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使节(1 / 1)摩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几天,朝廷枢密院令一份接着一份来到仰光,将整个攻略安南计划勾勒的事无巨细。

正如罗万化所料,朝廷将分两路进兵。一路新军一万,由龚显率领,从蛮莫出发,半渡半行,翻越长山后,进入莫朝宣州府。

龚显到达宣州后,将再次上船直放升龙,与莫氏之兵汇合,统一指挥后向南攻清化。与之同时,由广州出发的两艘炮舰护航十艘兵舰,也将直取清化。

朝廷已经下旨莫朝,要求莫敦让汇聚敢战之兵,委国听命,与朝廷一起讨伐郑松,追究其弑杀黎朝英宗之罪并问黎氏擅自称帝,违制科举,乱朝廷法度等罪。

越南都统使莫敦让老兄接到朱翊钧的副本谕旨,险些乐的抽过去。因为郑松去年北征甚急,一战而克山南,把北朝吓得一夕三惊,遣使赴朝廷重申顺承之意:

“臣窃念本国土地、人民皆天朝所有,自陈氏既绝,黎氏承之,而僭称皇帝,不请命而僭号改元,制大诰而自比禹汤文武等臣等献关内附,蒙世宗嘉纳。今黎郑兴师攻我,非伐臣也,乃攻朝廷之土也”

然而万历十一年的时候皇帝的整个精力都放在蒙古、西海,对于安南这个煮熟的鸭子并未纳入攻略重点,因此对莫氏求救置之不理。莫敦让被郑松围了升龙,险些升天。

可叹莫敬典当政期间,北朝兵强马壮,与南朝相争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黎朝郑氏处于守势。隆庆四年,第一代郑氏家主郑检病亡,其子郑松、郑桧内讧,莫敬典趁机南攻,郑桧不敌之后领兵投降,导致黎英宗逃离清化,跑到了东山。后来他册封郑松为左丞相,调度众将,以抗莫兵。

郑松坚壁清野,莫敬典久攻不下,粮尽撤军,黎朝收复清化。郑松因功封太尉、长国公,权柄日重。黎英宗忌惮郑松,与大臣密谋铲除之。谋泄,郑松弑杀黎英宗,迎立英宗第五子黎维潭,年号光兴,为黎朝第十六位皇帝。此时的黎朝,就剩了点皮还挂在郑氏政权的脸上。

郑松统一南方之后,日夜图谋北伐,双方攻伐无已。莫敬典死后,郑松连战连捷。万历十一年,一战而克南山,莫朝震恐。

如今皇帝诏书抵达,声称打击郑氏,拨乱反正同时问罪黎朝,近乎全数推翻了明宣宗以后的安南政策。莫敦让已经被郑松打的即将守不住升龙,见到旨意如同死里逃生一般。

然而,隐藏在这道诏书其后的道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以扶植纲常论,篡位黎朝,擒杀黎昭帝,弑杀黎恭帝与皇太后的莫朝才是打击对象。

其实,安南北朝莫敬典篡位黎朝后,因为做出献土表态,明世宗以“莫氏篡夺之事难明”为由,装聋作哑,对安南使臣求告朝廷为之做主的要求视而不见,准许莫敬典三年一贡当时军力孱弱,打的还是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如今大明已非世宗时的大明,因需要大块殖民地舒缓帝国南方人口压力,不再坚持“两个安南”的模糊政策,亲自下场了。

莫敦让看到正式诏书副本,郑松通过情报得到抄本之后,两人都明白了明朝廷的意图:重新将安南纳入版图并郡县之。对于莫朝来说,莫敬典于嘉靖时为了获得朝廷的支持,已经内附献土,并将升龙改称“东关”。

万历十一年,莫敦让再次上表,对朱翊钧重申安南乃朝廷之土的保证这也正是他在即将穷途末路时,能够获得大明支持的理由。

已经做好进北部山区打游击的莫敦让狂喜暂且提,黎朝太尉长国公看到朝廷给予北朝谕旨内容之后,夜不能寐,不到半月,头发白了一半。

安南南北之争加上黎朝内部的“阮郑”之争,早已经把国家的战争潜力抽干。此时南北双方,郑氏武功最盛,兵马也不过五万之众。

以五万疲惫之兵,抵挡一战击灭莽应龙的大明新军,郑松用脚指头想也打不过。随着大明皇帝诏旨在安南的广泛传播,清化城已经陷入恐慌。光兴帝反复召见郑松,问他能否保住清化如果保不住,咱们是投降还是往南跑。

郑松回奏道:“皇上不必紧张。如今大明灭缅已经五年,兵锋所向,寮国、暹罗、占城等无不自危,臣将派遣使臣,点明唇亡齿寒之意,或可阻挠北兵。”

“其次,臣听闻葡萄牙夷已被西班牙夷兼并,而大明与西班牙夷交恶,吾已遣使,赴满剌加求见其总督,或可能借来助力。”

“三者,臣请皇上南狩,前往东山,以策完全。”

“至于最后一节,我朝虽然恭事大明,但明廷不允我朝贡,至今五十七年了。臣请遣一精干使臣,赴大明京师朝贡或可收缓兵之效。”

光兴帝黎维潭此际十八岁,十二年的傀儡生涯早就把他的骨头抽掉,毫无英武之气。听长国公如此说,他脸色惨白落泪道:“长国公说的是。吾闻以小事大,理势之常,不过皇帝名号,有甚可惜?吾就算称都统使,又有何妨?”

郑松听黎维潭这话,如鹰隼般的眼光在他脸上一钩,冷笑道:“陛下为都统使,将置臣于何处?”光兴帝嗫嚅而不能答。

郑松起身道:“臣料北兵南来,必然合莫氏之兵。莫氏鼠辈早已丧胆,见臣之将旗,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若能乘隙败之,未必不能守一个和局还请皇上准备一下,您先去东山罢。”

万历十二年九月,黎朝使臣郑仲傀携带贡物到达广西,言辞甚贡,请广西巡抚代奏朝廷,准他入贡。

为了能获得朝廷许可,使者郑仲傀替光兴皇帝起草的拜表中有“臣,都统安南,不过为陛下守土君父与臣相隔不通问,臣每思之,椎心泣血”等。

然而,俏眉眼做给瞎子看,广西巡抚吴文华告知郑仲傀,安南黎朝多年不与朝廷通贡,如今大兵压境,方虚与委蛇,蛇鼠之性,令人不齿直接拒绝其入境并责令他立即返回清化。

郑仲傀乃黎朝进士,汉学精通,以中国历代抚缓远人诸般历史记录论证吴文华这样做不对,并且大段背诵太祖宝训,指出朝廷兴兵攻越与祖训不符。

吴文华听了冷笑道:“太祖时,航路未辟,大船不足千料,安南之土与中原隔山望海,治理不易,得地不足以富国,得其民确不足使令,太祖方有此言。”

“然至成祖时,安南何曾有都统使,我朝郡县其半也!黎利反贼,抗拒天兵,得其一逞。夜郎之国,也敢称孤道寡,帝之一隅,何其可笑!”

“吾皇欲制霸宇内,卧榻之旁焉能留汝等酣睡!你不必以言辞动我,速速回报你家郑主,面缚膝行,来此谢罪,未必不能留其苗裔。若继续冥顽不灵,天兵一至,种类绝矣!”

郑仲傀激将、哀求、贿赂等招数都用上了,也没得到吴文华的允许,只能大哭而返。

而与之同时,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徐光启伯爵带队的第一个大明使团,终于抵达了欧洲。

共计五艘盖伦大帆船,经停果阿、卡利卡特、蒙巴萨、莫桑比克、索法拉之后,就绕过了好望角这是本时空中华民族永远要载于史册的一件大事,徐光启成为有文字记载一来第一个绕过好望角的中国人。

好望角的风暴给了长途旅行者一个深刻的教训,中国使团在巨浪翻涌的大西洋颠簸起伏,而跟着使团一起行动的罗明坚除了祈祷葡萄牙船长和水手们给力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在付出两名使团成员病死的代价后,使团终于到达了非洲西海岸。补给点变得密集起来,使团也得到喘息之机。终于在一整年后的万历十二年九月初七,到达了访问欧洲的第一站里斯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