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相国!”众人见到董卓大腹便便而来,纷纷跪拜。
唯独张扬,微微躬身。
“诸位免礼,免礼!”董卓挥了挥手。
“稚叔,你回来了!”
董卓看向张扬。
“回禀相国,属下幸得相国鸿运福照,不辱使命,歼灭黑山匪军五万有余,得俘虏十余万!”
众人惊骇,因为大家知道,张扬一共才带出去一万多人。
对此,张扬也是大约说了个数。
毕竟,当时月黑风高,谁能数清?
“稚叔勇猛,我有稚叔在,何愁那些犯作乱的诸侯!”董卓大笑一声。
“相国,其实此战,吕将军乃是首功!”张扬说道。
“好!本相国自会评功轮赏!”
“对了,奉孝,那蔡邕你可追到了?”董卓话锋一转。
“这……这……”
原本意气风发的吕布,瞬间尴尬了起来。
“启禀相国,蔡邕及其家眷已经找到,属下擅自做主,将其安顿在了济源城!”张扬说道。
吕布闻言,有些迷糊,蔡邕在济源城?我怎么不知道呢?
“为何?”董卓眉头微皱。
“此事还容属下私禀相国!”
“恩,此事再议,今日招诸位前来,是要商议应对各路诸侯之事!”董卓声音微沉。
十八路诸侯会盟了?怎么没听到消息?
而且历史十八路诸侯前来是冬天,虽然现在已经是秋末,但还未到飘雪之时啊!
张扬心中狐疑渐起。
“启禀相国,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属下建议,趁着各路诸侯未会盟之前,率先出击,各个击破!”一个身材有些瘦弱,看去四五十岁的人进言道。
“文和此言,深得我心!”董卓点了点头。
文和?他是贾诩?
张扬对于贾诩的名字可是极为熟悉,他素被称为毒士,献计李榷、郭汜乱长安,最后投奔曹操,屡献奇计,又辅佐曹丕,位列三公。
贾诩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曾经也是个一心想要辅佐汉室的士子,后来羌胡作乱,将贾诩掳走。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彻底改变了贾诩。
他四十多岁才开始真正地登历史的舞台,此时已经精通人事,亦可称之为老谋深算,所以用计均是直指人心!
如果董卓采取了贾诩的计谋,那张扬很有可能被董卓派出去,到时候若有变故,只怕是来不及反水。
但张扬并未急着反驳,而是静静地在一旁听着。
“若是派兵前去,先攻打谁为好?”董卓问道。
“启禀相国,可从袁绍和曹操两人选其一!”
“袁绍是这些诸侯势力最大的,且为四世三公,若能将其击败,其他诸侯心生忌惮,便不会率兵前来。”
“而曹操,乃是此次发布矫诏之人,也是起事者,若能杀之,必定能动摇联盟之心,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贾诩躬身说道。
“那文和觉得这两者,攻打谁更为合适?”
“回禀相国,愚以为攻打曹操更好,其一他曾刺杀相国,相国出兵,名正言顺!
“其二他实力比袁绍弱很多,相国不必耗费太多兵力!
“其三曹操就在陈留,距离洛阳最近!”
贾诩陈列三点,不说是董卓,就连张扬也觉得是策!
“哈哈,文有文和,武有稚叔,可以无忧矣!”
“相国,张将军平叛黑山军不久,大军也未修养,不宜再战,末将请命,前去消灭曹贼!”郭汜前一步,躬身说道。
张扬立功越来越多,已然动摇了董卓从西凉带来的旧部地位。
“恩,眼下曹操才发矫诏不久,只有袁绍等几路诸侯响应,具体事宜,明日再议!”
董卓不想让郭汜等人带兵出征,乃是舍不得自己从西凉带来的大军,毕竟这才是他的嫡系部队。
张扬立功再多,也是并州人马,即便全死光了,董卓都不会心疼。
而西凉铁骑,即便战损一人,都会让他心疼不已。
所以,无论如何,董卓都不可能让郭汜带兵出战的!
董卓屏退众人后,只留下了张扬。
“听闻你在济源城招募了一支步兵,有两万之众?为何没带回洛阳?难道想拥兵自重?”
董卓盯着张扬。
面对董卓的质问,张扬没有丝毫慌张。
“回禀相国,若属下真的想要拥兵自重,心有反意,就断不会接到相国之命,便快速返回洛阳了!”
“那你留兵济源,是为何意?”
“那些步兵,只不过是属下在济源城招募的乡勇,其战斗力十分有限。”
“而且如今大战将起,各路诸侯来伐,必然是从东而来,兵临汜水关!”
“只有洛阳身后太平,才能全力抵抗联军的进攻,属下留兵济源就是保护洛阳的北方,望相国明鉴!”
张扬所说,也在情理之中,董卓思虑片刻,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