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11章 函谷关(1 / 1)哈拉尔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谢公子。”嬴政谢了一声,随后又道:“公子能否再帮嬴政一个忙?”

“请讲。”

“以朕度之,阳泉君生性多疑,恐不会轻易罢休。待会儿,他可能会在前面的官道上等着,搜查公子的马车。”

闻言,韩非的眉头一皱:“阳泉君这般胆大妄为?”

“公子,阳泉君的为人你可能不了解。此人仗着其姐是华阳太后,在秦国嚣张跋扈惯了,似公子这般,虽出身韩国宗室,又是使者,但阳泉君不会太过在意的。适才公子只是吓唬阳泉君一番,但是一旦阳泉君回过神来,势必要对公子的马车进行搜查,以了却心中的疑虑的。”

“公子如何得知?”

“猜的。”

这自然是猜的。

嬴政可是学过心理学的,对于芈宸这种人颇为了解。

有种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偏偏性子还多疑,脑袋是迟钝了一点,但回过神来,那肯定是不依不饶的。

韩非蹙眉道:“既然如此,公子意欲何为?”

“朕欲藏匿于官道附近的山中,公子可先行,待阳泉君走后,或者行出十里不见阳泉君,公子再过来接朕。”

“善。”

韩非亦是不敢马虎。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

嬴政若是一着不慎,小命就没了!

随即,嬴政就下了马车,跑到旁边的山林当中躲起来。而韩非则是按照他的吩咐继续前行,不出六里的路程,果真看见阳泉君芈宸的车驾就挡在官道上。

韩非下了马车,看见这架势,顿时黑着脸道:“阳泉君,你这是作甚?”

芈宸笑吟吟地道:“韩非公子,最近我听闻有钦犯流窜于这附近,奉吾王诏令,不敢懈怠。请公子让吾的随从好好搜查一下公子的车马吧?”

“这……阳泉君,你好大的胆子!”韩非怒道:“吾可是韩国的使者!你怎能这样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吾藏匿你秦国的钦犯?吾一定要在秦王面前告你一状!”

“公子请便。”

芈宸已经失去了耐性,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随之挥了挥手,道:“给吾搜!”

“诺!”

芈宸的随从纷纷跑过去,就在韩国使团的队伍中一一搜查,重点是韩非所搭乘的马车。当然了,嬴政的年纪尚小,身材并不高大,故而换上士卒衣甲混在队伍当中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而韩国的使团,虽也有不少的甲士,但是韩非没有下令,他们都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轻举妄动的。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事儿虽是芈宸干的不厚道,但是韩国使团的兵将一旦跟芈宸的随从大打出手,则必然又酿成一个重大的邦交事件,导致秦韩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以至于秦国以此为借口,拒绝韩王的割地求和之请,再让蒙骜挥师攻取韩国的十多座城池,那都是说不定的!

搜查了好久,随从们都一一过来向芈宸禀告。

“没有!”

“主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闻言,芈宸的脸色一阵变幻,忽明忽暗的,就能吞了一只活苍蝇,真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阳泉君,你不打算给吾一个交代吗?”韩非沉声道。

芈宸笑了笑,向着韩非作揖道:“韩非公子,得罪了。这一切都是误会,误会。在下告辞。”

说完,芈宸转过身就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看着芈宸的队伍渐行渐远,韩非心中松了口气。

这真是太凶险了!

若非嬴政机警,怀疑芈宸可能会耍一个回马枪,前来搜查,一旦芈宸真的发现嬴政在他韩非的马车中,估计不但嬴政要死,韩非也要将因为包庇嬴政,继而被芈宸惦记上,可能在秦国死得不明不白的。

芈宸这般行事,秦王异人肯定是不知道的。韩非这个知情者,芈宸肯定是不会让他活着的。

躲过一劫后,韩非庆幸不已,又对嬴政十分的钦佩。

这孺子真是一个妖孽啊!

小小年纪,就已经这般聪慧,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韩非的心中感到十分的忧虑,倘若有朝一日,嬴政果真成了秦王,韩国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吗?

韩国崛起之大业,几乎是奢望的,韩非自己的心里都没底,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秦国发生内乱,继而跟三家分晋一般,变得四分五裂,这样韩国才能有崛起于中原之机会!

韩非又回到之前的位置,将嬴政找回来。

“若无政公子之提点,今日之事,恐不能善了啊!”韩非感慨万千地道。

嬴政淡淡的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不小心一点,我嬴政早就活不到现在了。”

“好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公子所言,果真句句精辟,韩非佩服。”

队伍一路畅通无阻,走了大半天,终于抵达函谷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秦孝公所设。

函谷关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此关关城之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函谷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望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函谷关,韩非有感而发,叹道:“这就是函谷关!昔日山东列国之师,数次合纵攻秦,都折戟于关下,亦或是巡弋不前,若无此关,秦国恐早已步了齐国的后尘,或者不复存在了。”

嬴政闻言,淡淡的一笑,说道:“有关如此,固然易守难攻。只是一国之兴亡,不在于关城,而在于人,或者说,在于人心也。”

“公子所言极是。”韩非点了点头道:“昔日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真是荒唐!眼下之秦国,就是没有这函谷雄关,恐怕都难有亡国之难了。”

嬴政并不作答,因为他怕伤了韩非的自尊心。

当此之世,只要秦王不是昏君,不是暴君,只要秦国能一如既往的强大下去,对于山东列国一直采取“蚕食鲸吞”的国策,欲灭六国,不难。

早在秦昭襄王末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就已经是一家独大,天下再无一国能与秦国相抗衡,更再无一国,能抵挡秦军的强盛兵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