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长安城风云突变。
刘玄霸直接将何小雅这些年在长安的经营给一夕击碎了。
虽然此前因为董卓的到来,何小雅一党遭受打击,但是这并不代表何小雅一党就此销声匿迹了。
他们只是选择暂时隐匿起来,选择韬光养晦。
之前汉灵帝没有驾崩之前,虽然他身为一国皇帝,但是为人浪荡,不理朝政,卖官鬻爵。
那个时候,大汉朝政可以说就是何氏一脉在把控。
尤其是何小雅,她本是一屠户之女,后来用尽手段进入皇宫当宫女,最后直接成了当朝皇后。
如此人物,哪怕是暂时陷入低谷,也不可能没有给自己留有后手。
这次她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哗变,正是因为她这么多年经营的结果。
但是现在一切都如尘烟消散了。
就算她有再多手段,再多诡计。
在刘玄霸跟前,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短短的三天的时间里,何小雅经营了十多年的党羽余孽就尽数被王洵带着新成立的东厂给清理干净了。
而于外界传的消息则是何太后身体有恙,突然薨了。
所以长安百姓根本不知道那一夜,深宫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作为这一切事情的始作俑者,刘玄霸却好似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般。
依旧在未央宫东厢当中处理奏折。
当看到这些奏折,刘玄霸也不禁有些头疼。
“如今这大汉当真是腐朽到骨子里了。”
“症吏疲敝,国库空虚。”
“天灾不断,人祸不止。”
“看来想要迅速恢复大汉的国运也没有那么简单啊。”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还没有什么人才,王允、杨彪之流都已经老了。”
刘玄霸自言自语,经过这几日的处理,他已经将大汉目前的情况给完全掌握了。
刘玄霸摇了摇头,然后继续看奏折。
当看到手这封奏折的时候,刘玄霸的眼睛骤然一亮。
这封奏折乃是东阳县长陈登发来的奏折。
关于陈登此人,作为一个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刘玄霸十分熟悉。
陈登此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是个深得百姓敬重的好官。
最为关键的是,陈登此人还极富谋略,在原本的三国历史,他可是一个将吕布给耍的团团转的人。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可能发生了。
因为吕布已经被刘玄霸给杀了。
“重新丈量土地,清查赋税,并且将田地分发到平民百姓头,这个陈登还真的是大胆呢。”
看着陈登奏折的内容,刘玄霸不由淡然一笑。
说陈登大胆,刘玄霸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要知道如今大汉的土地几乎都在那些乡绅富豪以及那些世家手中。
陈登的这封奏折是直接触及到了那些乡绅富豪以及世家的根本利益啊。
但是不得不说,陈登的这封奏折深的刘玄霸的心。
“嗯,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陈登父子最后成了曹操的幕僚,为曹操夺下徐州立下了汉马功劳,他们都是人才,一定要尽早纳入麾下。”
虽然对于陈登的奏折很感兴趣,但是刘玄霸也有一些不能认同的地方。
如今的大汉属于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光靠农税又能有几个钱哦。
要想真正使大汉富饶起来,那一定得将商业搞起来,商业税那才是重头。
要是以后再开了海禁,大汉的贸易遍布全球,那才是真正的强汉之机。
只要有钱了,那就可以建造各种兵种,以及完成刘玄霸的各种构想。
当然这些目前都只能是个构想了。
要想将这些统统发展起来,首先就要统一,目前各路诸侯混战,别说是商业了,连农业都有点难搞。
“钱啊,还是得要钱啊,没有钱什么都难搞。虽然我拥有盖世无敌的武力,但是要想让大汉的百姓过好日子,光靠我一个人的武力是不行的。”刘玄霸喃喃自语。
“禀告侯爷,司徒王允求见。”
“请他进来。”
过了一会儿,王允被王洵带着走了进来。
“王司徒你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一进来,刘玄霸就问道。
“禀告侯爷,这几日,老臣日日在家想咱们大汉为何会落到如此地步,经过这几日的日思夜想,老臣心中有了一些想法,所以想来跟侯爷说说。”王允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刘玄霸说道。
“老臣以为,大汉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完全就是因为典律混乱,太多漏洞,咱们大汉要想再度强盛,那必须得重修国律。”王允说道。
“乱世当施以重刑。”刘玄霸说道。
“侯爷英明,理当如此。”
【求收藏,鲜花,评价,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