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直播节目看人炒菜,竟然生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呸,你馋的是林大厨的身子,跟炒菜没一毛钱关系!”
“相亲的时候,厨师,他不香吗?”
“这盘龙井虾仁,吃了可能会怀孕的…”
……
观众一边看直播,一边发弹慕。
两位大厨忙活了半天,一桌子好菜终于桌了。
“开动吧,感觉有点低血糖了…”
黄小明从餐厅冰箱里,给每人拿了一罐冰镇红茶。
他到现在还在冒汗,身的衬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今天的活没有白干,中午这顿饭吃的好丰盛呀。”
李浩妃帮各位前辈盛好米饭,最后一个坐桌子。
看着一桌子美食,身的疲惫顿时轻松不少。
“这盘是凉拌鸭血?”
赵小刀用筷子指着桌那盘红色片状的食物问道。
刚才在灶台前她就想问来着。
“这哪是鸭血呀,这盘叫苦槠豆腐,就这一份材料费就得好几百!”
张椋平时就喜欢研究各种食材,倒是知道这个苦槠豆腐的来历。
“一盘豆腐要几百?”
李浩妃的表情很夸张,她就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
这么贵的豆腐,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种豆腐是用苦槠树的果子碾磨制成的,苦槠子搜罗起来非常麻烦,加工过程又很繁琐,现在只有赣、皖一带的农户家里,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摆出来招待贵客,市面基本没有卖的。”
“我还是去年到萍乡拍戏,跟着导演在当地亲戚家里吃过一回。”
张椋说完,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一片豆腐。
“我也尝尝。”
赵小刀听完这番解释,早就馋的不行,赶紧也夹了一块豆腐。
原始加工的苦槠豆腐会略有涩味,林晏之对它经行了特别的处理。
去除涩味的同时保留了苦槠子天然的香气。
清凉爽滑的口感,不仅满齿留香,还特别解暑。
赵小刀刚吃了一小口,便忍不住朝林晏之竖起大拇指。
美食当前,林晏之跟小黄鸭之间的那点恩怨,早被她抛诸脑后了。
这盘苦槠豆腐太对她的胃口了。
“如果按照国宴的标准,乌鱼蛋、虾仁和豆腐是入不了正晏菜单的,最多算是地方特色菜,专门用来招待特定省份的领导。”
“它们还有一种叫法,台菜,简单来说,就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常备菜单。”
林晏之的这番解释就很专业了。
身为国宴文化首席推广官,这个时候还是要站出来干点正事的。
出发前,陈参谋长可是再三叮嘱他。
弘扬国宴文化,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
一定要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对国宴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认知。
“天呐,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虾仁,林大厨,你太厉害了!”
李浩妃这孩子很挑食,平时就不爱吃素菜,她第一筷子夹的就是龙井虾仁。
虾仁白嫩、茶叶翠绿。
不管是卖相,还是入口后的味道,简直是绝了。
“这乌鱼蛋汤味道好鲜啊,你们不尝尝吗?”
黄小明这都已经盛第二碗汤了。
一桌子人只顾着赞林晏之的手艺,倒是把一旁的张椋给冷落了。
没办法。
林晏之口中这三道平平无奇的“台菜”,严格来说都入不了正晏菜单。
可是张椋那两道所谓的拿手菜,这这几盘菜前就真成了农家小炒了。
“心疼我椋哥三秒!”
“一盘豆腐都有这么多讲究,我朝美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国宴的标准,从一盘豆腐开始。”
“我决定了,高考落榜就去学厨师!”
“看着看着,面前这碗鱼翅它突然就不香了…”
节目播到这里,正好赶饭点了。
很多观众都是边吃饭边看节目。
对观众而言,这一盘豆腐的杀伤力甚至不亚于一桌满汉全席!
因为苦槠豆腐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还有那个乌鱼蛋汤也是一样。
“店长,我们刚才吃的这几道菜,绝对要列入中餐厅菜单里!”
赵小刀喝汤的时候,还不忘向小明店长提建议。
别的不说,林晏之的颜值和这手做菜的手艺,估计没几个女人能扛得住。
也难怪小黄鸭当初会泥足深陷,即便分手了,依旧对他念念不忘。
“林大厨,这几个菜要怎么定价?”
黄小明吃撑了,安逸的靠在椅子。
“国宴的菜品从来没定过价格,这个我也不清楚。”林晏之如实说道。
噗!
张椋正喝饮料呢,听他说的这么轻描淡写,差点被呛到。
国宴厅所有菜品都是用来招待外宾的,当然不可能标出具体价格。
他这么说,确实也没毛病。
可这话听在旁人耳朵里,就好比在说,我炒的菜都是无价的。
没有足够的底气,还真说不出他这个范!
PS:求鲜花,评价票,喜欢的话,评论区敲个1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