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熊猫城(1 / 1)天鱼一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新港,袁耀决定把滚滚集团总部搬到熊猫城。

熊猫城在监造大匠袁忠主持下,聘用两万名民工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多处建筑群的建设,包括滚滚集团总部、大熊猫学宫、士人小区、学校、医院、军营、市场、旅馆、广场公园等。

其中最大的建筑群是滚滚集团总部,它的范围南临青弋江,北到赭山南麓,东含大小镜湖两个人工湖,西含范罗山、雨耕山、鹤儿山三座小山:总面积超过两平方公里。

总部的办公区坐落在范罗山上,这里向西望去,便是烟水茫茫的濡须口。住宅区则在大小镜湖四周,环绕着两湖修建数十栋豪华别墅,作为滚滚集团董事的住宅。滚滚集团的研究院坐落在鹤儿山上,卫士营房建在雨耕山上,职工住宅集中在青弋江北岸。

大熊猫学宫坐落在赭山西南麓,包括学馆、图书馆、出版公司、士人宿舍等。学宫相当于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由盛宪、王朗等等多名大儒组成一个导师集团,通过他们考核录取的人,可以进入学宫进行学术研究,并且享受滚滚集团提供的优厚薪水。

由于新港发展太快,三年之间,人口从无暴增到六万多人,而且还在不断持续增长,所以,把总部搬出新港,让新港成为一个纯粹的工业、商业城市,而把政治、文化职能转移到熊猫城,可以缓解新港的人口压力。

搬到熊猫城后,住进了比新港别墅大五倍,每栋面积达三十亩,面对优美湖景的豪华府邸,董事会成员家家户户兴高采烈。

当然,虽然每个董事都在熊猫城拥有别墅,但是,有些人因为需要长期在外工作,所以并不常住。

比如谢奇常驻银山银矿,吕范需要在各郡购买、囤积粮食和其他物资,也很少住在总部。蒋干则工作日留在新港工作,休沐日回到熊猫城休息。

搬迁行动持续了大约一个月时间,才基本完成,总共有近两万人从新港搬到熊猫城。

二月初,周瑜终于在张辽的保护下从幽州返回熊猫城,带回了前将军公孙瓒的答复:公孙瓒同意滚滚集团的斡旋,与冀州袁绍停止战争,作为条件,滚滚集团需要兑现承诺,帮助公孙瓒发展经济。

正好因为搬家,除了六名创始人外,吕范、徐岳、焦仲卿、谢奇等另外四名董事会成员都在,袁耀便召开了一次全体董事会议。听到周瑜汇报消息,滚滚集团所有董事齐声欢呼,滚滚集团恢复天下太平的目标就要实现了。

可是,如何帮助幽州发展经济?众人此时仍然心中一头雾水。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袁耀,既然他让周瑜承诺,协助公孙瓒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情况下,每年增加三亿钱以上的财政收入,那么,袁耀一定有办法做到。

“不用看我,全在这里,”袁耀站起来,用手在地图上从庐江往渤海方向一划。

众人脱口而出:“大断裂带!”

刘晔道:“公子,是否还有什么矿产可以开发?”

“没错,这条断裂带上,到处都是宝藏。”袁耀说道,“我们现在最缺什么?”

“金矿、银矿。”众人又一次脱口而出。

确实,这几年新港发展太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大宗生意成为家常便饭。但是,由于黄金、白银短缺,铜币仍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给大宗商品买卖带来极大不便。

煤、铁和蒸汽机的大规模利用,必然带来经济上的快速飞跃。未来对黄金的渴求,会越来越强烈。

如果再把眼光放到海外贸易,黄金的需求量将会更大。不计新大陆人口,欧亚大陆25亿人口,至少需要开采上万吨的黄金,才能支撑起未来几十年内的全球正常贸易。

所以,开采金矿,将会成为未来开矿的主要目标。

“在这条长达几千里的断裂带上,除了大巩山一带,还没有发现过大型的金矿带,我估计,在青州东莱境内,断裂带经过的地方,应该有大型金矿。”袁耀道。

“可万一没有金矿呢,我们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帮助幽州?”吕范问道。

“这问题不难解决,”袁耀道,“就算没有金矿,只要有石头,我们教他生产化肥,也至少让他每年增收三百万石粮食。”

周瑜道:“没错。再说,幽州物产丰富,又与鲜卑、乌丸接壤,我们如今有大船出海,就算在幽州开办分公司做贸易,一年也不难赚几个亿。”

徐岳道:“公子如果要去东莱郡探矿,我与公子一同前去。”

袁耀道:“公河想要回乡看看?”

“回不回乡倒不重要,我只是想到曲成拜见老师刘元卓先生。”

“算圣刘元卓!”众人同声叫道。

“对,我曾师从刘元卓先生学习算术,数月前我将公子的袁氏九章算术借给他,至今未收到任何消息,不知他老人家身体是否安好,因此想要亲自前往曲成看望。”

“好,公河跟我们一起去吧。”袁耀道。

接着,袁耀提议吸纳新董事,扩大董事会。最终经过表决,滚滚集团荻港船业公司总经理、潮汐学者严畯,集团财务总监诸葛瑾,妇幼医院院长诸葛嫣,山越事务总干事余杰等四人被吸纳为滚滚集团新董事,滚滚集团董事共有十四人。

这次新吸纳的董事成员,不但增加了一名女性,而且还有一名山越人余杰。

如今滚滚集团在春谷山、铜官山和豫章银山等矿山中拥有近万名山越员工,又有祖郎部曲三千山越兵,如果他们见到山越人可以成为滚滚集团核心成员,向心力一定大增。

数日后,数名新董事到熊猫城报道,袁耀问严畯道:“曼才,我们如今有多少搜可远航尖底海船?”

严畯道:“有五艘十八丈战舰,十五艘二十丈运输船,共二十五艘海船,可同时出海五千人。其中有两艘战舰,三艘运输船是铁船,至少经过六个月以上可靠性测试。”

“好吧,我们这次前往东莱郡,就坐海船出发吧。”

严畯道:“公子,此时沿岸洋流强劲,逆流行舟颇为困难,不如乘船到泗水,再陆行前往东莱。”

“不,我们不靠岸航行。”袁耀用手在地图上,从长江出海口直接画一条直线通向山东半岛东端,“我们走直线北上,避开强劲的沿岸流。”

“避开沿岸流,这个想法不错,可是大洋中间看不到海岸,容易迷失方向。若是天气好还好办,可以通过日月星辰辨明方向,可万一天气不好就糟了。”

“没关系,我有这个东西。”

袁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正方形木盒放在几案上,木盒里有上下两片透明的玻璃,中间夹着一根细长的铁片。

“这是什么?”众人好奇问道。

“这个叫指南针。”袁耀转动木盒,无论怎样转动,铁片的两头指针始终指向南北方向。

严畯拿起来细看,见到底部的那片玻璃中间凸起一根玻璃针,铁片的中间有个凹槽,正好盖在玻璃针上端,铁片上部的玻璃,盖住铁片不让它掉下来,但又不把它压紧。

“传说有一种指向工具叫做司南,使用磁铁磨成勺子做成,”严畯边看边说道,“这和司南是一样的原理吗?”

“是的,是一样的原理,这根铁片就是用磁铁做成的。由于大地磁场的作用,铁片永远指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因此叫做指南针。”

“太好了,有了指南针,以后可以随时向大洋深处航行,再也不用担心在海上迷失方向了。”严畯高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