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飞机的速度的确很快。
而且不知道这架飞机到底用了什么技术,穆浩然解除了变身之后,居然没有感觉到任何所谓的“推背感”。
“穆博士您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飞机对吧?”
贺裕在一旁友善的说道:“我在头一次尝试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没想到机甲的技术居然还能够用在飞机。”
“这是来自于机甲的技术应用吗?”
听到了贺裕的话之后,穆浩然便是好奇的对着他问道。
“是的,现在的机甲是越来越大了,3、40米的机甲都已经开始普及了。”
贺裕点了点头:“要是不解决驾驶舱的受力问题,恐怕那些驾驶员的操控效率会大幅降低的。”
人类在那种巨大并且快速运动的物体之中,根本不可能平稳的进行任何动作。
也正因如此,这种能够隔绝外界影响的舱室技术,被人们给攻克了下来。
穆浩然听着贺裕不断的讲解,心中也对这个世界的科技树有了新的认知。
不过穆浩然最好奇的,还是机甲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穆浩然也算是在这个世界生活了20几年,但是对于这两个技术的起源,穆浩然却一直是一知半解的。
将这个疑问暂时放在心底之后,穆浩然和贺裕等人很快便是来到了B市。
刚下飞机,穆浩然便是感觉到了B市和S市不同的地方。
作为整个龙国的中心,B市的城市风格和城市文化,与S市是完全不同的。
穆浩然和贺裕车之后,没过多久便是前往了B市的郊区地带。
也就是龙国科研实验室的所在地。
“这里就是龙国的科研中心了,所有的重点研究课题,都是在这里进行实验的。”
贺裕对着穆浩然介绍着:“粒子具现化实验室,就在这片实验区1千米的地下深处。”
穆浩然看着周围林立的各种高楼,里面有很多都是用来容纳机甲和机器人的实验大楼。
有些机甲还正在进行着实验,在那里一遍又一遍的测试着近战武器。
“穆博士,请走这边。”
贺裕带着穆浩然,来到了一处大型的货运电缆。
这里是进入到地下实验室的唯一路径,几乎全天候都有着全面的过分的安保力量在这里把守。
穆浩然也是经过了数道安检之后,才和贺裕进入了货运电缆。
“想要进来一次,还真是麻烦呢。”
穆浩然开着玩笑的和贺裕说道。
“还请穆博士不要用镜世界随意进出,不然的话那些安保人员会头疼死的。”
贺裕也是对着穆浩然说道:“他们每天已经够辛苦的了。”
“当然,我可是个守规矩的人。”
在货运电缆不断下沉的途中,穆浩然便跟着贺裕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过了数分钟之后,电梯便是降落到了一千米的地下,这是龙国少有的近乎完全和外界隔绝的实验室。
“穆博士请跟我来。”
贺裕对着穆浩然邀请到,然后便是率先朝着里面走去。
终于,经过了一道道闸门之后,穆浩然终于是看到了粒子具现化实验室的全貌。
这里是一片面积十分巨大的地下开阔空间。
穆浩然所在的地方,就是实验室的主控中心。这里能够操控整个实验室的设备。
从主控中心前方厚实的玻璃,能够看到实验室的主要部分。
原本空无一物的地下空间,已经摆满了密集的电缆和各种实验设备。
在这片地洞的最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仪器,里面一个光团正悬浮在半空中,不时地产生一些微小的形变。
最边缘的地段则是伫立着数十台20米大小的机甲。
“那些机甲是干什么用的?”
穆浩然好奇的问道。
“是用于进行实验的,有些实验内容光靠机械臂是不够的,必须要真人乘坐机甲操作才行。”
贺裕对着穆浩然解释道:“自从那次实验事故之后,每当有新一代可靠的机甲,都会优先调遣到这里。”
“粒子具现化,到底指的是什么?”
穆浩然对着贺裕问道。
“那是在几十年前,由当时龙国最有才华的科学家牵头的一项科研计划。”
贺裕的脸露出了追忆的神情:“那时的我和您的年纪相仿,曾经参与了其中的一项小课题。”
“简单来说,粒子具现化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找到能够将各种微观分子用能量作为引到,进而转换成设定好的物质的一种技术!”
贺裕对着穆浩然说道:“您着装假面骑士盔甲的时候,和我们的粒子具现化技术的观点简直如出一辙!因此我才说出那句话。”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穆浩然点了点头,心中却是被贺裕的话小小的震惊了。
果然,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不仅仅是完成了机甲和机器人的操控,他们还在攻克能量转换的技术!
如同钢铁侠的那一身纳米盔甲一样,粒子具现化的技术要更加的有野心。
一旦完成,就连纳米服都可以省去,直接带着一块电池,就能够将所处空间四周的微观分子直接转换成物质。
这种技术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
“可这种技术,研究的难度应该很大吧?”
穆浩然一针见血,对着贺裕问道:“不然也不会几十年了,还没有任何成果。”
对于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科并且精通的穆浩然来说,他几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粒子具现化的技术现在还处于萌芽阶段。
位于实验室最中心的那一团光粒子,并没有任何显著的变化。
贺裕叹了口气,不甘心的点了点头。
他们研究了几十年,已经换了一代人了,结果却只能够让光粒子短时间以物质的方式存在。
这也是龙国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穆浩然合作的原因。
或许空间技术,能够加速粒子具现化完成的进度也说不定。
“穆博士,既然您已经知道了这个实验,那您愿不愿意参与我们的研究呢?”
贺裕有些期待的问道。
“还是算了吧,我也有我的研究课题要进行,而且我们的科研理念也不同。”
穆浩然对着贺裕说道:“您应该知道,在科学合作的领域,有时候会变成1加1小于2也说不定。”