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笑立即动身,去城中叫凉州舵主出来相见。
凌云转过头问向杨逍。
“杨左使,从华山,昆仑,崆峒,三派得来的三百万两银子,不曾拨给过下面的兄弟?”
“启禀教主,属下早已按一百零八坛,每坛一万两的标准,分过两次。”
“再除去阵亡兄弟们的抚恤金,已所剩无多了。”
“属下也不知,为何这么多银子拨下去,凉州还会有如此情景。”
“属下办事不利,请教主降罪!”
杨逍自行请罪。
凌云微微皱眉,略显无奈。
听这样子,很明是有人中饱私囊了。
他知道杨逍不会这么做,但是中间的舵主坛主,就说不好了。
他也知道明教这群人,让他们赴汤蹈火不难。
哪怕是去跟武功远胜他们的三渡拼命,都没问题。
但是治国之才,行军之道。
小到一兵一粮,大到百万军饷。
那不是不想做,是真做不来。
杨逍虽然见识卓著,心思如电。
但也只是个江湖中人,哪里会这些。
“算了,难为你了。”
凌云挥挥手,并未责罚。
嘴虽这么说,但是凌云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否则,明教永远是一盘散沙。
别说推翻元朝争霸天下了,就算武林风云榜也难再进一步。
他可是还要带领明教榜前十,甚至登顶榜首的啊。
相较而言,青州慕容博慕容复的事,仅仅只算是小打小闹。
凉州的情况,才是偌大的明教症结所在。
而且,这根本也不仅仅只是几个舵主坛主的问题。
就算杀,就算能杀一个两个,哪怕十个八个,甚至全杀了。
如果换的人又是如此呢。
怕就怕军纪乱了,军心散了。
明教,到时也就彻底不行了。
更何况手下的兄弟们若是饭都吃不饱。
谁会认他这个教主,谁又能替他卖命呢。
凌云若有所思,怪不得原著中朱元璋会窃了张无忌的位子。
就在这时,一旁走过去一群身着明教教众服饰,手里拿着刀枪的队伍。
他们押送着一批人,男女老幼都有,还戴着手铐脚链。
只见其中一人仰天长啸。
“苍天啊,你何其昏昏!”
“如此一支不义之事竟然妄称义军!”
“明教?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杨逍等人听着这等骂声,再看看城里的模样。
只觉脸无光,不敢辩驳。
凌云听后却是眼前一亮。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伯温?”
凌云神色激动,众人不明所以。
他们自然不知道,但凌云是清楚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话是刘伯温在《卖桔者说》中所著。
而刘伯温,古之贤臣良相。
不亚于汉之子房,蜀之孔明。
明朝开国,他居功至伟。
若是真是此人,能由他辅佐,明教内部的问题,迎刃而解。
甚至争霸天下,凌云也再无后顾之忧。
一旁押送他的明教教众大为恼火,提起刀骂骂咧咧。
“大胆,还敢胡说八道,老子剁了你!”
只见凌云二话不说,立即出手。
一掌便拍飞了那个提刀就砍的明教小兵。
那人昂首而立,双眼紧闭。
虽然半点武功都没,但是面对刀锋,没有丝毫惊恐畏惧。
片刻后,刀不曾砍来,他才缓缓睁眼。
看着凌云正在下打量着自己。
死里逃生,就算不怕死也是十分庆幸的。
他朝凌云拱手。
“多谢阁下出手相救,在下刘基,敢问恩公尊姓大名。”
“明教教主,凌云!”
凌云微微一笑,刘伯温面色惊惧。
“你,你,你便是明教之主,却为何救我?”
“你说得对,骂的也对。”
“先生旷世之才,不该惨死屠刀之下。”
“既然先生心中有不平,那便助我平了这不平,可好?”
凌云听到刘伯温自报姓名,心中大喜,第一时间便是招揽。
刘伯温一脸难以置信。
出手相救自己的竟然是被自己诟病痛骂的明教之主。
茫然无措间。
韦一笑带着凉州舵主史进赶了过来。
史进一见凌云,连忙下跪行礼。
神色略有慌张,但不是害怕的样子。
显然韦一笑没告诉他,自己急召他前来的原因。
“属下凉州分舵舵主史进参见教主。”
“不知教主亲自前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史进说着,抬头看见凌云身边的刘伯温。
表情微微凝固,眼神很是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