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里面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瞬间沸腾了起来。
自古以来,突厥一直都是中原政权头疼的地方。
时不时就南下抢夺,有时候还不得已要通婚的地步。
可是如今,这突利大将,突然投靠李世民。
这等消息,简直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在文武百官之中诈了开来。
大殿之中,除了李世民和房玄龄之外,都处在震惊之中。
此刻,李欢的预言终于被证实,使得李世民更加的对李欢又崇拜了几分。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泾阳县令,竟然能够推算出十天以后得事情。
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却窝在泾阳县里面不出来,不能为自己所用,实乃一大损失。
不过话说回来,此等人物,还需要日后讨教才行,也看看这年轻人如何认出这个大唐天子。
“此事我已经知晓,具体事宜我们日后再议!”
李世民不可能在朝堂之,就和使臣谋划。
毕竟朝堂人多眼杂,免得走漏了风声,这种事宜,还需要和几位亲近之人商议比较合适。
“来人,将使臣带下去,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随即,从突厥而来的使臣,便退了下去。
此时此刻。
大殿之中的那些武将有些蠢蠢欲动了。
自从玄武门之变以来,李世民一直都是生养休息,为了天下百姓的疾苦,一直都没有发动战争。
从战场厮杀出来的李世民明白,家国打仗,打的都是金银财宝,打的都是国库。
所以这两年,李世民一直都是励精图治,避免多余的战争。
所以这些武将,大都是从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期就一直跟随的,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坐稳江山,这些武将有很大的功劳。
然后,大唐最近两年未动一兵一卒。
使得这些武将有种被冷落,闲的没事干的状态。
而今听说李世民出兵攻打突厥,刚才又有突利大将的使臣前来投靠。
这根导火线瞬间着了。
其中程咬金早就安耐不住了。
手中拿着两把大斧,从行列里面跳了出来,拍了拍胸膛。
嚎叫道:“陛下,啥也不说了,给俺两万骑兵,俺去把那些突厥老儿都给突突了!”
“等俺去杀一个片甲不留,把突厥老儿那疆土画入我大唐的国土之下,到时候我大唐定会成为一方霸主。”
李世民看着凶猛无比的程咬金,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程咬金平日里面大大咧咧的,可是这一身英雄气概,可是谁都比不了的,最起码比这啰里啰嗦的文人强多了。
有时候李世民甚至觉得这文人就是难对付,什么事都要再三考虑,不就是打一仗嘛!
不过李世民也是知道,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这些文人来治理,打天下,需要程咬金这样的人来打。
这时,卫国公李靖也站了出来。
“陛下,给老臣一万兵马,老臣生擒姬利大将!”
卫国公李靖可是大唐有名望的大将。
李靖一出,其他武将纷纷请战,场面一度不可控制。
而这正是李世民想看到的。
此时此刻,其他文臣都急的跺脚,甚至对着那些武将破口大骂。
一时间,太和殿之内,文臣和武将竟然对骂了起来。
十分热闹。
不知真相的人,还以为打了起来。
其实这是大唐朝堂的正常现象,李世民广听言路,重用贤才之士,使每个人都能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李世民看场面有些失控,在这样下去估计双方就打起来了。
于是赶紧站了起来,双手向下按了按。
瞬时,太和殿便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扫视了一眼文臣,开口说道:“朕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粮食。”
“现在,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大唐的粮食不仅可以够大唐百姓吃食,而且还能让大军食用。”
此话一出,各位文臣一脸纳闷。
不是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吗?
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余粮?
看着个个狐疑的脸庞,李世民笑了笑,镇定的对长孙无忌说道。
“无忌爱卿,传令下去,让大唐境内的富商和世家开仓捐粮。”
“并且在各个街坊立功德碑,面写清道明捐赠数额。”
“此后若无大灾大难,此功德碑五十年不变。”
“用以告诫后人,感恩戴德。”
“嘶!”
此话一出,朝堂众人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
而且五十年不变,告诫后人感恩戴德。
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百姓,谁对大唐最有功,谁才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长孙无忌和魏征等各个文臣,皆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世民。
这还是他们眼中的李世民吗?
这一招太狠了!
这简直是珠心啊!
不用多想,各个世家为了赢得在百姓的地位,为了展现自己的家世,一定会踊跃捐将,充当第一位。
而且如果有一家当了第一位,那其他三家肯定不难。
如此一来,四大世家的关系肯定会有所影响。
到时候李世民在从中作梗,搅拌一下风云,这四大世家岂不是风起云涌,处于漩涡之中,最后成了李世民手中的鱼肉。
长孙无忌擦了擦额头墙面的汗水。
没想到皇这几天一直敷衍了事,原来是憋这么一个大招。
厉害啊!
牛鼻!相当的牛鼻!
房玄龄看了看这些文臣,心中感叹一声。
“这皇靠着那个年轻人,在群臣面前秀了一把啊!”
李世民看着众人崇拜的眼神,心中也是不禁暗喜。
以前这些人在他面前叽叽喳喳的,这次总算也让他们见识到了朕的厉害。
“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要是没有的话就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