉上茶来。
玄盈看向他道:“你跟随大哥多年,我挺好奇,你们俩当初怎么认识的。我听说令尊大人生前,大哥曾随阿爷去看望过?”
明尧笑道:“是,不过当时我只有四岁,记不太清。我和郎君相识其实是在房相的一次寿宴上,那个时候我七岁。公主知道,房相的次子,也就是当今驸马都尉房遗爱,当时因为一件小事和我发生争执,不依不饶的。是郎君出面摆平了这场风波。此后我们就认识了。”
玄盈听他说话不缓不急,从从容容的,同三哥说话时特别相像,心下有几分好感。就接着道:“那你觉得我大哥是什么样的人?”
明尧笑道:“郎君贤德公正,品行贵重,是未来执掌大唐河山的不二人选。这也是江山社稷之大幸,黎民苍生之福气。”
玄盈冷声道:“那郡公对我大哥这几年干的那些混账事,有什么高见呢?”
明尧从容地笑道:“回公主的话,我只是一个辅臣。起辅助之责,并非是控制郎君的。主君要做的事,我劝阻不了。郎君从小就是由当今圣人亲自教诲的。连圣人都管束不了他的话,我一个臣下,能有多少本事呢?有的事,即使我拦着,也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