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1 / 1)血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人生在世天地宽

对于江庆这个之前在小县城里长大,一直住在学校教职工宿舍的人而言,真的很难想象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米的家庭是个啥样子

而且洪雅自个家是不大,卫生间也是公用,但五口人也有两个够大的卧室,一间客厅,外加个凑合的厨房。

除了厨房外,每一间面积都不十多个平方至少。

不单如此,家家户户在外头还有个板子搭起来的杂物间,自行车啥的都能放。

学校的公用场地还是挺宽敞的,地皮不值钱,这其实也扩展了人的生活空间。

一平均,自个家的人均居住实用面积超过十个平方妥妥的。

其他拖家带口的老师们家里也差不多这样的情况,略有差异而已。

三代住一块人多就多上间当卧室,刚结婚不久、家里人少的就少那么一间,反正都不挤。

还有自己那些家在县城的同学,貌似也差不多,有些自家有老宅的,面积更是大的很!

如今住大学宿舍,一屋八个人,这人均居住面积都能有个近3平方宿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不用做饭烧菜,相同面积之下,住得比家庭过日子舒坦。

“不到两平方,要是有个四、五口人,也就小小一间。

雪姨,这怎么住人呀,想想都有些吓人”

她已经去宫雪父母家玩过一趟,老人们对自己非常好,真当自家子侄看待。

那房子是套房,但大小和自己家也差不多,不挤,都还有个卧室空着,两个女儿有空回来时可以住,所以她之前还以为沪上人的家大概都这样差不多的情况。

江庆不知道,这是因为宫雪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知名的艺术工作者,所以能有这样的住房待遇,一般职工可享受不到。

大部分人家

和鸽子笼差不多

对于江庆的惊奇,宫雪带着点无奈的语气道“有什么办法,都是给逼出来的呗,有地方住总比睡大街强。

八个平方一小间,住三代六、七口人的都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地板、搭阁楼,只要人塞得下就成。

沪上有句老话很有意思,叫不怕家里天火烧,就怕路上摔一交!,

出门在外脸面最要紧,衣服一定要光鲜,至于家里么

哼哼,彼此彼此!”

这下,除了开车的永强,其他几个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仔细一想,还真是哦!

街上沪上人的穿着还真是不错,就算款式不能瞎来,那就从料子上入手,反正能引领潮流。

这边宫雪又道“这很多外地人觉得咱们沪上人不大讲人情,你相叔叔以前就这么说过。

这也是给逼出来的,没办法。

亲戚朋友到了沪上,本地人很少请他们到家里做客,更不用说住到自己家去,看着不近人情。

出门在外,住亲朋好友家是第一选择,住旅馆招待所的少,除非是公差能报销,不住白不住。

小庆,沪上人这个坏习惯其实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没办法呀!”

说得文绉绉,江庆能听懂,文言文她学得不错。

“慈禧太后还没挂的时候沪上就开始住房紧张,到现在还是这样,结果这不请朋友到家里玩都成沪上人的习惯了,除非家里很宽敞。

我看这习惯就算以后房子宽敞了还会这样,人的习惯很顽固,更别说这都快成风俗。”

宫雪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件事,又道“在沪上你看一个人,从穿着上看可能可以大致区分其有没有钱,但真正看得出来的是这个人的家。

甚至不用进他家,只要知道他住哪,你就能清楚这人的家底。

如果学校里有人问你老不住学校,星期天住哪去了。

你一说宛平路的小区,所有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下次有空带你去看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看完就知道沪上的房子历来有多紧张。

就是那个滑稽戏说的是解放前的事,实际上这会知青一窝蜂回城,都是些解放前后生的年轻人,就我这年纪的。

等单位分房

猴年马月都没指望,更别说没安排工作的知青更多。

到年纪了总要谈婚论嫁,没房子怎么办?

大房间隔成两间,再搭阁楼、睡地铺,走廊、厨房、储藏室通通改成房间。

搭违章也行,实在没办法的,晚上用块布帘子拦住床,这也算一间,遮眼不遮声。”

听到这,江庆睁大眼,憋出句“要是没相叔叔在,毕业后打死我也不留在沪上!”

没房子,留个毛呀。

这时之前一直没说话的朱玲道“年初我从报纸上看到京城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8不到点,阿雪,沪上的能有多少”

“我姐比较关心这个,去年的不知道,前年似乎是43,现在应该更少。”

如今知青们潮涌一样回城,新建住宅数量和这相比又少得可怜,这个平均数和两年前相比绝对更少

但就算是48、43,一家三口说白了也就一间房,不宽裕

而且

相伟荣笑了笑,道“任何平均数都是在耍流氓,报告里骗鬼的。

最能体现实际情况的,得中位数才行。”

平均43,那说明大部分沪上人家压根没这宽裕。

人均两平方以下的才算住房困难户,那22、25的呢

就算有个三平方,江庆都很难想象,如果是自己一家五口人只有15平方的房子,怎么过日子!

至于相伟荣说的那个“中位数统计”,不好意思,别说这年月没人这么搞,几十年后也很少有人提。

这时宫雪道“不管怎么说,现在有工作的沪上人总不会露宿街头了,集体宿舍还是有的,比解放前好得多。

公房租金也便宜,书上不是说28年那会,鲁迅两口子租住在石库门景云里,那房子就值5万块大洋!

鲁迅每月薪水300块大洋,根本买不起,据说也是拼租几间。

那时候沪上的吃喝花费其实都还行,不是超贵,就是不到10平的小房间,租金就要10到15块大洋。

一个技术工人每月工资三、四十块,一家三口过日子只能租这样的小房子。

现在这么小的公房租金几毛、一块,至少住得起,轮不轮得到租另说。

对了玲子,你在京城住科学院的单间宿舍,峨眉厂那边对房子怎么说的”

“还是单间,可能有个十几个平方。我无所谓的,有个住的地方就好。”

朱玲语气缓缓,很好听。

“这个你可要敲定了,别给骗过去,结果住集体宿舍”

宫雪“吧啦吧啦”一堆。

房子,城市人心中的痛

这会相伟荣想到些事,过个两三年沪上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开始搞住房改革,报纸上都登过很多次。

84年规定不论楼层,每平米售价最低360块,职工购买付款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其余部分由国家和单位补贴。

呵呵

然并卵,几个人买得起

80年代的最后一年,华夏第一报写了篇文章,当时还在剡县当驾驶员的自个是当奇闻看沪上新建商品房价2300元平米,小区空空荡荡,有价无市,堪称鬼城

没办法,真的只有鬼才买得起。

那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最多也就存个50块,不吃不喝100年才能买上一套两居室。

八十年代的新闻就开始呼吁楼市调控,调控上几十年,哈哈

调控成“空调”。

想想都有意思。

今晚的酒吧早早就基本满座,但靠近乐队位置相邻的两张小桌上一直放着“预定”的牌子。

刚才进来时,吕少寅只是同门卫提了一句,众人就被领到这两桌,连门票钱都没付。

市外事办就能管着这边呢,少寅这家伙在吃过饭后打过电话,自然有人会通知这边留座。

大客户,大洋豪,得招待好了

这一幕也引起了酒吧内众人的好奇之前所有客人都是外宾,大部分黄毛,就一桌貌似是东洋鬼子。

最好的位置都预留快三小时,新来的这八个人够牛

是够牛,黄毛蓝眼睛们基本上都在喝大绿瓶子的啤酒,而相对来说,东洋鬼子们桌子上的酒瓶子,倒是比西洋毛子桌上的多点。

别以为洋毛子都有钱,这间酒吧的消费其实比大部分美国酒吧里的消费都高,缺钱的洋毛子也舍不得呀。

要了点酒水饮料和小吃,根本就不看价格,相伟荣选了瓶甜白,这个也适合女士们。

这会也快到夜宵时间,正好略微吃点、喝点。

聊天,听音乐,爵士大头,还有美国乡村音乐,有几个西洋男女毛子即兴起舞。

听着听着,朱玲对宫雪道“还会跳吗”

“当然,忘不了,倒是你不会忘了吧”

朱玲笑了起来,“我可是舞蹈演员出身,你刚当文艺兵那会,这跳舞还是我教你的呢。”

“来一段”宫雪道。

朱玲看了眼相伟荣几个,宫雪拉了他一下,“别看了,估计除了少寅这家伙会一点,没一个会跳的。”

吕少寅一听这话,吓得立刻双手合十,眼神可怜巴巴,一副“两位姐姐放过我,千万别喊我跳舞”的可怜相。

下午刚被荣哥提醒,国伟私下还训了他一顿,他是决心今后打死不跳舞,从此退出舞林了

吕少寅装可怜,这边相伟荣倒是眼睛一瞪,故意的。

“我不会跳舞忠字舞全公社头把交椅,公社演出队咱可是挑大梁的,智取威虎山,三张八仙桌一个空翻就下来

要不是当初喜欢开车,当兵那会就早给挖去峨眉厂当演员了。”

朱玲听得一愣一愣的,宫雪倒是没说他吹牛,因为据她所知,这都是事实。

但是

“知道你厉害,峨眉厂求着你都不去,不过这配爵士乐行不行要不让玲子陪你挑两段

咱玲子可是专业的哦”

朱玲70年就考入京城的通讯兵文工团,担任了几年的舞蹈演员,后来才去医药研究所,宫雪也是在那时候认识她的。

算了,相伟荣承认失败,学一学少寅那家伙,双手合十主动投降。

宫雪一看这反应,也就不穷追猛打,拉起朱玲到了当舞池的一小段空地,个高的朱玲跳男步,这就翩翩起舞。

两人专业的舞步,绝佳的身材,都不需要用语言去赞美形容的容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

原本在跳的几对欧美客人一看这情形,很快就停下脚步,也退到一边当起了观众。

没法比呀,还是欣赏的好。

一曲终了,整个酒吧的人都在鼓掌

这下宫雪同朱玲都不好意思再跳,下场回到座位。

在永强和李树星这两个凶神恶煞加冰冷壮汉的威慑下,连个胆大、想来邀约两位女士跳一曲的洋毛子傻大胆都没出现。

西洋的不敢,东洋的更不敢,虽然之前看得眼睛都直了

老听爵士也会疲劳,叫过服务员,要了张小纸条。

写上两首喜欢的俄罗斯民歌,再夹上张20美元,这下耳朵能调剂一下。

直到终曲一路平安响起,一伙人才走出酒吧。

先到家里拿换洗衣物,再去衡山宾馆,睡下时早已是后半夜。

男人洗刷速度快,早就在宾馆房间的大床上睡下了,这边宫雪和朱玲都才洗刷完毕。

就一个浴室就是如此不方便,挨个来,两个当阿姨的,还都是让江庆先去洗漱。

两人睡一张大床,今天过得精彩,朱玲靠在靠枕扇上都还有些睡不着。

“有点不好意思,害得你小别胜新婚都不行。”

“要死了你”

略微打闹一下,宫雪这才道“对了,我让少寅给你去搞过几天去蓉城机票了,火车太慢,卧铺那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多少钱”

“这个你别管,我们亲姐妹,不说这个。”

“不行,亲姐妹也得明算账。”朱玲不答应。

“再说吧。对了,到那边人生地不熟,我给你准备了点东西。”

拉开一侧的床头柜,里头有个信封。

“我说大姐,你给我钱干嘛”

“又不是钱,外汇卷,你到那边还要不要买东西了

什么都要票,听他说蓉城出门没自行车不行,你一到那,怎么买

电影厂没那么好心的,还会给你配辆自行车。

这个去友谊商店,什么都能买”

朱玲不收。

“谁说送你的,你有长得那么好看吗,还想我倒贴

换给你的,明天给我人民币,一比一”

吵吵闹闹,半夜一点多才睡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