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恩哥来了 四更,求收(1 / 1)橄榄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德在中队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无意间听到别的老兵说中队有个传奇士官叫张海恩。

张海恩,今年第五年,现在在二班,是中队的一名大头士官。

可是千万别小瞧他,他的军旅生涯比好多三级士官都丰富。

听中队老兵说,张海恩从第二年开始已经特别有名气了。

张海恩的军事动作几乎是全能,除了五公里跑不过雷玉文之外,其他各项科目特别优秀。

其中要数应急棍术这个科目最好。

应急棍术这个动作,杨德他们在新兵连也学过。

只不过学的是基础动作,现在下连之后就要学套路动作。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杨德他们所要练的科目就是专勤专训。

下连之后,每年中队在四五月份的时候都会组织去勤训轮换。

因为内卫基层中队主要职责是执勤。

所以每年支队机关都会抽出半个月时间统一对下面中队进行轮训。

每个中队派出的人有可能不是固定一个班的。

这主要看勤训轮换有几批,如果是两批的话。

基本都是派的中队最强的士兵去参加集训,毕竟都是要拿名次的。

如果是三批,那中队剩下的人还有点机会。

听说张海恩当新兵第一年参加勤训轮换的时候。

过硬的军事技术就让支队领导都特别有印象。

后来在集训中发现,各中队的动作不是很统一。

所以支队领导在第二年就从全支队抽的军事尖子来统一动作。

那时候,张海恩才第二年,就被支队抽去统一军事动作,担任棍术教员,可见其是多么优秀。

部队就是这样,只要你个人能力突出,你的兵龄不是很重要。

并且张海恩第二年就当副班长了,要知道,那时候中队还有好多士官都没有职务。

张海恩的个人能力是真的强。

张海恩到第三年的时候就当班长了,这个速度,听老兵说,以前绝对是没有的。

部队第二年等兵当副班长的就有,但是第三年就当班长的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这里所说的班长是经过团一级正儿八经任命的,不是代理的那种。

到第三年的冬天的时候,张海恩就被抽去带新兵了,并且还担任的是一班班长。

一班班长,是整个新训大队的尖刀班班长,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他的个人能力是多么强。

到张海恩第四年的时候,总队要组织单兵技能大比武。

各支队从全支队范围内抽六名士兵,组成一个参赛队,参加总队的比武。

从一个支队来说,要说整体训练效果还是机动中队最突出,比如就说一中队。

由于一中队不担负勤务,所以全天候都在集中训练,在体能这块要比执勤中队好的多。

不过执勤中队也有突出的,就像张海恩这样的,就军事素质特别不错。

支队从所有中队里面抽了六名士兵。

分别是一中队的齐豫栋,段立寿,二中队的杨同杨,三中队的窦磊,呈县中队的张海恩,温县中队的李海军。

可以说,这六个人,目前来说,是全支队战士里面素质最好的。

这六个人各有所长,李海军战术动作最好,张海恩棍术动作最好,齐豫栋五公里最好,杨同杨拳术动作最好,窦磊强直分解,段立寿单双杠最好。

这些科目也是张海恩本次他们比武所艾的科目

听老兵说,张海恩他们比武成绩不是很理想。

主要输在一个科目了,就是爬大绳了。

南陇支队平时没有开展过爬大绳训练,张海恩他们几个比完前面的基础科目之后。

最后一项是爬大绳。

看到眼前的绳子,张海恩他们一下子就慌了,这他们根本就没练过。

所以最后的比武成绩也不尽如意。

不过,张海恩从进入到第四年下半年之后,状态就不行了,得了一场大病。

最后全中队的战士给他募捐的钱去总队医院看的病。

回来后,身体素质也大不如以前了,领导感觉张海恩也不再适合当班长了。

所以在杨德他们刚下连的时候,宣布班长任命的时候没有他。

其实二班班长樊学河以前是他的班副,两人也是同年兵。

听完老兵的描述后,虽然说这个张海恩比较强。

但杨德有超能力,超过他还是很简单的。

后来中队指导员杜陆平看了下新兵写的笔记,感觉杨德的字写的挺不错的,

就让杨德去跟着办一下黑板报。

杨德很高兴的就去了,在部队,只要有人给你安排任务,那起码你有存在的价值。

尤其是新兵刚下连的是时候,这是给领导和老兵留印象最重要的时候。

所以有什么活都会抢着去干。

杨德走进图书阅览室,发现张海恩正在擦黑板。

办黑板报之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毛笔,粉笔,直尺,线,胶水,还有新墨汁。

办黑板报的程序很复杂,首先是拿墨汁把整个黑板重新刷一遍。

这样不管写出来的字,还是画的画,都底色强,效果也非常好。

然后支队给每个中队都配发了书籍,可以按照面的模版去排列。

一个好的排版特别重要,不过这些都不是目前的杨德所能考虑的,张海恩早都计划好了。

杨德前面听指导员讲过,张海恩今年就退伍回家了,

所以以后这摊子就交给李飞了,让杨德好好学。

杨德虽然答应了,但满脸不在乎,自己有超能力,还用学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