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1章 礼贤下士(1 / 1)迷惘的小羊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完军事方面的一些问题,秦君驷又转过头来继续处理政事。

一文一武,如同鲲鹏之双翼,缺一而不可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军中提拔了一些将领,好生安抚之后秦君驷又接着跑到招贤馆去招募人才,唯才是举。

自古以来,自周王室以下的各个诸侯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招贤馆,负责招募人才。自招贤馆选拔的人才,可从政,可从军,按照其才能而定,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如秦国的咸阳令王轼,就是秦孝公从招贤馆中选拔出来,委以重任的。

在这个时代,士子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着选拔官吏的制度,基层官吏不甚在意,基本上由国内的公卿大夫所把持,但是国之重臣方面,不是任人唯亲,就是任人唯贤的。

譬如择相之事,只要国君中意,可以不问出身,不问资历,只求其德才兼备就能胜任相国之位。

如姜太公之于周文王,如管仲之于齐桓公,如吴起之于楚悼王,如卫鞅之于秦孝公。还有后来的历史上,秦惠文王之于公孙衍、张仪,后两者只是当了没多久的客卿,便提升为大良造相国。

所以说,选相这种事情,其实很考验国君的眼光。

魏王就经常打眼,还不是一回两回的那一种,孙膑、张仪、公孙衍、卫鞅等人都是先后从魏国离开,转投他国的,而且都把魏国坑得不要不要的。

“君上驾到!”随着黑伯的一声宣号,原本待在招贤馆的一个空地上的士子们都纷纷止住交谈的声音,将目光放到拱门那里。

一队膀大腰圆,戴着面具,披坚执锐的宿卫在前面开道,秦君驷则是在一众宿卫以及嬴疾的陪同之下,亦步亦趋的走进招贤馆。

“参见君上!君上万年!”

等到秦君驷站到四方台之上,一众士子纷纷躬身作揖,高呼“万年”。

这个时代,礼制还没有森严到臣民见了国君,乃至于见了父母官就必须要下跪的地步。国君与士子,都可以坐而论道,甚至于后来孟子这般的大儒还能指着魏襄王鼻子,大骂“望之不似人君”。

当然了,孟子可能是在背后说魏襄王的坏话,但后者一点都不计较。

“都坐吧。”秦君驷笑容满面的挥了挥手道。

“谢君上!”

当秦君驷坐下之后,一众士子这才正襟危坐。

直到这时,他们才敢打量秦君驷的模样。

这位大秦新君是一个“强人”,继位不过三个月,就通过各种手段,贬斥卫鞅、车英,重用老甘龙、杜挚等一众老世族,巩固君权。对于秦君驷的排斥新法派的所作所为,士子们虽不敢苟同,但是秦君驷所展现出的手腕,却不能让他们小觑!

这是一位不逊于秦孝公的雄主。

秦君驷高坐在四方台上,环视一周,淡淡的笑道:“二三子,寡人召见尔等的目的,想必尔等都心知肚明。昔日我大秦之先君,孝公曾发布求贤令,山东列国之士子争相入秦,被委以重任,或于朝中,或于地方,或于军中,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秦国能有今时今日之强盛,亦得益于士子之倾囊相助。我嬴驷,承继大位,不敢忘却先君之遗志,更加求贤若渴!”

“大秦,正是用人之际!在秦国,只要你有这个能力,寡人都将唯才是举!客卿、上大夫、上卿、大良造!只要你能胜任,寡人都将虚位以待!秦国,都将虚位以待!”

闻言,一众士子都微微颔首,显然十分赞同秦君驷的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

国君折节下士,无疑是让士子们最为追捧的。

当此大争之世,人才辈出,列国更像是现代的大集团,官吏则是其员工,国君则是其老板。员工若是做得不痛快,大不了跳槽到另一家“集团”去,老板也能解雇你,当然了,跳槽之后会不会遭遇什么意外,这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士子们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若是秦国待不下去,他们大可以跑到其他国家去。

“二三子,今日坐在这里的士子有三百多人,皆为饱读之士。寡人便出题,尔等于书简之上作答,酌情而定去处,酌情而定官职。”

“请君上出题!”士子们山呼道。

秦君驷微微颔首,又道:“我大秦推行商君之法二十年,国力日盛,然则近来进度甚缓,何以也?寡人之题,为‘强秦’,当此时,秦国何以更强?还请二三子就此议题,各抒己见,写出一道强秦之论!”

“唯!”士子们都应了一声,随即就开始提起笔,苦思冥想。

偌大的场地,三百多名士子各自安坐,在他们的身前都放置着一张桌案,笔墨简砚,样样不缺。

秦君驷就这样坐在四方台上,拢着袖子,渐渐的闭上眼睛假寐。他现在是充当主考官的,每个士子的论文都将一一送到他的桌案上,等待他阅览。

良久,过了半个时辰,这才有士子开始交上论文。

秦君驷拿起写满文字的竹简,一一阅览。

这事儿,其实嬴疾或者其他招贤馆的官吏是能代劳的,不必秦君驷劳心费神,不过后者有意显示自己折节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故而每个士子的论文,他都会一一阅览,然后下定论。

看见秦君驷这般认真的模样,士子们无不感慨,这真是一个明君,这真是一个雄主!

天下列国的君主,都标榜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只不过这都是表面功夫。似魏王、齐公,他们都是霸主大国的国君,本国就已经是人才济济的,何须再招揽什么贤能?

一般的士子到了魏国,多半是要在驿馆暂住,讨一个一官半职的,仅凭微薄的才能就想登堂入室,出将入相,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而秦国不一样。

自秦孝公即位之后,任用卫人卫鞅为左庶长,在秦国进行变法,列国士子更是因为秦孝公的求贤令而争相入秦。

看见卫鞅不过一个落魄的士子,竟然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一跃成为执掌一国之军政大权在握重臣,士子们何尝不眼红?

不得不说,秦孝公任用卫鞅,其实也有“千金买骨”的效果。

士子们都渴望能得到国君的重用,给予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