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回到了家中,简单的和父母交代了一下,开始做出发的准备。
傍晚时分,疱夫出现在了吴杰的书房门口“找我有事?”
吴杰抬起头,对着疱夫笑道“你上次那个孩子,我已经送到稷下学宫之中就学了。”
疱夫看了吴杰一眼“你现在需要我的帮助?”
吴杰点头“你对宋国有什么了解吗?”
疱夫缓缓摇头“我对任何国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吴杰哦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希望你给我几个武艺高强的,关键时刻能够带我从陶邑之中逃出来的属下。”
疱夫眉头微微一皱,道“你要去宋国?”
吴杰道“不是我要去宋国,是大王让我去宋国。”
吴杰倒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疱夫。
疱夫沉默了一会,道“你什么时候出发?”
吴杰道“三日后我会去拜见大王,然后就出发。”
疱夫道“到时候会有人拿我的信物来找你的。”
等到了疱夫的承诺,吴杰多少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比较无奈的事情,毕竟吴杰的手中并没有什么太过可靠的力量,吴氏一族这边虽然也有近百名精锐护卫,但若是以杀出陶邑的标准来看的话,多少还是太过困难了一些。
找疱夫,主要是疱夫手下的确是有不少武功高强的奇人义士,关键时期说不定能够起到鸡鸣狗盗那样的作用。
就在吴杰出发的前一天,另外一个让整个大陆震动的消息从临淄传到了大梁城。
齐国国君田午,在三日之前于临淄宫中病情突然加重,经医生抢救无效后去世。
太子田因齐在诸大臣和公族的保举下继位成为新一代的齐国国君,并以齐候的名义对天下发丧。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吴杰自己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个老亲家,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走了呢?”
如果早一点的话,那么吴杰就可以争取作为魏国的使者前去临淄吊唁,又或者晚上一两个月等吴杰从陶邑回来也行,但偏偏在吴杰出使宋国之前,这就有点让人蛋疼的意味在里面了。
出使的日子到来了,吴杰进宫觐见大王魏罃。
魏罃郑重的将使者节杖交到了吴杰的手中,然后拉着吴杰坐了下来,道“吴杰啊,你这一次的出使,任务很重啊。”
吴杰现在也是个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油条了,当即正色道“请大王放心,臣已经会让那戴喜逆贼知道他篡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更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大魏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这种谋朝篡位的叛逆行径!”
吴杰的这一番话颇为慷慨激昂,让魏罃的脸微微一热。
魏国怎么来的?那不就是篡了晋国的家业嘛,所以明知道吴杰说的并不是自己,但是魏罃心中还是隐约有那么一点点的心虚。
魏罃咳嗽一声,道“吴杰啊,你可知道这戴氏取宋,背后的支持者是何人?”
吴杰楞了一下“还请大王赐教。”
宋国毕竟是一个小国,并没有太过被魏国这样的天下霸主给放在心上,所以对于宋国和戴喜的资料其实是少之又少。
这种被忽视也同样体现在吴杰的记忆上,竹书纪年对于戴氏取宋这一段的记载也并不能够算得上详细,这就让吴杰对于戴喜和宋国的情况缺乏一个了解。
魏罃看着面前“虚心求教”的吴杰,心中多少也有几分自得,道“其实这一次戴喜如此大胆,主要是齐国和楚国在背后做推手。”
“齐国和楚国?”吴杰想了想,开口道“莫非是和我们大魏有关?”
魏罃点了点头,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道“不错。被戴喜所杀死的宋侯,前不久才刚刚前来朝见寡人,寡人已经和宋侯说了,只要宋国能够如同卫国一般投效寡人,那么寡人自然能够保宋国上下平平安安,可是这个戴喜嘿,不识抬举!”
吴杰这一听,总算是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卫国和魏国,读音虽然相同,但是国势完全不同。魏国现在是天下霸主,而卫国只不过是在魏国羽翼下瑟瑟发抖的一个小附庸国。
根据历史的记载,卫国后来甚至还取消了自己的国号,自我降格成为魏国的一名封君,等于是被魏国完全吞并了。
既然魏罃摆明车马希望宋国成为第二个卫国,那不就是想要宋国当魏国的附庸国么。
看起来被杀死的宋侯应该是倾向于同意,而杀死宋侯谋朝篡位的这个宋国司城戴喜则是一个反魏派,所以戴喜在暗中取得了齐国和楚国的支持之后就立刻发动,趁着魏国还没有出兵控制宋国之时抢先一步夺取了宋国的大权。
想明白了之后,吴杰顿时就提醒道“若是如此的话,大王接下来出兵宋国,恐怕会被齐楚两国所阻挠啊。”
魏罃哼了一声,道“无妨。如今齐国正是国丧期间,齐候因齐又在我大魏之中为质子多年,非常清楚大魏的强大,他是不敢轻易和大魏对抗的。没有了齐国只有一个楚国的话,那就完全不足为虑了。”
魏罃说话的时候自信满满。
吴杰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王,不要忘了秦、韩、赵三个国家,这三国虽然都被大王击败了,但是难保心中没有怨言。以臣之见,大王应该派出使者说服赵国一同出兵,赵国只要一出兵那么韩国必然也会跟随,如此一来三晋齐发,即便是秦楚齐三国联手,也不足为虑了。”
魏罃眉头微微一皱,看了一眼吴杰,道“这些事情寡人自然会和中山君商议,你只需要安心当好你的使者便是了,明白了吗?”
魏罃的语气有些严厉,明显透露出了不高兴的意思。
吴杰心中暗叹,知道这位大王自从成为了夏王之后已经膨胀了,多多少少有了几分目空一切的意味在里面,像吴杰这种魏国可能会有风险的说法,是魏罃现在听起来觉得很扫兴的说法,自然就不会被魏罃所采纳。
吴杰低下了头,对着魏罃道“大王教训得是,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