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凉生藏身的柿子树长在小院的中央,离厉百程起码五六米。
可那风吹不散的洁白烟气愣是直直的朝这里飘来。
愣神间,已至身前。
只是环绕左右,便再无动静。
“这是...香火?!”
柳凉生犹豫了下,试探性的把蛇尾伸向洁白烟气。
洁白烟气与翠绿蛇尾触碰,转瞬就融入了柳凉生的蛇躯。
前所未有的饱腹感与厉百程的祈祷声同一时间出现在柳凉生的脑海中。
“信男厉百程愿诚信供奉,请柳仙保佑我家门楣....信男厉百程愿诚信供奉,请柳仙保佑我家门楣....”
一句一句,毫不间断。
柳凉生甚至感觉到了此刻厉百程心中的胆怯、害怕,还有坚定。
此外,冥冥中还有一种奇妙感觉,似乎在催促着柳凉生做出选择。
接受,
或者拒绝。
“嘶嘶~”
“保家仙?”
“这世界好像比我想像的有意思多了。”
看着远处磕得头破血流的厉百程,柳凉生轻吐蛇信,黄色的竖瞳中露出一丝玩味:
“我答应了!”
被脑中突然响起的陌生男声吓得身子一僵,厉百程下意识的看向院子里那株枝叶繁茂的柿子树。
此时,太阳从东方升起。
一缕晨曦落在树梢,为那条浑身翠绿的美丽毒蛇披了一身神光.....
..............
河贝省燕郊镇最北边,有座一进式的小院,大门顶挂了一个算命的招牌。
看姻缘,看风水,取名改命无所不包。
进了街门,再往里走直接就是院子,中间摆了一幅木制隔断,头画了个黑白色分明的太极八卦图。
太极隔断后,是一株长得极好的柿子树。
干直叶茂,亭亭如盖。
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一副秋天模样。
这里便是厉百程的居所。
他每日都起来的很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但并非忙着洗漱吃饭,而是对着神像祈祷。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愿已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报三重恩,下途三途苦....”
“哎~又来了...”
房梁,一条蛇盘着的小青蛇望着下方虔诚的老神棍厉百程,不禁用蛇尾轻抚额头。
落户厉百程家这都两个多月了,可柳凉生每次看到这样的骚操作,也是哭笑不得。
无他。
下面那张小小的香案,太道君和西天佛祖放在一起,每日响个不停的念佛经旁边就是武财神。
它们都享受着一盘贡品,一份香火。
其实像是这样的合坛,在野路子出身的算命先生家里也实属平常。
人拜神,又哪里敢嫌多呢?
这也广撒网多捞鱼,反正拜得多了,总有一个灵的不是吗?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所以几千年来的信仰之争到了这些神棍手里头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柳凉生估摸着,好在这台的这几位都是不受香火的泥塑,真要是哪天通灵了,首先要收拾的就是他厉百程。
老惨的那种....
拜完大神,就轮到柳凉生了。
作为这张香案第五个神位,虽然摆在最边,可小小毛仙儿却比其它几位大神更有牌面。
刷了桐漆的黑红色神牌,书“柳仙”两个大字。
牌位前单独摆了个小小的香炉,里头的香灰比之隔壁那四位加起来还要多得多。
“凉生大爷,弟子厉百程恭请您老人家吃饭咯。”
刚拜完几位大神,厉百程重新拿出三根线香,点燃,插,十分郑重的拜了拜。
三根线香徐徐生烟。
在厉百程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三团弹珠大小的洁白烟气从消散的青烟中分离而出,飘向了房梁的青蛇。
“吸~”
一口蛇吸,香火入肚。
“嘶嘶~”
感受着半饱的肚子,柳凉生吐了吐信子,有些百无聊来。
相比于第一次的绵绵不绝香火线,后来的时候都是这种小团小团的香火球。
显然,厉百程没有那会儿的虔诚。
想想也正常,总不能要求每次都磕得头破血流吧?
溪水长流,绵绵不绝也还行。
一顿饱和顿顿饱柳凉生还是分得清的。
解决了日渐高涨的饭量问题,他这段时间就是条“咸鱼”,已经快两月没出去捕食了。
不过再宅,他也没忘记报恩的事儿。
只不过换成了更为隐蔽的指点。
说真的,早在两个月前柳凉生就发现。
受益于前世互联网时代疯狂的信息轰炸,他一个非专业领域的“人”,都比厉百程这样的旧时代神棍们懂得多。
至少他不会对着道教的太道君说:“阿弥陀佛....”
在知识的广度,柳凉生更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有识之士。
因此成为厉家的保家仙后,柳凉生就好好琢磨了下厉百程的“工作问题”。
其实,说来也简单。
像厉百程这样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全靠几本相书忽悠的神棍太多了。
别看个顶个的“经验丰富”,可则都是些江湖套路。
反正就是忽悠,怎么好怎么说。
若是应验了,那人家自然会回来还愿,如果遭灾了,那很多人也大抵是不会再来找他的。
这样安全是安全,可就是赚不到什么钱,发不了财。
说白了,很多时候人家心里敞亮着呢!
就是来找安心,跟现代很多人找心理辅导师差不多。
但大街算命先生那么多,没必要非你厉百程不可。
今天有空了,烦闷了,就到街逛逛。
路过街口,从一堆算命的里随便挑一个唠唠嗑。
这样一来,自然赚不到什么钱,勉强糊口罢了。
可遇到了柳凉生之后却不一样了。
用柳凉生前世的话说,那就是同质化太严重了,本身没有核心竞争力,又不会自我营销,只知道埋头苦干,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
那怎么样才能有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神棍呢?
柳凉生总结了一下。
一定要装得很低调!
毕竟神棍这种东西要有逼格,拉人算命,那就太lou了。
人们总是对神秘保持的敬畏,特别是那种只见其名不见其人的隐士高人们。
可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那些隐士高人都在江湖消失了几十年,可每每在茶馆酒楼却总有人在为他扬名?
真实的情况是,那些号称隐士的诗人在诗中写自己爱慕山水,自己不要名利。
其实吧....
绝大部分都是想通过诗词展现文采,才干,好让朝廷知道,聘请自己做官。
这样既保全了他们不慕名利,寄情于山水的高尚情怀,又得到官位。
可谓是当了那啥,还想立牌坊。
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他成为了隐士的代表。
但出身官宦世家,他20多岁就凭家里的关系出仕。
之后一会儿归隐,一会儿又做官,在庙堂和深山之间反复横跳。
这与其说是“隐士”,倒不如说是没当自己想要的官,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罢了。
而像提出“全性保真”的杨朱,连自己的理论都懒得整理成书传下来,那才是真正的隐士。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个人的追求,柳凉生都不好对此做什么评价。
当然,柳凉生可不是想让厉百程成为后者。
要厉百程脑袋秀逗了真想当真隐士,柳凉生非得打断他的另一条腿不可!
真要做隐士了,那他的恩人施珍珠吃什么?用什么?
他只是想给厉百程搞几个噱头,做做营销而已。
想清楚了之后,做法那很简单了。
算命先生嘛~
最看重的就是灵验。
厉百程花了半辈子也没做到的事,可换了个“人”却很容易!
蛇类的对于天气的感知可不是盖的!
不都说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吗?
因为蛇在气温、气压和大气温度等有异常变化时,能灵敏地感知并作出反应。
柳凉生直接把天气变化告诉厉百程,那他不就是一个能预知未来气候变化的“得道高人”了吗?!
随随便便就把周围的人给镇住了。
也有人不问天气,就想问问运势前程的。
这还不简单?
要论这燕郊镇消息最灵通的,不是什么包打听,而是他柳凉生。
在这没有网络的时代,柳凉生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就是在别人家房顶听墙根。
比如李家的媳妇在外偷人,张家的姑爷那个不行,周家的少爷其实是个野种.....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虽然大多数看起来没什么用,可要是遇到了对得人,那就不一样。
信息整合一下,不需要每次算命都准,但只要有一两件事闹大了,那他厉百程这跛脚半仙的名号不就打出去了吗?
所以自此之后,厉百程的生意是一天好过一天,日子也越来越舒坦。
从最开始起早贪黑的外出摆摊,变成了如今别人门求着他算。
跛半仙儿的名号甚至传到了隔壁的几个镇子。
那逼格是蹭蹭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