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与戏志才都,没活到四十岁。此二人又是同乡又交好,科学的看待此二人相同爱好俗话说“臭味相投嘛”。可能就是此二人早亡的原因之一,东汉末年,有寒食散。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
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
据传,戏志才和郭嘉就喜欢这玩意。不过此时,这二人还没染上这五石散。
这阳翟人才众多,三国中有名有姓的就好几个。邓艽想在灭了波才后找找这些人,特别是郭嘉。
皇甫嵩命人扎好营寨,召来众将安排明日战事。
众人到齐,皇甫嵩发令道:“孙坚”
孙坚出列道:“在”
皇甫嵩:“命汝,明日做先锋领五千只许败不许胜”
孙坚先是一愣,转眼就想明白这是要他诱敌啊!心想怕是,捞不着多少功劳了。
皇甫嵩:“朱儁”
朱儁:“末将在”
皇甫嵩:“命汝明日,领兵二万,埋伏在城外五里处,听见敌军后方喊杀声起便杀出。”
皇甫嵩:“曹操邓艽,命汝二人带本部兵马。阻当敌人援军,可否做到?”
曹操邓艽二人抱拳道:“定不负将军之令。”
皇甫嵩:“好,众将士,明日能否一举功成。且看诸君的了!”皇甫嵩领,剩下兵卒断黄巾归路。
众人:“谨遵将军之令”说完战事,众将各自散去。
邓艽走出中军大帐,就拉位曹操:“孟德兄,二万黄巾皆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如果一举能下,西华这样最好,不知孟德兄以为如何!”
曹操反问邓艽:“子远,欲如何为之说来听听”
邓艽:“明日还是先设伏,援军一退孟德兄。就以二千衔尾追杀,逼降剩余黄巾贼寇,你我二人领兵假扮黄巾混入西华城中。等待皇甫将军援军,孟德兄以为如何?”
曹操:“此招太过行险不妥,须得攻下阳翟城才行,要行此计必须近快拿下阳翟。”
邓艽想了想,点头同意了曹操的说法。一但混进西华城,那也不是邓艽他俩一万人能吃下的。彭脱可是有四五万人,混进去不动手,几分就会被发现。到时候,没有皇甫嵩的援军,就可能全军覆没。
邓艽又道:“那明日你我二人尽快解决,黄巾援军回身攻城。”
曹操也没将黄巾军放在眼里,点头称好。
次日,营中击鼓聚将。按令各自行事,孙坚领先锋军先行。
孙坚也是,不服输之人不然就不会有猛虎之称了。
不让有多少功劳,那我杀了波才也算大功了吧!他这么想正中皇甫嵩算计,就是要孙坚引出波才将其杀了。黄巾本就没多少训练,交战时主将身亡必无战心。击败黄巾就轻松多了!
孙坚来到阳翟城下,指名道姓叫道:“蛾贼,波才快快出城受死。”
此时波才,还在城内。听闻官军城下叫阵,才急匆匆上了城墙。由此可见,官军都兵临城下了,黄巾连个哨探都没派出城。黄巾不亡天理不容竹!太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里了。
波才上了城墙,听了孙坚叫骂火冒三丈。岂有此理,昨日才将你打退今日又来。
波才回:“汉贼,今日某必斩汝”
波才聚集兵马,出城与孙坚浪战。
波才一出城就直冲孙坚而去,波才怎么可能是孙坚的对手。二人一交手,孙坚手中的古锭刀。险些将波才的兵器打掉,孙坚连忙收力,可不能把波才吓退了。
孙坚收势,心还砰砰直跳。哎呀!妈呀!差点宰了波才,也差不多了。又与波才斗了几合,孙坚左臂受了点伤。可以退兵了,孙坚大喊:“贼子利害,某不敌也。快撤!”
波才接了孙坚一刀,先是一沉后又一松。又斗了几合,波才先是一愣后大喜,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明白,又听见孙坚大喊撤兵。就不多想大喜喊道:“众将士随某追,今日某定宰了孙坚小儿。”
波才追出二里,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暗道“要完,这是官军的诱敌之计”立刻大喊:“撤回城内,中计也”
这傻,逼波才,你撤军就好喊什么中计。顿时军心大乱,三万大军停在那不知所措。
孙坚见波才发觉,拉马回身挑衅道:“波才小儿,汝现在才知晚了。”
说完打马上前再次挑战道:“波才,可敢再战”
波才:“有何不敢”打马上前,波才已经发现官军计谋。与孙坚比斗加了小心,可惜在决对实力,面前怎么小心都没用。
波才本打算,孙坚人马少斩了孙坚冲出去与彭脱会合。可惜自己实力不济,孙坚全力攻击之下,只支撑了几回合就死于古锭刀下。
孙坚提着波才人头,骑马围着黄巾军大喊:“波才已死,降者不杀”
此时朱儁埋伏的大军早已杀出,阳翟城下波才出城,城内并未关闭城门。皇甫嵩率领大军,直奔城门。先头一千骑,冲进城内守住城门。
皇甫嵩率三万大军进城,留五千防御后方。怕波才回撤,给他来个腹背受敌。
皇甫嵩还不知道朱儁,已经将那三万黄巾的退路切断。孙坚正在招降,皇甫嵩大军长驱直入。
分部四门的黄巾军,见官军杀进来了。又见城外没有官军,便打开城门逃了。
逃跑的都是反应快的,反应迟钝都已经被堵在了门口。皇甫嵩命人去招降,以免再有伤亡。
邓艽这边,彭脱派来的二万援军。住扎在城外,接到波才领军出城的回报,便领军前来助阵。
邓艽与曹操早就在那等着了,放过探马没多久,就看见黄巾军过来了。
邓艽与曹操总兵力,一万二千人其中二千是骑兵。
还是老规矩,从中切断让其首尾不能相顾。曹操领二千骑,从中冲杀步卒紧随其后。
黄巾军未曾料到,会有伏兵顿时大乱。
邓艽领军杀出,关羽黄忠各二千步卒。邓艽自领一千,在战场外围游走。曹操的二千骑兵,冲散黄巾后,也是场外游走,防止有人逃脱。
曹操与邓艽各自一方,仔细观看战场变化。寻找不足之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每场战争都不相同,只能寻找士卒自身,不足之处加以训练。
邓艽的士卒前进后退,都有章法。前进刺后面一排再上前再刺,二排交替。而曹操的士卒就一拥而上,乱刺乱砍。
士卒不是每个人都不怕死,邓艽的士卒一但有人退缩。队列就有缺口,旁边两人压力大增。
老兵就不会慌乱,新兵就不行了。战场上刀剑无眼,很多新兵就这么死了。
而曹操的士卒虽乱,可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配合还行。
邓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下来后要加上配合作战了。
很快战斗结束,邓艽与曹操遥遥相望。一点头两打马进城,找皇甫嵩。
在县衙找到皇甫嵩,二人将计划说给皇甫嵩。皇甫嵩仔细想想,又叫来朱儁商量一下。
二人决定就按邓艽的计策行事,皇甫嵩招来众将发部命令。
留下一万五千人看守俘虏,维护城中秩序。邓艽曹操各领一万人,假扮黄巾混进西华城。黄巾没有战马,所以骑兵是用不上了。
邓艽曹操命手下士卒,脱去汉军军服,穿上布衣,头戴黄巾。往西华城赶去,而邓艽找来黄巾降卒。询问城中情况,兵力多少大将几人等。
邓艽找来城中不良人,命他们去找郭嘉,戏忠这二人。并说明二人年龄,只要找到这二人立刻来报,不要做任何打草惊蛇之事。
而就在波才出城时,戏忠就偷偷的下了城墙。戏忠知道波才,一去就不回了。
所以自己可不能在这等死,偷偷下了城。将头上黄巾取掉,就往郭嘉那里跑去。
一路七弯八拐,生怕有人跟踪。来到郭嘉家里:“奉孝,汉军马上进城了”
郭嘉道:“这么快!”
戏忠点头道:“是啊!波才太蠢了,这样的人怎么当上,黄巾一方渠帅的?”
郭嘉:“黄巾本就是,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