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儿与太子出了牡丹园,去了县衙。
后院里,太子与戚元儿坐在院子里,县太爷是个豪爽的人,拎着坛酒就出来。
“来来,这可是女儿红,专门为女儿出嫁时酿的,这女儿走了一年了,你们也是第一次回门吧,来,趁今早高兴,老朽与太子就一起喝个尽兴。”说着,便将坛子打开,倒了三大碗酒。
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菜。
太子与县令喝完酒后,县令指着其中一盘松花蛋道:“女儿啊,这可是你平时最爱吃的菜,来,看看,还是那个味不?”
戚元儿拿起筷子夹起半块松花蛋,放进嘴里,连连点头,“好吃,娘亲的手艺还真是很棒。”
县令笑着点头。
看着戚元儿喜上心头。
戚元儿也很孝顺,抓起酒坛就替爹爹倒了一碗酒。
酒过三巡,太子与戚元儿站起身告辞,县令见两人共乘一匹马,非要备了一个四人小轿,让戚元儿坐着轿子回长安,也好安稳些。
戚元儿推辞不下,也只好领了这片好意。
临走的时候,县令夫人送了一堆土特产给戚元儿,还特别叮嘱她有什么事情别忘了给家里稍个信。
戚元儿点头。
对县令夫人道:“我与那牡丹园中的大小姐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她家遇到劫难,想要打听一下她父母的去处,万望请父亲母亲大人帮忙寻找一下,女儿代那大小姐给您磕头。”说着,便要跪下行礼,不想却被拦住。
县令夫人看了眼县令,对戚元儿道:“我儿放心,你交待的事情母亲一定为你办妥。”
戚元儿眼含感激之泪,她看着县令夫人,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拜别了父亲母亲,戚元儿上了轿子,在起轿的时候,戚元儿掀开窗帘,看到县令夫人向她点点头,戚元儿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阳元宫。
冯韵舞教凤儿弹琴,还让玉容拿来了戚元儿最喜欢的五弦琴。
凤儿十分聪明,一学就会。
太子与戚元儿回来的时候,听见东宫传出阵阵乐声,戚元儿与太子相互看了一眼,便两人一同去了东宫。
进入寝殿内细看,凤儿在弹琴,冯韵舞在跳舞,玉容在看。
戚元儿看了眼太子,谁知太子竟饶有趣味的站在那里看着冯韵舞。戚元儿走到玉容身边,拉了下玉容的胳膊,转身走了。
玉容看了眼冯韵舞,走过去拿着琴拉了凤儿离开。
西宫内。
玉容看到戚元儿正在镜子前坐着。
她走过去,帮忙戚元儿将头上的钗饰拆了。
“太子妃娘娘。”凤儿扑过去抱住戚元儿。
戚元儿笑着将凤儿抱在怀里。
“好凤儿,今个都做什么了?”
凤儿道:“跟韵舞姐姐学跳舞,弹琴。”
戚元儿道:“真的吗?我们凤儿这么能干啊。”
凤儿道:“当然啊,韵舞姐姐的舞跳得好美,琴弹得也好听。”
戚元儿道:“是吗?比我的舞跳得还美,琴弹得还好听吗?”
凤儿点头,撅着小嘴,巴巴的看着戚元儿。
戚元儿嘴角一扬,摸摸凤儿的头道:“没事,等明个太子妃娘娘教你骑射如何?”
凤儿听了,拍着小手站起身,在那里转了个圈圈。
戚元儿微笑着看凤儿,只有从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才能感到一点点生活的美好。
玉容将戚元儿的头发放下来,“好了,娘娘。”
戚元儿点头道:“应该传晚膳了。”
玉容低头退出去。
戚元儿拉着凤儿坐在餐桌前。
凤儿问戚元儿道:“娘娘,前些日子的那个姐姐去哪了?”
戚元儿不明白,问凤儿:“哪个姐姐?”
凤儿道:“太子妃不在的时候,有一个姐姐也住进过东宫,不是现在的那个姐姐,是另一个。。。”
戚元儿忽然了解凤儿说的是谁了,她将手放在凤儿的唇边,“凤儿,答应娘娘一个要求,以后永远都不要提那个姐姐好吗?”
凤儿看着戚元儿,眼珠子在眼眶里溜动。
“娘娘,那个姐姐死了吗?”凤儿低下头,泪流下脸颊。
戚元儿被凤儿吓到。
菜已被端到了桌子上。
戚元儿用手指擦试着凤儿眼中的泪水。
“凤儿怎么了?”
凤儿哭着抬起眼帘道:“姐姐跟太子妃娘娘好像,太子妃娘娘不在的时候,就姐姐陪着凤儿,只是姐姐常常一个人闷闷不乐,姐姐是好人,不可以死。”
戚元儿不知怎的,竟有种莫名的感动,她将凤儿搂进怀中,对凤儿道:“好凤儿,别哭,姐姐她没死,只是。。。离开了而己。”
凤儿听到后,便真的不哭了。
她看了眼桌上的菜,擦了擦脸上的泪。
“那就好,姐姐果真没死的话,离开皇宫倒也是件幸事,反正她在这里也不开心。”
凤儿拿起筷子,拉了下戚元儿,道:“太子妃娘娘,我们吃饭吧。”
戚元儿点点头。
眼睛不由自主的向寝殿外瞟,凤儿看到,似乎猜到了什么,小手握住戚元儿的手道:“太子妃娘娘,以后太子不在的时候我就陪您吃饭,您不会寂寞的。”
戚元儿弯唇,摸着凤儿的头道:“好孩子,好,我们吃饭吧。”
在两人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太子走了进来。
戚元儿抬头,看到太子时,她一时惊呆了。
凤儿觉得奇怪,抬头见到太子后便起身一揖。
“太子殿下。”
太子走过来,摸着凤儿的头,道:“小凤儿,去冯姐姐那吃饭好吗?”
凤儿点头,“好,凤儿告退。”她转身向戚元儿行礼,转身被玉容带了出去。
戚元儿低下头,太子坐在她的身边。
“太子怎不陪妹妹吃饭?”戚元儿问道。
太子说道:“不是说过,她只是陪衬,是我不得不娶的人,你才是最重要的啊。”
太子的话令戚元儿心窝里一暖,拿起筷子为太子夹菜。
“婉儿,虽然你和冯韵舞表面不分大小,但实际上在我心里的只有你。”太子说道。
戚元儿不懂得太子为何说这样的话,将婉放到桌上,但她知道太子定有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