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母亲,安好(1 / 1)无定河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再过几日就是唐姑娘生辰,今年是唐姑娘的及笄之年,想必会大办酒宴。”青木跟着马车进城。

“若是能送上合人心意的贺礼,唐姑娘肯定高兴。”

“嗯。”李奕点头,这倒也是个契机。

想来这笄礼过后,上唐府提亲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借这次机会,他也好摆明自己的身份。

“要不要属下去知会唐尚书一声?”

“嗯。”

城外山林。

唐菀还是第一次去菩提寺,这些年唐祁嫌少让她出城,过年过节上庙祈福都在城北城隍庙里。

她倒是也想过私自出城去见龙汐,只是想着看过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左右还是没去。

“小姐,到了。”

马车停在寺门前,唐菀利落下车,看着门前的石墩,高大威猛。

寺门上的菩提二字金水包浆,入木三分,很是肃穆。

“施主,请问有何事?”正清扫大门的扫地僧看着她盯着大门不言不语,上前询问。

“我找龙汐,我是她女儿。”

哪位僧人上下打量她一番,侧身为带路,“施主,随我来。”

僧人带她走过幽深小径,到达一处茅草屋,便走了。

唐菀看着四处青竹葱葱郁郁,草屋四周用栅栏围着,院中开了几畦菜田,生机勃勃。

她推开门走进去,许是昨晚下了雨,院中泥泞不堪,踩在稀疏的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她才突然心酸。

堂堂国公府嫡女,何苦来这里?

“来了。”伴随一声平静如水的女声,龙汐着一身布衣缓步从屋里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恬静的笑意,看着让人如沐春风。

唐菀远远望着她,几年不见,母亲脸上多了几道岁月的痕迹,眉鬓多了几丝乱发,平添几分苍凉。

“母亲。”

龙汐冲她招了招手,“过来。”

记得幼时母亲唤她吃饭便是如此模样,脸上淡淡的笑着。

唐菀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龙汐跟前儿,顿时跪在青石板上。

这些年来,从未在母亲身旁侍奉,这一跪是应该的。

“母亲,安好。”一字一句相隔太久,字里行间,夹杂着这些年的歉意。

她抬头看着龙汐,心中才明白,亲人之间,哪怕从未联系,但再见之日总是会心中思绪万千,都想述说。

“起来。”龙汐双眼已经湿润,拉着唐菀走进一旁的草棚,“坐下说。”

“这些年,您过得好吗?”唐菀捧着龙汐给她盛的茶水,低声询问。

“都好,草屋虽简陋,却是一应俱全。”龙汐看着她,脸上满是笑意。

不似从前那番不冷不淡的神情,此刻在她身上,唐菀感受到一个真正母亲对孩子的关怀。

龙汐握了握她的手,满心满眼的看着她,欣慰道:“好孩子。”

“母亲,你跟我回去吧。”唐菀反手握着她,笑着。

龙汐抽出手,神色严肃,“现在还不行。”

“是因为府里的小娘吗?”这些年,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龙汐会那么绝决地离开唐家,如今看她在这里的生活,更加不理解。

刚刚龙汐看她的眼神明明就是那样的惦记,可为什么,为什么要抛下她?

龙汐摇头,抚了抚唐菀的额头,道:“她们都是可怜人,我选择离开与她们无关,很多事,我们别无选择。”

“到底是为什么?”唐菀困惑,“或许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没办法的,姓氏是总所周知的,血缘是刻进骨血的。”

唐菀顿时哑言。

龙汐起身端来几道简单的素菜,和两碗白饭。

唐菀接过筷子,安心吃饭,青菜可口,米饭香糯,好久没有这么安静地吃一顿饭了。

“听说临安云家公子上门了?”

唐菀抬头看了看龙汐,眉头一皱,无奈道:“外公安排的。”

“那你和秦王李奕呢?”

唐菀顿时放下筷子,严肃地解释:“我和他萍水相逢,点头之交。”

龙汐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弄得她莫名心虚。

“真的,这次也就是为了立太子妃一事,我和他们才会有交集,以后桥是桥路是路,没多大干系的。”

见孩子这么认真,龙汐只能笑着应。“是是是。”

孩子的心思又怎么逃得过她的眼睛,只是如今朝中的局势,还是不能随意占位啊。

“再过几日便是你的生辰,今年你及笄,之后少不得便要议亲,你且认真想想,以后想找个怎样的夫婿。”龙汐为她夹菜,起身去盛汤。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以她的身份,这亲事怕是自己做不了主。

“你放心,你的亲事,没人能插手。”

听着话,唐菀一愣,父亲也说过相似的话。

“母亲,父亲也说过,我的婚事由我自己作主,你们是不是……”唐菀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只是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上一辈人的事,上一辈的人解决,你啊,就好好想想要找个怎样的夫家。”

“我还小。”我还未成年呢!唐菀满脸委屈。

“其实李奕不错。”龙汐眼中深沉,唐菀看不清。

“不过还是看你自己,这事也不急,慢慢来。”

闲聊许久,龙汐担心她路上晚了,也没久留她,毕竟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着。

龙汐送她到寺门前,临走前龙汐从衣袖里的拿出白布包裹着的一只白玉嵌金的凤簪。

“及笄之日不能亲手为你束发戴簪,就让为娘提前为你戴上。”说着,龙汐抚着她的头,熟练地将一缕青丝挽上发髻,再用玉簪螺髻。

“去吧。”

唐菀点头,眼中含泪,向龙汐行礼,转身上了马车。

透过车窗看着寺门前那越来越模糊的身影,泪水才啪啪啪低落。

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头上的玉簪,仔细回忆当年母亲执意出府时发生的事情。

那时她并不在意朝堂纷乱,自然没什么印象,如今她倒是想好好查一查。

“小姐,你可回来了!”一进梧竹院,春华秋实一并跑到跟前迎接,都是一副出了大事的模样。

“怎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