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达成合作协议(1 / 1)风起松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很好的想法,却遭遇困境,陈岩有些无奈。

忽然,陈岩面带神秘色彩,悄声问道:“哥,你是个富二代吧?”

李松摇摇头。

陈岩表示不信:“哥,对我还保密啊?你要是家境一般的话,就算真想帮我,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吧?说起来,我对你只有佩服,你家庭条件好,却为人低调,技术又厉害,我真想问一下,能给我们普通人留条活路不?”

李松笑着摆手:“别谦虚了,你可不是普通人。”

他对陈岩的看法已经完全改观:这是个奇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啊。

他开始明白系统的意图了:一个人才,在未达之时就进行感情投资,无疑是效果最好的。

而陈岩的眼睛也在不停地眨巴着,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终于,陈岩下定了决心,提议道:“哥,咱们两个合作吧。你能拿出资金,又有这个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咱们两个是再合适不过的合作伙伴。”

李松自然求之不得:“没问题啊,咱们就先利用业余时间干起来吧。”

陈岩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种高风险的项目前景难测,先私下里试着做个Demo(演示版)是最稳妥的。如果效果好,再去寻找风险投资。等拿到了资金,才可以考虑出来全职做。

不过,在如今这个商业化的社会里,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李松随即发问:“咱们两个的股权该怎么划分?”

陈岩想了好一阵才回答:“本来,你如果只出资的话,我肯定得占60%,因为我不想这么早失去控股权;但你不仅出资,还搞研发,那就你占64%,我占36%吧,你看如何?”

李松点点头。同为程序猿,他自然理解:搞技术的人都有一股傲气,不甘人下。陈岩在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却欣然选择当老二,可见是真的心悦诚服。

就这样,一件大事确定了下来。

临分别前,李松问道:“你爸换病房得加多少钱?”

陈岩有些不好意思:“大概1万吧。算了,这笔钱还是我来吧,已经麻烦你太多了。”

“不行,说好了我来解决的嘛。”李松说着,飞快地转了1万过去。

这一次,李松心甘情愿,异常痛快。

陈岩感动得无以复加,伸出双手:“哥,啥也不说了,合作愉快!”

李松用力握了握:“合作愉快!”

告别了陈岩,在回出租屋的路上,李松感觉压力陡增。

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他要为知心系统研发“聊天机器人”,难度不小;另一方面,以后所需各种费用都由他出,直到获得风投为止。

从股市里赚的钱,已经用掉了12万,剩下的还要租服务器等,已经比较紧张。未来肯定还有大笔开发费用,他已别无他法,只有继续仰赖股市了。

这让他意识到了老魏的空前重要性:以后的创业之路,至少起步阶段要依靠老魏了。

元旦过后,他就再没有见过老魏,也不知道在忙些啥?他决定去看望一下。

来到老魏家,见老魏还在不停敲着键盘。

“老哥,周末还研究股票啊?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哪有那么容易?保险ETF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老魏叹道:“而且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事件驱动也选不出股票。”

“哦,难怪你一直没再推荐ETF呢。”李松有点着急:“马上要过年了,难道就找不到什么机会吗?”

“过年?”老魏抬起了头:“如今这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我都没注意到。”

“你是太过沉迷于股票了。”李松笑道:“我觉得你都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呢。”

说到这里,李松有些疑惑:老魏的儿子呢?快过年了也不回家看看么?

认识老魏几个月了,却从没见老魏提起过儿子的事,他也不便去问。

老魏陷入了沉思,半晌后说道:“有了,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买红酒ETF。”

“塑化剂的事情还没完呢,酒类的股票还是不碰为好吧?”

“红酒的生产过程跟白酒不一样,很少接触到塑料,因此塑化剂完全符合标准。你看红酒股一直都在正常交易,没受太大影响。”

李松摇摇头:“就算红酒没问题,也没必要非盯着这个板块不可,可以选别的啊,比如食品ETF。”

“小兄弟,我跟你说,食品板块股票太多太杂,还真的只有红酒这个板块,过年的时候机会最大。”老魏站起身踱步:“你想想,咱们中国人过年走亲访友,肯定得喝上几杯,这习惯保持了几千年,哪那么容易改变?既然白酒暂时不能喝,那就选红酒咯。”

李松仔细一想,深感此话有理:“好,那我下周买点红酒ETF。”

“嗯,这次你可以持股过节,因为年后如果红酒销售数据好的话,会迎来真正的主升浪。”

“明白。”

周一开盘,李松投入50万资金,买进了193200份红酒ETF。

几天后,因为过年,股市休市,单位也放假了。

李松告诉父母:单位里要赶项目,他过年就不回去了。

其实他很想回去探望一下父母,但是眼下他要全力以赴研发聊天机器人,实在脱不开身。

前几天每晚抽空编程,由于时间有限,进展不大。如今春节休假9天,正好可以集中精力搞开发。

说起这聊天机器人,第一步必须先把“分词”做好。

所谓分词,就是把一句话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词,这是后面正确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也经常出错。

史上著名的那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是一个令人抓狂的例子,不同的断句方法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理解。

当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现代生活中仍不乏引发歧义的句子,请看这句:今年我国取得辉煌科技成果。

经过分词处理应该变成:今年、我国、取得、辉煌、科技、成果。

可是,李松在一家新闻网站上看到这句话时,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今年我国取得辉煌科技(8.14,+0.36%)成果。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股市里刚好有一家名叫“辉煌科技”的上市公司,而这家网站大概是金融色彩浓厚,采取了股票名称优先的原则,因此分词的结果就成了:今年、我国、取得、辉煌科技、成果。

而其中的“辉煌科技(8.14,+0.36%)”表示最新的股价及涨幅。

像这种情况就是分词不当引起的,然而在新闻网站中却并不罕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